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在线阅读 -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第45节

清穿之咸鱼三阿哥 第45节

    五阿哥回到阿哥所里,睡了也就是一个时辰,便不得不顶着两个黑眼圈去参加大朝会,站在太和殿等皇阿玛时,上下眼皮都在打架。

    满朝文武,顶着黑眼圈的不止五阿哥一人,但感到困倦的也就他自己,今日的诸位大臣们可是精神的很,毕竟这几日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盯着诚亲王,尤其是昨日诚亲王去了内务府后,那简直是把整个京城都炸翻天了,大臣们不是连夜等消息,便是熬夜写折子。

    也就是诚亲王今日不在大殿上,不然身上都能被满朝文武盯出窟窿来。

    胤祉此时不在举行大朝会的太和殿,而在乾清宫的东暖阁,皇阿玛不招后妃侍寝时的就寝之地,早在半个时辰之前,他就已经在这里了。

    康熙手中拿着的折子上是一百多个人的罪行统计,书案上放着的厚厚的一沓纸,则是昨日签字画押过的证词。

    每一个案子都清晰调理,有物证,有人证,犯人也都认了罪。

    他下旨封老三为内务府总管还是上一次大朝会的事儿,距离上次大朝会也仅仅只过去了三天。

    三天处理了一百多人,而且这一百多人绝大多数都在内务府身居高位。

    他从前只知道老三出手狠,倒不知老三出手还能这么快。

    决定把老三放在内务府总管的位置上,康熙心里头也是有顾虑的,就怕老三下手太狠了,所以三天前在公布了老三的任命后,他便安排了人跟着老三。

    无论是让老大带着去明珠府上,还是去承乾宫见皇贵妃,他都知情。

    老大,明珠,皇贵妃,这三个人会帮老三他不奇怪,但瞧如今这阵仗,已经不仅仅是帮忙了,倒更像是和老三站在一个阵营里了。

    但这三个人怎么可能呢,老大身为长子,虽然是个光头阿哥,但连太子都不服气,又怎么会服气一个亲王,皇贵妃虽然和荣妃交好,可那也没有投向老三的道理,否则让老四如何自处,佟佳氏一族也不会答应的。

    康熙还真想知道,老三为什么能得这三人如此相帮,昨日被抓起来的那一百多人,里面虽然也有太子的人,可只占了一部分,若是为了对付太子而联合在一起,这也说不过去。

    “朕下旨不过三日,这些证据你都是怎么拿到的?”

    胤祉之前不曾隐藏行动,这会儿自然也不会遮遮掩掩,直接照实说。

    “……儿臣此次可以快刀斩乱麻,还要多谢皇贵妃和纳兰大人的指点,也多亏了大哥愿意帮我引荐纳兰大人。”

    皇阿玛可千万别误会了,他同纳兰明珠可没什么牵扯,能得明珠相帮,仰仗的全是大哥从中牵线搭桥的面子。

    眼看马上要到大朝会的时间了,康熙还在不紧不慢地翻看着手上的供词,对老三的话也不做表态。

    有这般凿实的证据,拿到大朝会上去,那群大臣们也奈何不了老三,只是老三出手这样迅猛狠厉,怕是又要得罪一大批人。

    难不成这就是老大和明珠的意图所在,既要让老三承情,也让老三尽失人心,从而退出夺嫡的角逐。

    可表妹又是如何想的,总不会是舅舅授意的吧,老三若是尽失人心,太子即便是损失些人手,也是值得的,太子有索额图便够了,不能再有佟佳氏一族。

    大朝会的时间过半,康熙才带着诚亲王姗姗来迟。

    第74章 二更

    万岁爷此次态度明确,一开始便摆明了立场要护着诚亲王,还让梁九功把签字画押过的供词发下去,让满朝文武的人传阅。

    金额巨大,证据确凿,罪大恶极。

    许多写了弹劾折子的朝臣,在瞧见万岁爷的态度和供词后,已经不打算将折子拿出来了,拿出来也没用,诚亲王有万岁爷护着,虽然动手狠厉了些,但有确凿的证据在手,他们还能说什么,如今只能替这些人向万岁爷求情了。

