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
广明殿,炎庆皇帝看着下方垂首而站众臣,轻笑一声,将手中明黄色折子晃动几下。 怎么?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对薪犁王之女欲与景王结姻一事给出定见吗? 景王刘长秧,是扎在炎庆皇帝心头的一根刺,当时,若不是先皇后那番脉断于诏的说辞,他早拔了这根刺,将他踩折于脚下。 所以但凡涉及到景王的事,群臣皆如履薄冰,不敢轻易答话,生怕说错了,触到了今上的逆鳞,被他猜忌记恨。 更何况,是结姻这样一件大事。 就连祝洪这样名牌的亲信,也只敢将脸贴于朝笏上,尽量压低呼吸声,生怕被炎庆皇帝点了名。 停伯公,你怎么看? 听到皇帝口中叫出的不是自己的名字,众臣皆舒了口气,眼角余光斜飞,聚集在站在大殿最前面的杜歆的背影上。 臣......杜歆走出队列,先行一礼,复站直身子,望向龙椅上那个被幔帐阴影笼住的人,依臣所见,此桩亲事甚好。 炎庆皇帝先是沉默,随后,轻笑,薪犁号称拥兵百万,景王若是做了呼揭的女婿,自是甚好。 此话一出,满朝文武皆惶惶起来,一个个攥紧手中的朝笏,将脑袋又朝下垂了一垂。祝洪却反其道而行之,身子微微侧出一点,踮起脚,一双绿豆眼骨碌碌转着,去观察杜歆侧脸的神色。 呼揭虽号称佣兵百万,但依臣所见,这只是虚张声势,杜歆说得不紧不慢,迎上龙椅上那人的目光, 脸上全是坦荡,依臣之见,薪犁的兵马加起来,也多不过三十,与我大燕实打实的百万雄兵相比,着实有云泥之别。此则,其一。 炎庆皇帝的手指在扶手上轻点,其二呢? 其二,薪犁近年与我朝虽不时在边境上有些冲突,但无非小打小闹罢了,并未发展成真正的交战。且两国不管是通商经济还是文化交流,皆处在热络发展之时,商人读书人往来频繁,臣以为,此和平盛景,绝不能打破,此为其二。 哦?还有其三?炎庆皇帝朝前倾身,停伯公既然有这么多高见,为何朕方才要听取群臣意见,你却像装聋作哑呀。 杜歆忙深行一礼,殿下莫怪,老臣方才......方才是有些走神了。 朕听说了,炎庆皇帝语气不觉间轻快了些,满殿文武也因此放下了心,紧握朝笏的手稍稍松了一点,博坊管事的卷银子跑了,廷尉司虽然派人去追了,但是到现在人还未归案,京城的豪门富户因此事椎心泣血者有之,呼天抢地有之,寻死觅活者亦有之,就连国舅爷,都请了几道折子,希望朕能督办此案,早日抓到那贼人。 说到这里,嘴角一撇,却带着笑意,盯住杜歆,停伯公是不是也有银子存在那博坊中,看你的脸色,想来数量不少啊。 皇上,杜歆声音抖起来,老臣实在是悔不当初...... 好了,炎庆皇帝摇着头浅笑,多大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博坊的掌柜罢了,难道还能逃得出朕的手掌心?说罢,拖长语调,停伯公,杜爱卿,朕诺了的事情,难道你还担心吗? 杜歆连忙跪谢,起身时 ,便听炎庆皇帝道,方才,你说还有其三? 其三?哦,其三,杜歆抬头,余光瞥见斜后方祝洪的注视,便回头冲他点头微笑一下,接着道,其三,那位欲与景王结亲的公主,臣听说她的生母是一位已经过世的,且极不受薪犁王重视的妃子,公主自小虽养在宫中,但据说,她连薪犁王的面都没见过几次,根本就是个可有可无之人。 殿下,杜歆躬一躬身,这样一位公主,即便联姻,又能为景王助力几分呢?况景王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与其殿下cao劳,要在高门贵女中为他挑选一位正妻,还不如,就让他娶了这位备受冷落的异国公主,如此,倒为殿下省去了一桩麻烦。 沉默,在广明殿中流动,但此时的沉默,却不像方才那般,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明白,这件困扰了朝堂多日的繁难事,已经解决了。 景王刘长秧的婚事一直是炎庆皇帝的一件烦心事,因为不管那位前朝太子娶了谁,他都不太放心。 与前朝旧臣联姻,自是万万不能。他自己的心腹呢,难道就行吗? 刘长秧的结局是已经注定了的,单不说没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就是有人愿意嫁,那嫁了之后呢,那人会不会看在丈婿之情的份上,从此对他多有偏袒,甚至,因此转换了阵营? 但总不能当街随便找个姑娘吧,他毕竟是景王,自己亲封的藩王。 所以这一次,呼揭提议结亲,他心里本来还忌惮,担心刘长秧与外蛮勾结,可是今天听了杜歆的分析,茅塞顿开,倒觉得呼揭此番给自己送了一个大礼。 老狐狸。祝洪心中冷笑,抬眼,看到炎庆皇帝虽不说话,但明显,脸庞上愁云消散,仿佛卸下一副重担。 杜卿,博坊究竟欠了你多少银子,让你连政务都无心顾及了?许久后,炎庆皇帝忽然问出一句话,却是和朝堂政事毫无关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