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之我要当昏君 第244节
无非是要变法,和诸侯作对,刚刚封王不过是拖延之计,给个甜头,同时收买一些仍在观望的诸侯。 鄂崇禹只能说一句,没用。 变法绝不是几年就能成功的,阳奉阴违谁不会? 再者,有了王号,他能收服附近的诸侯,等到了将南方诸侯彻底整合的时候,直接永不朝商,割据一方与大商分庭抗礼也未尝不可。 毕竟他是楚王,名正言顺。 姜桓楚有些摸不透,大致也只想到了和鄂崇禹一样的地步。 崇侯虎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以为纣王兵行险着,冒险封王为变法争取时间,成了,一切迎刃而解,败了,功亏一篑。 以现在的局势来看,封王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给自己添堵,平白让有实力的诸侯在名义上能够和大商对抗。 他看着各路诸侯的表情,忽然灵光一现。 错了啊! 完全想错了! 纣王不愧是纣王! 乍看之下,十一个王号封的很没有逻辑,一开始虽然先封了四方诸侯,但再往下走,获封为王的诸侯实力参差不齐。 许多实力强大的诸侯都落跑了,比如越侯。 这手笔简直就像昏君的随性而为。 事出反常必有妖,纣王一代明君,会随便瞎封王吗? 不可能! 崇侯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果然,另有深意! 首先,纣王封禅称帝了。 虽然因为顺口的原因,大部分人仍称纣王为纣王,可纣王早在三年前,就已经自封始皇帝。 哪怕很少有人提,但纣王也是始皇帝,始皇帝明显比王高出一级。 这样一来,就不存在什么诸侯王与纣王平起平坐,什么四镇诸侯获得王号之后与商王同等之类的说法。 其次,诸侯有野心,这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人人都有野心,人人都不想从属于他人,这就是不按诸侯实力封王的原因所在。 郑王性格怯懦,其接壤的濮侯性格则很强势。 伯夷在修路之后,两家道路通顺,三不支还会互相宴请,关系融洽。 郑王有了王号,一下子就拉开了两人的地位差距。 宴饮谁主谁次?是按照诸侯见诸侯的礼节来相交,还是按诸侯与王之间的礼节来相交? 如此一来,两家绝不可能继续保持亲密关系,无形间分化了诸侯。 再看吴王。 有了王号之后,他会甘于平庸吗? 哪怕甘于平庸,他也得顾及到别人的看法,你堂堂吴王,就这点水平?旁边的越侯都比你强,你好意思吗? 吴王领地地处偏僻,接壤的地方只有越地,想扩张很难。 他不敢对实力更强胳膊更粗的越侯动武,那么只能对南方的百越出手了。 以往吴王可是和越人有勾结的! 无形之中,分化了边疆诸侯与外族的关系! 接着便是特意针对的四方诸侯。 西岐一地二王让崇侯虎有些琢磨不透,但他却是看明白了纣王封鄂崇禹为楚王的意思。 以前有王号的诸侯,例如平灵王,全都只有三流诸侯的水平,平灵王算是里头混的最好的一个。 平灵王虽然造反失败,但携郡守以令诸侯的计策给了许多人启发,想扩充势力,缺的就是一个名义。 还是诸侯的时候,大家和和气气,名义地位一样的,可成了楚王,拳头又大,随便整个不尊敬楚王的由头,就能出兵打一架。 目标放在哪儿? 当然是其他更弱小的诸侯了啊! 毕竟鄂崇禹已经从诸侯上升到拥有高度自主权的吴王了! 鄂崇禹的野心不像姬昌那么明显,但崇侯虎知道,纣王与诸侯贵族天生站在对立面。 在变法的大变革之中,自己与姜桓楚两路诸侯站在纣王这边,积蓄的力量就已经足够了,如果给足利益开后门收服了太多诸侯,那还变不变法了? 无论怎样,鄂崇禹都不能留。 而要造反,或是被纣王逼反,鄂崇禹所在的鄂城与朝歌之间,仍间隔着许多诸侯。 