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第一氏族在线阅读 - 第一氏族 第794节

第一氏族 第794节

    他被反抗军俘虏后,在伤兵营呆了一段时间,因为伤得不太重,期间一直在听军队中的革新先生讲课,参与反抗军举行的篝火联谊,与众将士们交流人生境遇、过往经历,并了解了大晋皇朝与反抗军的真实模样。

    等他伤好了,已经不想再回去。

    按他的话说,就算回了吴军,日后碰到天天都能吃rou的反抗军,那一样是没力气打得过。

    当然,在申请加入反抗军预备营的正式面谈中,王小林展现了自己的革新思想,获得了反抗军将校的认可。

    因为这段时间跟钱小成来往密切,双方已经混成了哥们儿,如今已是正经队正的钱小成,便把王小林要到了自己的队伍里。

    之前两场大战,反抗军兵力有不少折损,需要及时补充兵源,俘虏兵中各方面条件达标的优秀战士,可以不到预备营直接进入反抗军。

    综合下来,反抗军俘虏的吴军将士,超过七成都选择了留在反抗军,不愿意留下来的反抗军履行承诺,发给盘缠让他们离开。

    ——也正是因为反抗军说到做到,在第一批吴军俘虏离开后,大量吴军战士战胜了心底最后一丝犹疑,选择了留下。

    陆续离开的吴军将士大多是都、队以上的军官,以及他们的心腹、亲友,而绝大部分普通战士都进了反抗军预备营。

    也就是说,反抗军跟吴军两场大战后,兵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

    若是换一个军队,俘虏兵境遇会非常惨,根本不可能有离开的机会,就算加入胜利者军队,也得被当马前卒用。

    他们想要获得跟胜利者军队战士一样的地位,要么有实力不俗、备受器重的降将带领,要么就得从死人堆里爬出来。

    眼下反抗军对吴军俘虏一律善待,不仅给疗伤还饭管饱,也不曾冷眼相对,对方加入反抗军后还一视同仁。

    仅是这些举措就足以让吴军俘虏受到极大触动。

    “钱大队正,如果为兄所料不差,咱们这是要开战了吧?接下来要打哪里?北边的密州,还是南边的徐州?”

    王小林检查调试好自己的短弩,凑到钱小成跟前热络地问。

    看着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王小林,钱小成倚老卖老拿捏起姿态来,打算好生表现一下自己作为反抗军队正的专业素养:

    “军中还没有明令,我总不能帮你去问吧?稳重,平常心,有你上阵的时候,用不着心急。

    “咱们反抗军战士,讲究的就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稳如泰山八风不动,正所谓其徐如林、攻势如火......”

    “得得得,别王八念经,你又不是金光教的上师,一开口就长篇大论做什么。”

    王小林听得一阵头大,举起双手示意自己投降,让钱小成赶紧停下来,“你不知道就说不知道,我还能看不起你不成?都是知根知底的兄弟,整这些虚头巴脑的做什么。”

    钱小成感觉很没面子。

    不过他并没有恼羞成怒。

    相反,他叹了口气,拍了拍王小林的肩膀,语重心长地道:

    “放心吧,你老爹福大命大,之前那么危险的情况都逃过了,往后也会平安无事,定能支撑到你去跟他汇合。”

    他知道王小林自从加入反抗军,就一直担心战事一起王森处境不好有性命之虞,所以极想往南面征战,那样好歹有个碰到王森的盼头。

    王小林低头默然,满脸惆怅,良久,这位不久前的吴军精锐有感而发:“真希望这场战争早些结束......

    “我要是吴王,直接投降得了,何必跟朝廷作对,与天下人为敌,打一场注定徒劳无功,只会让生灵涂炭的不义之战?”

    ......

