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那你说怎么办吧!曹录道。他用公筷夹起一块糖醋小排放进沈昱碗里。 沈昱:??? 虽然但是世子您这也太自来熟了吧! 婓鹤看向沈昱问:你这一家远房亲戚, 他们跑来京城做什么? 虽说科举舞弊是一件要命的事, 但更要命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和颜楚音互换身体, 在皇宫中几日游谁知道他们接下来还会不会继续互换呢, 有些事瞒着无用, 倒不如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好叫颜楚音心里可以有个准备。 沈昱便说:也是巧了,沈日耀一家进京时, 搭的是冯家的船。他也没有直接说科场舞弊,只冯顺平是如何对他说的, 他现在就原模原样地告诉大家。 曹录夹起一片糯米藕放在沈昱碗里:尝尝,不算很地道, 但也还适口。 沈昱谢过曹录, 又说:今年秋天有乡试, 按说沈日耀作为秀才此时应该待在老家备考, 他之所以跑来京城,十有八/九是觉得乡试没把握,想从我祖父那里借到一些助力。此时的科举制度规定考生要返回原籍参加考试,沈日耀的籍贯在汾城下面的一个县里,就该在汾城参试。这个时候真不该往京城跑。 这里说句题外话,原本沈昱也该回汾城参加考试,但沈丞相在京城当官已经超过四十年,皇上体恤臣下,像沈丞相这种情况,他的后代是可以在京城参加科考的。所以沈昱之前考县试、府试和院试时,都没有回原籍。反正京城这边的竞争比汾城那边大,他在京城参试,不会有人眼红。(如果他祖籍江南,就很有可能会被人说三道四,毕竟江南那边文风兴盛,科考竞争是最大的。) 颜楚音小心翼翼地问:你的意思是沈日耀科考时作弊了? 曹录正打算夹鱼肚子上的rou,闻言筷子一抖,鱼rou没夹起来。 沈昱没有正面回答:以防万一,需要派人去汾城那边查一查。 颜楚音却露出了一个轻蔑的表情:就沈日耀那样的,不是我瞧不起他。他那脑子能在科考中作弊成功?我怎么这么不敢信呢?本朝皇帝对科考一事看得很重。查到一个作弊的,不仅考生全家倒大霉,就连负责该考场的官员,从上到下所有人都要倒霉。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员们对科考过程看得非常严。 沈昱道:如果他仗着我祖父的名头 你是关心则乱了。颜楚音忍不住笑了起来,如果是你,确实能仗着你祖父的名头在外面为非作歹,就像我能仗着我皇舅舅的名头在京中横着走。但你什么时候见过德妃她侄子在我面前嚣张的?假设德妃的侄子特别不讲究,敢在外面说我姑父是皇上这种话,又有几个实权官员会因此卖他们一个面子? 官员们心里都有一杆秤!谁是真有背景,谁是虚张声势,他们一清二楚。 沈丞相原本都不姓沈。 沈日耀能借着沈丞相的名头骗得底下的官员帮他作弊?不可能的! 他就算真心想要作弊,最多就是考试前抱着中奖的心态买几份所谓的真题,但这种真题肯定都是假的;再要么是打小抄,但打了小抄肯定会被搜出来。买通官员之类的,没有沈丞相的亲笔信,沈日耀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婓鹤道:我瞧着沈日耀那目中无人的模样,起码在他自己眼中,这个秀才肯定是他凭借真才实学 考出来的。不管真相如何,他主观上应该没作弊。 主观没有,那就是客观了?如果是客观上作弊,比如说有人暗中偷换了沈日耀的试卷,那么这人费这么大劲把沈日耀抬上秀才的位置,他到底图啥呢?总不能是因为这个人看沈日耀特别特别顺眼,所以要送他一场泼天的富贵吧? 只可能是冲着沈丞相来的。 你手里没什么人吧?要不然我借你几个好手?颜楚音关心道。既然有了这样的怀疑,那肯定是要把事情真相查清楚的。如果沈日耀走了狗屎运,确实自己考上了秀才,那最好。但如果这里头真的有阴谋,丞相该早点做好准备。 沈昱道:我还没有向祖父禀明此事。 颜楚音点头:那行,你先去和你爷爷说说。你爷爷要是手里没人,我也可以借给他不对,你爷爷要是手里没人,不如叫他直接问我皇舅舅借! 沈昱差点以为颜楚音在开玩笑。 这就是不同经历带来的不同的生活智慧了。 在沈昱看来,如果自己被人算计了,而自己没办法解决,这显然证明了他无能。但颜楚音抱他舅舅大腿已经抱习惯了。什么?有人害我?我告舅舅去! 见沈昱没领会自己的意思,颜楚音问:这是丞相自己搞出来的祸事吗? 沈昱摇摇头。就算他爷爷这些年得罪了很多人,那也是在公事上得罪了他们。大家立场不同各为其主而已。他爷爷始终都对皇上尽忠,对天下人尽忠。 颜楚音又问:你爷爷给过沈日耀以及沈家庄任何暗示,让他们认为可以靠着你爷爷得到泼天的富贵吗? 沈昱继续摇头。 沈丞相当年和沈家族长说过,他之所以改姓为沈,是为了回报恩师一家的恩情。若沈家人让这个姓氏蒙羞,他立马改回本姓。沈家庄那边自然是不希望他改姓的,不改姓,他们在当地至少有个丞相族人的名头,不至于受欺负,在婚嫁方面也有优势。要是族里出现了成器的后辈,还能指着丞相帮扶一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