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谋在三国在线阅读 - 第五十七章 九月重阳

第五十七章 九月重阳

    不提仍在赶路的吕恒,此时洛阳正直九月重阳。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汉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古人有登高必吟诗的习惯,问人墨在这一天皆会结伴登高。蔡邕作为东汉的大儒魁首,在这一天一大早便带着全家出门远游。因为蔡琰怀孕的原因,所以并没有考虑登高爬山。为了掩饰蔡琰的问题,蔡琰特意准备一保密性较好的马车。一直行驶到无人的地方,才让蔡琰露面。

    “父亲大人,你今早说玄甫明日便将回来,可是真的?”

    自从得知吕恒已经在回来的路上,蔡琰是一天三问。蔡邕也很知趣的,每天在朝臣间相询。昨日下朝得知,吕恒竟然弃了曹cao大军,自己先行回洛阳了。所以一回来便将这个消息告知蔡琰。从昨晚到现在,蔡琰已经问了不下十遍。好不容易将她骗出来散散心,谁知她现在还记挂着。蔡邕无语的摇了摇头道“文姬,老夫怎会框你?哪小子心中念着你,明日便能回洛阳了”

    蔡琰得到答复,心中欢喜。又想到灵帝新赐的宅子还没收拾,又埋怨起蔡邕来“父亲为何今日唤我出来!明日相公便回来了,我新房还未收拾好!待相公回来,肯定会责怪我的。”

    蔡邕听了蔡琰的埋怨,更加的无语。就吕恒的性格,他还不知道。要说他回来会埋怨蔡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自己带她出来也是好意,自她回蔡府之后。一直被闷在家里,时间久了,就是正常人也被闷出问题来,更不要说蔡琰此刻还是个孕妇。

    不理会蔡琰的抱怨,蔡邕直接吩咐下人布置场地。而自己则带着蔡琰,走到一相对较高的地方。看着远处的苍凉大地,蔡邕不禁感到阵阵唏嘘。从自己被党禁,四处漂泊已有6年。若不是因缘际会回到洛阳,又被黄巾之乱所阻,此刻自己应仍在吴地避难。

    如今借吕恒之功,与昔日好友之助官复原职。可蔡邕时刻不担心着宦官的报复,而今他也不指望吕恒入赘蔡家了。只希望待吕恒回来之际,尽快与女儿完婚。随后领着一家老小,继续远走洛阳。

    心中唏嘘,不禁化作泪水。考虑到蔡琰立于旁边,便偷偷的擦干泪水。对着蔡琰提议道“文姬,你肚中孩儿可想好了乳名?”鉴于吕恒与蔡琰的性格,蔡邕没有想着给小孩起大名,就是遵照古礼自己也没资格。所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一个乳名。

    (古人取名很讲究,汉代最鲜明的取名特征,是取单字名。从皇室到普通老百姓,都以单字为好,如汉高刘邦、汉惠帝刘盈、汉文帝刘恒。在东西两汉24位有庙号皇帝中,仅汉昭帝刘弗陵取双字名,在登基后出于避讳除“陵”字,也改用单名“弗”。这一单字取名风尚,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21位帝王中,仅有太宗李世民、玄宗李隆基为双字名。南宋及以前的皇帝大多数都是单字名,一直到明清两朝,单字名才被冷落,在明清两朝28位皇帝中,只有明成祖朱棣是单字名。究其原因,是因为在西汉末年,王莽崇古,视单字名为古礼。在王莽的影响下,取单字名进一步流行。为何汉人喜欢单字名?原来当时有一种观点,认为二字名低贱、不懂礼数。这一“贱名观”在先秦时已存在。所以取名在古代也是一大学问。)

    而蔡邕因为家无嫡子,本以为蔡琰闲居在家,以后可以入赘一寒门。用来为蔡家传宗接代,谁知出现了吕恒。到了现在,这一想法更是只能被被抛弃了。他此刻突然起意为小孩起一个乳名,也只是聊表心意而已。

    蔡琰明白蔡邕心中所想,反正又不是大名,就让与蔡邕也无妨。便回道“相公未归,女儿一心想念着相公,如何有时间想着事情。若父亲不弃,可否为女儿分忧?”

    “好!乳名就叫‘安’好了!”

    “安?父亲这是何意?”

    “并无太多它意,我意在安稳,康健。只愿他人如其名一般,一生安稳,不要与老夫一般到处飘零。文姬认为此名如何?若不妥,便做罢!”

    蔡琰当然不能负了蔡邕好意,连忙急声道“女儿怎会不满?既是父亲所起,女儿自是应与。”

    “只怕吕恒那小子不满啊!要知那小子可是有名的‘血手书生’”蔡邕欲为小孩起乳名,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试探吕恒是否原谅自己。毕竟自己之前的反对有点过分了,只要吕恒同意了蔡邕起的乳名。也便是同意了与蔡邕和睦相处。

    蔡琰虽然不停的打听着吕恒,但是对于吕恒的所作所为却是并不知道。此刻突然听蔡邕叫吕恒“血手书生”顿时有点茫然。疑问的看向蔡邕,希望蔡邕可以给出解释。

    蔡邕也不避讳,因为通信的不便,蔡邕自己也是昨天才知道,自己女婿竟然有这个名号。随后蔡邕将吕恒在征讨黄巾时的所作所为,慢慢的说给了蔡琰。蔡琰听了蔡邕的述说,顿时感到不可思议。本就知道吕恒有大才,但是没想到,吕恒竟然还会兵法。

    更加没有想到,吕恒会得了个这样的浑号。要知道史上名将虽多,但是却少有善终的。吕恒如此年轻便有如此名号,以后伴随他的。不是当权者的打压,便是一阵阵腥风血雨。而且大汉儒家思想盛行,吕恒有如此经历,是会被儒家之人打压的。

    旁边蔡邕见蔡琰心事重重,便开口道“文姬你也莫要担心了,如今大汉风雨飘摇。前月陛下还下了诸多混账命令,大汉将有大变。以这小子如今名声,反而更加易于生存。所以文姬也莫要担心了!”

    “啊!父亲之前不是说黄巾已被相公他们平定了吗?为何说天下将变呢?”

    “文姬你虽为女儿身,但也是知书懂礼之人。你认为陛下这些命令,可是对大汉有利?”随后将之前灵帝颁布的命令一一说与蔡琰。蔡琰听后也顿时感到灵帝的糊涂,他怎能将一州的权利完全交于一人。大汉十三州,在黄巾的破坏下,本就脱离了中央统治。而这样的命令,相当于自己直接封了十三个王。一旦这些州牧有异心,天下必然会大乱。

    “父亲也莫要深想,吾等将自己过好便是。何必想太多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