    自从反抗军占领沂州,革新队伍便马不停蹄深入市井、乡野,在大力宣传革新思想与朝廷国策的同时,毁灭不良旧势力,打破旧规矩,建立新秩序,并且范围不断往外扩散。

    哪怕是吴军控制的地域内,乡里都出现了大量朝廷革新人员,他们借助一品楼、青衣刀客、长河船行对地方的了解,深入平民百姓群中,散播革新战争的种子。

    对中原来说,吴军也是远道而来的客军。而且他们刚来不久,立足未稳,对州县地方的控制力并不严密,也谈不上强。

    吴军虽然占领了各个城池,驻扎进了各处要地,但对广阔的乡里中却没什么掌控,而大晋的革新队伍有土地革新的旗帜,天然适应乡村,能够迅速获得百姓支持。

    吴国君臣当面能够洞悉这一点,哪怕先前不能,见过曹州之战后也能了,所以他们没有闲着,一方面防备反抗军一方面发动乡里地主,建立严密监控百姓的体系。

    这其中的重点便是邻里互保,一旦哪一家被大晋革新人员策动,出现了拥护革新的言行举止,其他几家人都得连坐,一起获罪。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吴军得到军报。

    兖州、沂州的反抗军开始一起出动,其中一部分与平卢军、兖州军合兵前往密州,大部分往南运动,看起来是要跟吴军正面决战。

    决定逐鹿中原之争胜负的生死大战一触即发,吴国君臣再也顾不得乡里那点事,立马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应付反抗军上。

    征调物资,筹措粮饷,发动民夫,加固城防,巡视道路......各方各面都加大了力度,吴国文武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他们知道反抗军有可能展开决战攻势,也知道反抗军难缠,现在把吃奶的精神头都拿了出来,务求挡住反抗军的凶猛进攻。

    此战胜负,还是要靠三军将士的沙场对垒来分,这是核心重点,其它方面都只是策应、保障。

    ......

    汴梁。

    布置素雅、装饰简单的轩室中檀香袅袅,古色古香的案几、书画等陈设充满清心寡欲的意味,微风卷动竹帘轻轻摇曳,吹进了池水附近的草木清香。

    张京找到赵玉洁,商议军机大事,请对方出谋划策。

    “日前晋军在东线战场大规模出动,赵宁派遣一支偏师前往密州围困彼处的吴军,主力南下分作两股齐头并进,一股直驱徐州,一股兵锋指向泗州。

    “前往徐州的那股兵马不必多说,肯定是要夺徐州城的,关键是那股去泗州的精兵,那可是奔着夺取淮河渡口,断吴军的粮道与后路去的!”

    张京火急火燎地说完这些,一口气喝干了茶水,放下茶碗紧紧注视赵玉洁,“杨延广要我全军尽出,在西线配合吴军展开攻势,主动进击曹州威胁郓州,为东线战场减轻压力,让晋军左右难顾。

    “神使觉着,我该不该如此施为?”

    他是得到杨延广命令后的第一时间,就来找了赵玉洁。

    跪坐的赵玉洁姿态曼妙而雅致,微微一笑间便展露出祸国殃民的风情,看得张京恍然失神。

    自从赵玉洁成为金光教神使,世人便很少在意她的容貌,张京都忘记了眼前这人曾是齐朝第一美人,一颦一笑皆有摄人心魄的魅力。

    “依我看,张帅心中已有答案了吧?”赵玉洁不置可否地反问。

    张京收敛心神,点头道:“秦军进入河东,旬日间连下两州之地,如今又进逼晋州,赵氏兵力不足只能放弃大量州县,依靠地形地势与坚城雄关龟缩防守,可谓是丢尽大势。

    “晋军在中原的兵力不如我们,眼下是不得不出面决战,只要我们撑过了这一轮猛攻,晋军自己就会阵脚大乱。

    “如此大好机会,正是我们建功立业之时,我若是不趁机攻城掠地夺些好处,日后一定会追悔莫及。”

    赵玉洁笑容浅淡:“张帅自认是反抗军的对手?”

    张京神色一滞。

    犹如被人浇了一盆冷水,万千雄心在刹那间熄灭。

    吴国的侍卫亲军他见过,甲兵之盛非他的部曲能比,对方都被反抗军打得大败,他凭什么认为自己能胜反抗军?

    赵玉洁继续道:“如若张帅本就没有战胜反抗军的把握,此番贸然出击失去坚城依托,只怕会败得更快,那时候汴梁可就不保了。”

    张京冷静下来。

    他寻思半响:“可吴王军令我岂能毫不理会?”