    胤祉此次抓的人太多,且不只是一方势力的人,这也就导致朝堂上求情的人太多,超过三分之二的官员都在求皇阿玛从轻发落。

    康熙看向老三,来太和殿之前,他已经交代过老三了,对待底下人要恩威并重,杀威棒已经挥下去了,也到了该向这些人施恩的时候。

    现在还不到老三做孤臣的时候,不能把满朝文武的人都得罪了。

    胤祉利落的站出来,他动手之前就知道皇阿玛下不了狠手,如今这样也不算意外,谁让旗人少呢,维护统治还要依赖旗人。

    皇阿玛让他施恩,他施就是了,此次被抓的一百多人可不是随意抓的,是他同明珠和余国柱仔细商议后定下来的,这份名单除了他们三人,在动手之前只给皇贵妃看过。

    “儿臣认为还是应当给这些人一次将功赎罪的机会,贪污公款的,双倍补上,降级三等,害人性命的,予以赔偿,千两银子抵一条命,害一人性命便降级三等,害两人性命便降级六等,以此类推。”

    不打板子,不关牢房,不罢官,不抄家,不流放,不斩首。

    如此应当就算是宽大处理了吧,至于这些人若是无法补足公款,不能足额赔偿给受害者,那就依照律法处置好了,如果是直接把品级降没了,那也只能怪自己作恶太多,连宽大处理都处理不了了。

    难得见诚亲王出面求情,更不要说这些人还是诚亲王素来最恨的贪官污吏,但像诚亲王这样求情的,众人还真是头一次见。

    依着诚亲王的法子处理,这名单上的人可要大出血了,还会有不少人连官职都保不住,这和直接被罢官有什么区别,不还不如直接被罢官,罢官可不用往外拿银子。

    四阿哥手中拿的供词是他嫡亲舅舅的,额娘的弟弟博启签字画押过的供词。

    按照三哥的说法处理,乌雅家要拿三万两银子补足公款,出两千两银子拿给受害人家属,还要官降九等,一个六品官根本没办法降九等,等同于直接被撸了官职。

    乌雅氏一族被抓的不只博启一人,若额娘的消息准确,在名单上有乌雅家七人呢,若个个都如博启这般胆大妄为,那还真是死不足惜。

    昨日额娘和祖父的人轮番求到他跟前,想要保全名单上的这七个人,如果按照三哥的办法处理,也不知乌雅家能不能掏得出这笔银子,又或者是选择相求于他。

    他一个光头阿哥,无俸禄可领,手里头的银子大都是皇额娘给的,又怎么能拿去填乌雅家的窟窿。

    康熙也没想到老三是这样求情的,不只要降职,还要双倍还银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他安排老三到内务府开源,要的可不是这种方式开源。

    思及太子和老大,康熙到底是开口给老三兜住了:“这些罪大恶极之人,藐视皇权,贪赃枉法,朕本想着严惩不贷,但诚亲王和众臣都为这些罪人求了情,朕便网开一面,以诚亲王的方式处置这些人。”

    没砍头,没抄家,也没罢官,也算是宽大处理了吧,至于那些过错极大,按照处罚方式会被一撸到底的官员,那也是活该,能保住一条命就算不错了。

    父子二人在朝堂上一唱一和,胤祉完成了要为这些罪臣们施恩的任务,干脆利落的退回原位,他就不耽误皇阿玛和诸位大臣的时间了,大朝会上总还有别的事情要讨论。

    朝臣们哪还有心情把别的事情拿出来讨论,这几日不都在盯着诚亲王吗,康熙三十三年的第一场大朝会上,诚亲王被任命为内务府总管,之后这三天里没有一日闲着的,不是去明珠府上,便是进宫,第三日直接把内务府炸了个底朝天。

    见多识广的大臣们都被诚亲王给镇住了,更别说刚刚被允许御前听政的九阿哥和十阿哥了,两个小不点从前还自诩是紫禁城的一霸,如今才参加了两场大朝会,就宛如刚从井底爬出来的青蛙一般,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把自鸣钟做出来算什么,研究可以随身携带的钟表算什么,银钱赚的再多又如何,不过是小打小闹,朝堂才是真正的战场,如三哥这般在朝堂上挥斥方遒,才是皇阿哥应做的。

    九阿哥仿佛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难怪前头那些哥哥们都想着入朝参政,他不过旁听了两场大朝会,便已经心动不已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入其中,像三哥一样在朝堂上指点江山,又或者是像五哥一样,能够跟着三哥历练。

