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越之填房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

分卷阅读27

    气病了,你二婶还被罚跪了一夜。”

    又提点她,道:“这具体是什么缘由你可以问问他。如今你们是夫妻了,这些和过日子有关的家里事你可以直接问他,两人多说说话。只一点,他们两个的事不要私底下胡乱打听,这是大忌,文博能走到今天是个隐忍自傲的,你大jiejie将他当做赘婿看待他定然是不愿想起,你别触了他霉头。”

    刘玉真赞同地点头,她虽然对陈世文和刘玉珠的事情有些好奇但也知道寻根究底对她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若是被陈世文知道了很可能会有麻烦影响到她的生活。

    女主人想要在后宅中过得好,除了自己底子硬,有嫁妆有帮手外男主人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两日刘玉真都谨记自己当初求婚时的承诺,尊敬他的父母,关爱他的孩子。

    在他面前也尽量展现温柔娴淑的一面,留意他喜欢的吃食、计划让侍女给他做衣裳鞋袜、找好看的缎子给他绣荷包等等。

    这并不是她献媚讨好,也不存在为了取悦他或者陈家而看低自己低三下四热脸贴他们冷屁股,这些事情对于她来说只是吩咐一声,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若他的家人对她冷言冷语的,她也不会巴巴地贴上去,毕竟她想的是尽自己所能让陈家过得更好,让自己过得更好,而不是让自己做陈家的奴隶。

    总之,这都是为了更好、更舒适的生活采取的一种阳谋,一种交换,目前看来还是有效果的。

    四位长辈里面,陈家祖父和公公都是男人,只在吃饭的时候打个照面,虽然没有隔着屏风但是男女分桌,不说话。

    守寡的二婶多半在自己屋里待着,很少到外头来,主管的婆婆是个没什么心眼的,省钱她就高兴了,花钱她也就嘀咕两句,碍不着她。

    至于妯娌、小姑,在她面前拘谨得很,还属于相互揣测的阶段,面前也不必太担心。

    刘玉真在大太太的房里说着说着肚子便咕咕叫了,早起吃的早膳在路上颠簸得没影了,大太太见状扬声吩咐让端姑娘爱吃的点心来,片刻便有嬷嬷和侍女陆陆续续地送来她喜欢的糕点和一小碗热腾腾的面。

    刘玉真先是吃完了只得两三口的一小碗面,然后拿起鸡蛋糕高兴地咬了一口,含糊着说道:“娘,还是您和芳婶做的好吃,我这两日吃顾厨娘做的点心都不是这个味。。”

    “好吃我再给你做,这面还是你那庄子上送来的呢,灰扑扑的味儿倒好,我留了些让你带过去了,想吃就让人给你做,”

    大太太高兴地看着她,“再写一份方子给你带着,以后想吃娘做的点心便打发人来,娘给你做好了带回去。”

    “太太——”门外有人小声轻喊,得到允许后进来脆生笑道:“太太,二太太身边的郑mama来了,遮遮掩掩的苦着脸上头还有一个红印子呢,说是来给姑娘赔罪。”

    第17章 老太太的嫁妆

    “赔罪?”刘玉真喝下一口茶清了清嗓子,不太理解什么罪需要郑mama这个二婶的得力助手来赔罪,看了看母亲见她也是摇头,于是道:“让她进来吧。”

    不一会儿,徐嬷嬷便领着一个身着鸦青色锦袍,头戴金簪的体面媳妇子进来了。

    来人一进门便跪倒在地上,抬起一张有着淡红手印的脸,哭道:“给大太太、五姑奶奶请安,五姑奶奶恕罪,可饶了老奴这一回吧!”

    刘玉真装作吓了一跳的样子,问道:“这是怎么了?嬷嬷快扶郑mama起来,有话好好说。”

    郑家的在徐嬷嬷的搀扶下半推半就地起来了,掩着脸道:“五姑奶奶恕罪,前儿太太给了我一匣子,说是家里给姑奶奶的添妆,让我私底下给姑奶奶送来,不要嚷嚷着族里都知道。”

    “那几日家里忙着姑奶奶的婚事,一团乱,直到姑奶奶临出嫁前才得了空,老奴又喝了几口马尿到了这院子没找着姑娘,就把那匣子塞您箱笼里了,忘了给姑娘回话,请姑娘恕罪!”

    “原来那匣子是你给的啊?”刘玉真恍然大悟,她正想着今天问问母亲是怎么回事呢,那匣子奇奇怪怪的。

    “什么匣子?”大太太郑重问道。

    不等刘玉真分说,郑家的泣声道:“是给五姑奶奶的,老太太想着姑爷就要去京师了,想起了老太爷当年,便照着当年的单子给五姑奶奶预备了八千两。”

    “都怪我这不争气的, ”啪地甩了自己一巴掌,眼泪鼻涕一起流,“竟忘了给姑奶奶回话,好在姑奶奶都收到了,不然老奴万死不能赎了。”

    “太太刚刚问起赏了老奴一个耳刮子,让老奴给姑奶奶赔罪,还望姑奶奶看在太太的面子上饶了老奴这一回……”

    这样一幅样子让刘玉真一阵恶心,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mama说那是添妆,可老太太和二太太先前都给过了的,为何……”

    “真儿,”大太太插口道:“这事我知道了,让郑mama先回去吧,徐嬷嬷你带郑家的下去梳洗一番,只是往后郑mama当差万不能这么马虎了。再有下回,我便禀了老太太,将你们一大家子都打将出去!”

    “诶诶,”郑家的千恩万谢地跟着徐嬷嬷走了。

    郑家的远去后,刘玉真不解地问道:“娘,老太太和二婶婶给过添妆了,怎么又给,还是八千两?”这也太多了吧?

    大太太饮了口茶,道:“这事我知道一些,刘家是怎么起家的你还记得吗?”

    这事刘玉真当然记得,从小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于是毫不犹豫道:“是因为祖父考中举人,做了官老爷。做官俸禄多,又有职田和其他的收成吃喝不愁,就都拿回来给曾祖母和祖母买地了。”

    “当时县里遭了几次难地好买的很。后来祖母又开了些铺子,几十年下来便攒下了偌大家业。”

    “这只是其中之一,”大太太耐心解释:“你说漏了最重要的一点,几十年前刘家只是这县城里很普通的一户人家,不普通的就是刘老太爷于科举上颇有天赋,在他尚未及冠的时候便中了秀才。”

    “我记得你父亲曾经说过,老太爷年轻的时候家中只有孤儿寡母,虽有同族接济但依然称不上富裕。后来是中秀才之后与王家结亲,迎娶了你祖母,这才有了起色。”

    大太太提点着说:“待老太爷二十多岁中了举,年过而立几次上京都名落孙山,在你祖母及王家的劝说下他老人家决定谋个官职,不考了。”

    “这谋官用的便是你祖母的嫁妆,用了多少不知道,但是她老人家的嫁妆就是八千两,听老一辈的人说当年就剩个空宅子了。也因此啊,你祖父初初任官,便去了那泉州市舶司。”

    刘玉真恍然大悟,道:“所以祖母的意思是……”

    大太太也是这个想法,道:“所以我觉着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