    赵玉洁道:“反抗军在东线战场还只是有动作而已,并未跟吴军大规模交战,吴王此时急匆匆让张帅出兵,是投石问路之举,要张帅去试探赵宁的真实用兵意图。

    “张帅一旦出战,的确能够让我们看清反抗军虚实,但张帅的兵马要是没了,往后又当如何自处?”

    张京面色低沉。

    他朝赵玉洁抱了抱拳:“多谢神使提醒。

    “除非反抗军在东线战场真的开始攻城掠地,否则一切依然存在变数,或许反抗军是佯攻徐州、泗州,实际上想要拿汴梁开刀,我不能自陷于险地。”

    赵玉洁笑了笑:“张帅大智。

    “赵宁让反抗军在东线战场大举出动,迫使本就打定主意据城而守的吴军紧张不已,很可能就是料定吴王会让张帅出兵投石问路。

    “一旦反抗军在西线战场布下杀阵,以逸待劳,那么张帅出兵就是自陷死路,这汴梁可就被赵宁轻易夺去了。”

    张京额头渗出汗水。

    他拿定主意:“哪怕杨延广不满,我也会全力拖延时日,等待战局明朗,绝不轻易出击离开城池!”

    赵玉洁不复多言。

    ......

    张京离开后,小蝶来禀报神教最近碰到的一件大事:

    “神使,天元王庭近来频繁接触我们,邀请神教上师往草原传教,看来是有意借助我们的力量控制牧民,我们是否派人去草原”

    赵玉洁理所当然地道:“为何不去?当然要去,而且还得派遣精锐去。”

    小蝶用地点头,而后兴致勃勃地道:“日后神教在草原成势,萧燕要是知道神教神使是神使你,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赵玉洁淡淡地道:“想来,会是很有趣的表情。”

    第八八八章 点火

    曹州。

    赵宁再一次站在曹州神教总坛的大威宝殿前时,这里正在进行大拆迁,里里外外忙碌的民夫络绎不绝。

    昔日那座雄伟巍峨的镀金神像,如今已经被刮去了金粉,正被几道粗大绳索勾着,在整齐的吆喝声里,被民夫们扯得轰然砸倒在地。

    大小镀金神像上的金粉,是要收集起来充作军资的,不只是金粉,就连铜制的神像本身也会被融掉,拿来做成铜钱。

    金铜数量有限,本来应该发挥它们的作用在天下流通,促进国家繁荣,神教把它们做成神像摆在那里装点门面,对国计民生而言半点益处都没有。

    大晋朝廷现在很缺钱。

    河北河东产出有限,随着战争规模扩大,大晋的粮食开始吃紧。

    莫邪正在捣鼓一种据说可以显著增加粮食产量的“化肥”,她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这东西面世,天下将不复有饥馑之忧。可这东西毕竟还在她的实验室里,鬼知道什么时候能拿出来用,远水不解近渴。

    河北河东没有粮,东南却是鱼米之乡,虽然吴国的平民百姓也不能顿顿吃饱,但地主大户、粮商巨贾的仓库里却不缺粟米,朝廷得想办法从彼处弄些粮食来。

    中原大战,杨延广自然不准吴国粮米流入敌营。

    但他不准其实没什么用,民间走私到处都是,靠吴国那套官僚体系,根本没办法彻底禁绝这种事——他们连私盐贩子都禁不掉。

    粮食是会坏的,存储期有限,吴国的地主大户、粮商巨贾不能坐视家里酒rou变臭,把粮食换成金银铜钱那就好储存多了,可以代代相传,所以拿粮换钱对他们而言是刚需。

    双方可谓一拍即合。

    左右朝廷派人去吴国买粮的时候也不会用官方身份,大家都是商人嘛,在商言商,人家吴国的地主大户、粮商巨贾也不算卖国。

    有一品楼、长河船行的多年经营,大晋朝廷倒不愁在吴国买到的粮食运不回来,再者,走私商要是没有自己的货运渠道那还走个屁。

    大晋现在缺的就是金银铜钱,所以神教教坛里的这些东西,反抗军是半点也不会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