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谋在三国在线阅读 - 第五十六章 面目全非的大汉

第五十六章 面目全非的大汉

    九月,洛阳大地已经飘起了落叶。作为东汉都城的洛阳,虽比不了现代的大都市。但是洛阳的繁华依旧不是任何城市比的了的。繁忙的人流,即忙碌又娴静。与洛阳的繁华相比,此时的大汉却是显得千疮百孔。

    黄巾虽然被灭,但是战后的大汉却是更加岌岌可危。被黄巾肆虐的地方自然不必多说,千里无鸡鸣,处处露白骨,完全就是最真实的写照。据不完全统计,黄巾之战,席卷整个黄河以北,小半黄河南,共八个州被波及。双方参战士卒过百万,光战死便多达一半。战后因为尸体原因,引起的瘟疫。据史书记载,东汉减员的最大元凶便是大规模的瘟疫。从184年黄巾起以直到三国结束。大汉原有6000万人口,损失达百分之八十。十州之地不比一州之繁华。黄巾过后,又因为司马家的缘故。促使北方汉人几乎殆尽,最后导致五胡乱华的惨剧发生。

    这个时空的大汉,已经与原来时空的大汉大不相同。虽然黄巾之战的死伤,依然过了五十万,但大规模的瘟疫并没有发生(两处主战场,因为吕恒的缘故,战后尸体被有控制的处理了)。正真的战事也在八月末便结束,至于黄巾余孽也基本都躲进了大山。

    吕恒虽然控制了人口伤亡,但是地方诸侯手中的权利却没有被灵帝收回。更是因为波才等人的疯狂,灵帝直接将本应188年施行的计划提前了几年。

    在8月初,灵帝便准了刘焉所提之策。改刺史为州牧,加重地方刺史职权。刺史本为监察官。东汉以来,渐向地方行政官转化,拥有一州军政大机,灵帝为了方便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遂从刘焉之议,改刺史为州牧,并选派列卿、尚书出任州牧。于是,州牧成为居于郡之上和行政长官,握有一州行政大权,职位甚重。从此州牧各据一方,形同割据政权。这种状况最终演化成为汉末诸侯割据分争的局面。

    这些还不算,灵帝为了加强手中军权。提前增设西园八校尉,原定历史之人却被剔除了数人。上军校尉宦官蹇硕、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典军校尉吕恒、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孙坚、左校尉刘备、右校尉淳于琼。本不在其中的吕恒,刘备,孙坚三人顶替了原来的曹cao,冯芳,夏牟三人。至于曹cao,因为功劳大,背景硬,直接被任命为了兖州牧。

    而吕恒等人,只要回洛阳直接上任便可。而曹cao却要先回洛阳交了任,随后才能带着家小前去赴任。历史已经被改变,此刻的东汉已不在是原来的东汉。有的时候吕恒甚至在想,会不会有历史修正者将他这个改变历史的人给抹杀了。

    好在直到现在,都没有这种事情发生。历史已经被改成,但是有些人依旧走着原来的路。比如有些人注定会得罪人,还是依然会得罪。卢植就是代表,如历史上一般,卢植因为得罪了宦官被下了官职进了小黑屋。好在有曹cao,皇甫嵩等人的全力相救。灵帝考虑到大战刚停,现在便诬陷有功之人实在过不去。便放了卢植,并官复原职依然为尚书。

    而覆灭东汉第一人的董卓,因为没有历史上的失败,反而不断的升迁?加上灵帝因为急于平定黄巾之乱,不断的给地方加担。董卓因先前的累累战功,更是被不断给予实权。到了如今,已然成了手握重兵的地方军阀。只等天下有变,便领军逐鹿。

    灵帝的一系列昏招,很是出色且完美的将大汉送至深渊的门前。就等大门打开,随后万劫不复。此时不过184年,距灵帝驾崩仍有数年。若灵帝此时收回先前命令,依然来的及。可惜大汉的根源,并不是表面的农民起义。

    每个皇朝的覆灭,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历代王朝在覆灭之处最直接体现,肯定是农民起义。有人说过,中国百姓是世界上最淳朴的。能使得淳朴的人做出造反这种事,只能说是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否则谁会冒着杀头的危险去起义。百姓起义的根本在于无物可食,无地可耕。

    从一个后世之人的角度来看,封建王朝的阶级矛盾是动摇皇朝的根本,但是这个时代的人,只会看其表面。

    富人家有良田千亩,不善其耕。宁其荒废者有之,供养家奴者有之。东汉时期,世家皆有养家臣,蓄家奴的习惯。大的有数千,小的有数百。世家之人丰衣足食,仍有大片荒废之地。平民人家,一日一餐难有着落,却无半分可耕之地。富人圈地足己,穷人卖身为奴者仍不得其门,如此阶级矛盾必然爆发平民的反抗。

    若如有宋一朝,开商足民,也可平缓阶级矛盾爆发,可东汉时期,平民物质匮乏,东西不得贯通。异样之物难以相兑,更兼朝廷控制人口流通。使的商业无发展根本。致使黄巾爆发之初,便涵盖八州之地。

    大变化不过在于人事权利的变化。未变的是外在的压力,北方的匈奴,鲜卑仍然被牢牢的挡在关外。自汉武以后,汉虽常与边民发生摩擦。但大的战役少有发生,很多人认为是和亲的原因。

    但翻看汉史便可发现,汉对以异族多以武力相威胁。武帝时常命他族“纳质”,只有先纳质才可与汉建立藩属关系;为的便是以质子来保障中央对边疆的统治。《汉书》记载:

    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楼兰国主过世,大臣便想要立长安当质子的楼兰王子为国主。然而,质子因违反了汉的法律,被处以了宫刑(就是司马迁受的那个刑罚),汉为了掩饰质子的不公待遇。便令使臣告诉楼兰使者:汉天子甚喜楼兰王子,不愿将王子遣边远之地。请贵国另立其它王子为国主,至于在汉王子,就莫要讨要了。于是楼兰便换了另一个王子继位,汉朝随后还命令新国王再派一个儿子过来当质子。

    而这个新的楼兰王在汉朝和匈奴之间左右摇摆,希望两头得利。便同时又派了一个质子去了匈奴。新楼兰王死后,匈奴先得到消息,把在匈奴的这个质子抢先派回国即位。这个匈奴派回的质子背叛汉朝投靠匈奴,后来被汉使刺杀。

    由此看出汉杀他族如屠猪灭狗,时常有他族被汉军所灭,其首领头颅悬于城头,用以震慑他族反抗。除非是太过偏远的地区,否则凡汉军所达之地莫不以汉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