这些诸侯可不一定听从鄂崇禹的号令。 如果没有封王,鄂崇禹有野心想自立,也只有给纣王罗列罪名,直攻朝歌一条路可以走,毕竟他不能得罪其他诸侯。 可封了王,cao作空间更大了,他可以在攻打朝歌之前,名正言顺给临近小诸侯罗列罪名,将不顺从自己的都干掉,从而巩固势力,大大方方学习袁福通裹挟小诸侯造反,听话的就收了,不听话的就杀掉。 封王之策在鄂崇禹这里,的确是拖延时间,但也是一剂毒药。 从纣王封小诸侯为王就可以看到,分化诸侯显然是让诸侯顾此失彼,无暇顾及朝歌。 到时候,朝歌大可发兵南征北战,完全可以趁着鄂崇禹兴冲冲巩固势力的时候,大举南下! 甚至…… 崇侯虎忽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如果纣王趁机做掉了鄂崇禹,会怎么样? 鄂崇禹只有一子鄂顺,自然是由鄂顺继位。 那么楚王王号,到底是接还是不接? 接了,周遭诸侯很容易产生不满,鄂顺又是刚继位,很难将这一切处理好,而且因为是纣王所封,一时半会还不方便和朝歌起冲突。 不接,西伯侯、北伯侯、东伯侯都封王了,就你南伯侯弱的一比不敢称王,还要不要面子了? 诸侯贵族最讲面子。 就算鄂顺能忍辱负重,底下的人怎么想? 南伯侯的领地很大,领地越大,下头的人越多,什么样的人都有,又正逢领导人更替,安静不了。 如果是不接王号,直接造反自称为王,将矛盾引向纣王,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然而先不说以鄂顺的能力能不能做到,只是这样一来,纣王就能毫无顾忌的发兵南下,攻打正在更换老大的鄂城。 崇侯虎看着毫无自知的鄂崇禹,心中不由得升起几分歉意。 你刚获封王号我就想着你死,甚至连继承人都想好了,还真是对不起啊……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变法不是小事,大量诸侯反对,纣王必然要找一个人开刀示威。 姜桓楚是皇后老爹,姬发代表不了西岐,自己早就表明了忠心,剩下的可不就只有你鄂崇禹一个人了么? 崇侯虎看向纣王的目光不知不觉间又多了几分敬佩。 平平淡淡的几句话,十一个简简单单的王号,就换来了乱世中的绝对主动权,惹得诸侯不齐心,就算最后发现了,耽搁的时间也足够施为。 这是阳谋! 就在这时,越侯出列道:“陛下,臣有奏!” 语气之中,似乎还有几分抱怨。 作为南边仅次于南伯侯的诸侯,连吴王都封了,自己竟然还只是侯爷。 更何况,他还和李靖有仇。 之前焚书时,他也是推动百姓闹事的幕后主使之一。 他死死盯着李靖,可以朝贺,可以封王,可以焚书,但李靖必须死。 第304章 各打五十大板 “准奏。” 子受给自己砸了个核桃,听听越侯想说什么。 刚才虽然封了越王,但获封的不是越侯,只是个酱油,根本不担心越侯不生气。 越侯拱手,道:“臣听闻,陛下今日便要将新法施行天下。” 子受点点头。 越侯看向李靖,平复内心激愤,道:“臣以为,不可。” “有何不可?” “陈塘关变法已有一年,一年中百姓怨声载道,更有粮食减产,致万民食不果腹,新法之严,凡有过错,必然受罚,仅偷取半斗粟米,竟被判罚杖刑四十,陈塘关民不聊生,李总兵变法,多有不妥之处,望陛下三思!” 越侯从陈塘关入手,进而攻讦李靖。 他知道纣王执意变法,甚至在李靖入朝歌前,就已经以买炭立信、睡虎地竹简等一系列计策为李靖铺好了路。 但他说的是事实,没有半分编造谎言,任谁都挑不出错,李靖的变法手段确实很激进,不少人感到不满。 而且…… 越侯轻轻一瞥,便有一堆大小诸侯涌上。 借着前阵子议论焚书的机会,早已有许多诸侯抱团在一起,目的只有一个,阻止变法。 有越侯带头,不愁没人应和。 当即便有许多诸侯纷纷上谏,攻讦李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