    如果说九阿哥是心潮澎湃,那同样刚刚被允许御前听政的十阿哥便是略感头痛了。

    和上书房比起来,朝堂实在复杂,三哥一口气在内务府抓了一百多人,证据确凿,而且那些人的罪责可都不轻,但满朝文武却有大半的人为这些罪臣求情。

    为君者不是最忌讳臣下结党营私吗,这么多人为罪臣求情,皇阿玛不斥责也就罢了,居然还真的网开一面了。

    三哥向来嫉恶如仇,到了朝堂上竟也不得不违背本性,为那些亲手查出来的罪臣们求情。

    十阿哥略感头痛,这朝堂果然不是好待的,还好有九哥同他一起,九哥做什么,他跟着做就是了。

    两个小阿哥长了见识,七阿哥和八阿哥何尝不是跟着开了眼界,尤其是八阿哥,他也不喜欢内务府那帮捧高踩低的奴才,可这些人若是犯了错,他又轻拿轻放。

    毕竟他一直想做个让皇阿玛喜欢的儿子,自然想有个好名声,也在试着学习皇阿玛处事的方式,皇阿玛对待臣下和奴才们向来是仁慈的。

    五阿哥此事已经想着为三哥摆一桌庆功酒了,此仗大获全胜,当然要好好庆祝庆祝,不过不是他请三哥,而是三哥请他,他昨天可是一直忙活到半夜,在上书房念书时都不曾用功至此。

    四阿哥收获良多,若非此事不但牵扯到乌雅家,还涉及了很多太子的人,他大概会是太和殿上除了三哥外最高兴的那个。

    太子心里五味杂陈,名单之上有他的人,而且不少,但老三还挺让人羡慕和佩服的,做了他不敢做的,皇阿玛虽然曾经冷落过老三一段时间,可现在看还是护着老三的。

    他虽不知道老大是哪根筋搭错了会出手帮老三,但这人一向不算精明,经常出昏招,也就是皇阿玛抬举,还有明珠帮衬,不然早被老三比下去了,这次也不知道是不是让老三给忽悠了。

    大阿哥全程都很激动,老三在内务府烧的第一把火,他和明珠都有参与,连证据都是他的人拿出来的,可以说老三能够在内务府站住脚还得归功于他。

    康熙三十三年的第二场大朝会,在一片恍惚中结束了,但在这场大朝会上做出的决定却让前朝和后宫都‘哭瞎了眼’。

    无论是被降职,还是被一撸到底,惨是惨了些,但这惩罚还是能受得住的,但要往外掏银子,便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住了。

    贪污的银子并非放在家里头供着,大多都会被花出去,孝敬上司也好,买东西享受也罢,银子出去了就很难再收回来,如今要两倍归还给内务府,上哪儿搞这么大一笔银子去。

    这一百多个人里,有近乎五分之三的人都牵扯到了人命案,一条人命一千两银子,就连刚进宫没□□多久的小太监也这个价,要知道小太监们被卖进宫里时,相貌再端庄的都卖不到十两银子。

    一千两,这根本就是诚亲王在成心为难人。

    可若是不掏这笔银子,依照大清的律令来办,这一百多人无一人能活,更有甚者还会牵连家人。

    如果是旁人办理这些案件,或许能拖延一二,或许不会很是较真,但诚亲王,那就是个要人命的活阎王!

    自家银子不够,那就去别家借呗,谁还能没有几个姻亲故旧,族中若是有女子在宫中做主子,那就更好了,若能求得万岁爷怜惜,或许可免了这罚银,诚亲王再如何,不还是得听万岁爷的吗。

    面对娘家的恳求,德妃却是直接回绝了,二十万两银子虽多,可能用银子解决的事儿,何必去求万岁爷,她年纪不轻了,和万岁爷当年的情分是用多少便少多少,十四还小,远不到她像荣妃一般过快活日子的时候。

    德妃从匣子里拿出三万两银票交给娘家人,她就只能拿出这么多了,这些年家中虽然送来了不少银子,可她在宫中的开销也不小,拿出三万两已经是她的极限了,她虽在妃位上,身边也得留几百两银子备用。

    博启几个人不能一直关着,一个月内交不上银子,就要被依法处置了。

    乌雅氏拼拼凑凑,把能借的都借了,也就只凑出了十万两,加上德妃娘娘的这三万两,还有七万两的空缺呢。

    眼瞅着再有几天就满一个月了,德妃没有法子,只能求助老四,十四还是个在上书房念书的幼童,老四好歹已经办了几年差事了,而且又与太子和诚亲王相熟,就算是自己没有,借也能借得来。

