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页
“那就好。”太平勒马回头,望向长安城的轮廓,“走,随本宫去南衙军营,巡视南衙。” “诺!”武士领令。 太平扬鞭,策马一骑当先,驰向了长安城。 厍狄氏在入住郊外驿馆之时,发现了同行的羽林将士里面出现了几个面生的。她详问之下,方知原来那五名羽林将士到长安后不久,身上便起了疥疮,以至发热病倒,未免这几人在军中感染旁人,公主便调了五名北衙禁军填入这百人之中。 合情合理。 厍狄氏再仔细盘查这五人,皆是参军多年的羽林将士,甚至有两个还曾与殿下起过冲突。那是殿下第一次入北衙巡视时发生的事,那两人不知天高地厚,敷衍公主号令,被公主下令当众责打了二十军棍。 许是殿下想眼不见为净,索性把这两人打发来洛阳。 厍狄氏想,此事可以如实回禀武后,应当不会给公主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 婉儿知晓此事后,却总觉得哪里不对。旁人觉得殿下骄纵,可婉儿知晓殿下素有分寸,断不会是这种气量狭小之人。殿下借机把这两人安排军中,一并打发回洛阳,只怕另有所谋。 想到临行清晨,婉儿要殿下答允她那件事,殿下答允的那一声“嗯”,恐怕只是敷衍罢了。 殿下到底想做什么? 婉儿一时想不明白,晚膳一口也吃不下去。 红蕊瞧见了,以为大人是思念殿下,所以食不下咽,连忙劝道:“大人,多少吃一点,别饿坏了。” 婉儿看了一眼红蕊,这些忧思她就算说给红蕊听,红蕊也不会明白。当然,她也不能说给厍狄氏听,即便她与厍狄氏目前是友非敌,在没弄明白殿下的意图之前,她绝不能让厍狄氏知晓殿下的小伎俩。 红蕊看婉儿沉叹了一声,急劝道:“大人饿坏了,殿下可是要心疼的。” 婉儿听见这话,不觉嘴角微微扬了扬,轻轻地拍了两下红蕊的后脑,“你饿坏了,春夏也会心疼的。”说着,她拿起筷子,给红蕊夹了一片青菜,“用膳吧。” “大人也吃。”红蕊给婉儿也夹了一注槐叶冷淘。 事到如今,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待她回到洛阳,一切静观其变。 第111章 风起 八月末, 婉儿与厍狄氏回到了洛阳。在宫阶之下整肃衣冠后,便行至贞观殿外,等候武后传召。 武后听说两人回来了,便命裴氏先将婉儿传入殿内。 这几日各地的密报不少, 武后正在翻阅密报, 见婉儿进来之后,并没有立即看她, “长安那边无事了?” 婉儿如实禀报, “回太后,先帝已在吉日入葬乾陵。” 武后缓缓抬眼, “南衙禁军的兵权呢?” 婉儿继续回禀,“刘大人也交还了殿下。” “稻田里那出鸿门宴,是你的主意,还是太平的主意?”武后紧紧盯着婉儿的眼睛, 似笑非笑, 气势逼人。 婉儿没有半分迟疑, 立即答道:“殿下出的主意,命臣与厍狄氏一起帮手。”果然不出殿下所料,那晚殿下留宿驿馆, 武后这边必能知晓。 “那晚……”武后故意欲言又止。 婉儿不急不惊, 正色道:“刘大人并不好对付, 臣又是洛阳过去的敕使, 臣若光明正大地与殿下会面,只会让刘大人提高警惕,于大事不利。所以殿下明面上罚臣禁足,暗中私下与臣商议设宴下药一事。驿馆内外皆可作证,那晚臣与殿下彻夜相谈, 商议妥当之后,臣便与殿下分头行事。” 她记得那日太平临行时说过,驿馆内外皆是心腹,即便武后差人打探,得到的是一样的结果。 密报之上,也是如此写的。 武后两相对照,算是得了一颗定心丸,终是浮起一丝笑意来,“为何要让郑氏先回洛阳?” “国事是国事,家事是家事,不可相提并论。阿娘只是寻常百姓,不可坐官车回返洛阳,是以臣用俸银雇了马车,送阿娘先行回返洛阳。”婉儿答得滴水不漏,武后也抓不出任何破绽。 “如此说来,倒是哀家疏忽了。”武后若有所思。 婉儿跪地叩首,“太后允臣回家与阿娘相聚数日,已是天恩浩荡,臣已经感激涕零,不敢多求。” “哀家听说,郑氏初到东都有些不适,已经病了两日。”武后提醒婉儿,“哀家给你个恩赏,今日准你回家一日,侍奉汤药,陪伴母亲。” 婉儿感激地对着武后一拜,可心弦却绷了起来。武后突然恩赏,只怕是另有所图。 “退下吧。”武后挥手示意婉儿退下。 婉儿领命退下,走出大殿时,给厍狄氏递了个眼色,示意她小心行事。 厍狄氏会心轻笑,很快便听见了武后的传召。 她端然入殿,对着武后恭敬行礼。 武后笑道:“此行可有所获?” 厍狄氏回道:“殿下宅心仁厚,可堪大用。” 武后没想到厍狄氏答的竟是这句,“哦?” “初入长安,臣只当殿下稚嫩,斗不过刘大人,没想到殿下竟能与上官大人想出那样的妙计,兵不血刃地把南衙兵权拿了回来。”厍狄氏的语气中透着一丝崇敬,“臣那日在稻田深处饮宴,看四野稻谷丰满,隐有大丰之像,足见殿下心系百姓,颇重农事。”她似是说到了兴头上,也不管武后想不想听这些,“长安有公主坐镇,实乃长安之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