    四阿哥办不出来把养母给的银子给生母家人用的事儿,太子那头也已经焦头烂额了,七万两银子他拿不出来,但也不能一文钱都不掏。

    “我想暂借三哥一万两银子,等日后出宫开府有了收入再还。”四阿哥到底是找到了三哥,他也没有旁人可借了。

    乌雅家的情况,胤祉是了解的,事实上乌雅氏一族便是他此次针对的主要目标之一,二十万两银子,底蕴不算深的乌雅家绝拿不出来,而且绝不止一万两银子的空缺。

    对乌雅氏一族出手,是因为乌雅氏一族是这二十年内快速崛起的包衣世家中风头最盛的那个,再加上有德妃娘娘在宫中,彼此之间相互庇佑,属于不得不打压的对象。

    从公事的角度来看,他这么做无可厚非,但若论起他和老四的私交,德妃到底是老四的生母,母族被打压,老四面上也不好看。

    胤祉拿出一万两银票递过去,没为自己解释,也没有拿出更多的银票,凑不足所有的银子,乌雅氏一族就要在这七个人当中做抉择,不能把所有的人都救下,一个家族离了心,也就好管了。

    胤祉没说话,倒是四阿哥开了口:“很多时候,我都很是佩服三哥,就像这次,刚接手内务府便这般雷厉风行,若是大清能多几个像三哥这样的皇阿哥和官员,就不会有那么多贪官污吏,百姓的日子便能更好过了。”

    当然,很多时候他也对三哥无奈的紧,‘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用来形容三哥再合适不过了,处理内务府时雷厉风行,要多快有多快,对山西官场上的蛀虫也是又快又狠,可去年到曲阜祭祀,三哥的行程那叫一个拖沓,若非皇阿玛派了吴太医过去,说不准三哥到现在还都在济南府呢。

    说起来,他和三哥的喜好是一致的,都喜欢抓贪官治贪官,若非去曲阜参加祭祀大典是皇阿玛的派遣,他也不会那般积极,只是也绝做不到三哥那般拖沓。

    第75章 一更

    诚亲王接手内务府后,‘活阎王’的名号逐渐在京城传开,经他‘宽大处理’过的这批人,要么沦为末等小官,还家财尽失,要么失官失财,要么放弃被宽大处理,愿意依照律令被斩首,毕竟实在是凑不起要还的银子。

    活阎王的第二把火不是抓人,而是归拢人,那些在此次处理中被降为末等小官的,除了这一百人外贪污金额较大的,对底下人动辄打骂且比较厉害的,都被统一划入新成立的改过司。

    官员加上小吏,差不多有五百人,相当于整个内务府六分之一的人都在此了。

    改过司管辖两个皇庄,皇庄内并未分配农户,皇庄的职责也很简单——提供鸡鸭禽蛋,既然内务府从前对外采买鸡蛋的价格都是半两银子一个,鸭蛋和鸡rou鸭rou也贵得离谱,那之后就不必从外面采买了,自给自足,若是有多余的,还能对外卖出去,卖鸡鸭蛋禽的银钱若是这些人还贪,那贪就贪了,狗改不了吃屎又能如何。

    骤然抽六分之一的人,剩下的七司二院在进行精简的同时,胤祉也对一些家族进行了调派。

    但凡族中有女子在后宫做主子的家族,不得参与内宫事务,差事也不能接触到和后宫有关的人和物,比如尚膳监,尚膳监的职责是负责采捕,主要以鱼类为主,这些被捕捞的食物精挑细选后会进入后宫的膳房,这些家族便不能参与其中。

    这些家族的人只能被放在外面,要么去管理皇庄、经营铺子,要么就是去跟商人打交道,再不然就是负责运送,不止不能和后宫有联系,就连畅春园、热河行宫、玉泉山这些地方都不能待。

    这哪里是简单的人员调动,而是已经动了这几个家族的根基。

    德妃再怎么爱惜她同万岁爷之间的情分,听闻此事也坐不住了,这等同于是在斩断她的臂膀,固然她在宫中的人手不止是本族人,可一旦族人被驱逐出去,在内务府失了势,以前依附于乌雅氏一族的那些人又怎么会一直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