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养大小皇帝后他总想娶我在线阅读 - 第202页

第202页

    “得了,这小主子老身我说不得。反正参军大人原是做少师的,小主子淘气您自己管吧。”吴婶没好气的将那空篮子一挎,头也不回的杀出去买鸡蛋了。

    “咳。”顾修沉着脸,耳根窘得通红:“你...”

    “原来殿下做的糖水蛋算是百里挑一的,难怪这么好吃啊。”韩墨初笑着将碗里的两颗蛋吃得一干二净,连一口汤也没剩下。

    一碗温热的糖水落入腹中,韩墨初昨日心里的那点不快被洗得一干二净。

    “你觉得好吃就好。”顾修端了那空碗搁在了一旁,搬了张矮墩坐在了韩墨初床边:“对了,本王有样东西给你。”

    “嗯?是何物?”

    顾修转头从里怀里掏出了一枚做工精致的金锁,佯做随意的往人手里一塞道:“这么多年,你也没提过你生辰的日子,本王查了吏部和兵部的官档发现两边记的你的生辰八字都不一样,所以本王也就不拘什么日子了,给你的,你便拿着吧。”

    韩墨初双手接了那金锁捧在手心里细看,锁身状如祥云,通体纯金。一面镶嵌着一枚成色极佳的鸽血红石,一面镌刻着“长命百岁”四个字。锁身下方还坠着四颗小巧的金铃铛,刻着梅兰竹菊四样花纹。

    “殿下,您怎么想起送臣长命锁了?”

    “因为苏先生说过,过慧易夭,太聪明的人活不长。”顾修一本正经的答道。

    闻言,韩墨初冷不防的笑出声来,感叹道:“啧啧啧...殿下好痴啊...”

    “怎么了?这锁难道不好么?”顾修的眉头又结了纽,这枚长命锁的图样是他画的,金铺里的人都说画的不俗。大红描金的配色,他觉得是天底下最亮眼的颜色,莫非是韩墨初觉得这长命锁不好看?

    不好看么?多喜庆啊。

    像是,迎亲大婚时所用的颜色。

    “不是,臣想说的是...”韩墨初伸手扶住了顾修的肩膀,四目相对之下无比认真的对顾修说道:“臣会陪着你,长命百岁的陪着你。”

    四目相对,顾修的心里又乱了,连忙别过脸去:“说起来,你生辰究竟是什么时候啊?”

    “回殿下,臣吏部的官档上写的生辰是臣被易鶨先生收养的日子。兵部官档上写的是臣入宫的日子。”韩墨初顿了顿道:“臣的生身之日和殿下一样,都是三月初三。”

    第七十九章 心归

    韩墨初也就颓废了那么一天, 第二天就生龙活虎的爬起来陪着顾修继续忙忙碌碌的治军理政了。他心里的那点不痛快,好像是随着他体内的酒力发散出去,找不见了。

    毕竟, 他再也不是过去那个他了。

    如果他一直在韩府长大, 大约会受一辈子的欺凌和冷待, 一辈子都只能为了在那座宅院里争出头而变得阴郁恶劣,不择手段。

    这样的日子, 哪里比得上今日的他。

    现在的他可以堂堂正正的给生母修盖陵寝, 哪怕是修庙塑造金身,让生母受万人香火都可以。

    昔年杀入京城夺了他母亲性命的那些西戎蛮族,在两年前就被他和顾修踩在了脚下,至今也不敢造次。只要他想,他可以随时扬起战旗,率领着大周铁骑将那几十万户的大部落踩得粉碎,寸草不生都无所谓。

    只要他想,顾修就会随时给他最强大的军队, 最精良的武器,还有绝对的信任和支持。

    至于那些已死和将死的亲族们,每年清明时节焚两柱清香,也就算是他的心意了。

    韩家覆灭后,顾修的亲族也被从北荒赦了回来。

    顾修除了韩墨初醉酒的那一日是在王府里陪着他之外,其余时间不是去军营,就是去亲自督工整理云家旧日的府宅。

    君王原本的旨意是允许顾修用朝中工部兴修, 拆了重建也可以,一切由国库拨银。

    死心眼儿的顾修自然不肯, 固执的守着自己的奉银找了一队妥当的工人汉子, 就那么开起工来。

    好在有孟氏皇后, 晴昭公主细致入微。宁王与丽妃母子财大气粗,营中亲兵也自发的在休沐之日赶来帮忙,顾修才把这座荒了二十年的宅子在最短的时间内整修成了京城中数一数二的豪宅。

    比自己的那座像空花生壳一样又大又薄的战王府好上十倍不止。

    云家的府宅竣工后,顾修又至户部寻找着那些昔年因祸乱而被发卖为奴的云氏女眷,将尚在人世之上的都一一陆续接回京城,让分离的骨rou,能在那座新修的大宅里一家团圆。

    云氏一族回京那日,顾鸿很自然的免去了顾修的早朝。

    那一天,顾修与韩墨初骑着马在黎明之时便等在了汴京城门口。身后是熊虎带队的亲兵小队,熊虎自从娶了媳妇之后力气好似更大了,顾修整修宅院的时候,他一个人扛了一百多根横梁,把那些做工的汉子都看傻了。

    顾修穿着那身赤金打造的虎头战甲,头戴双龙抱珠冠,红绒披风卷着清爽的微风扬在身后。胯!下的五十金精神饱满,时不时的甩头奔蹄,跃跃欲试。

    顾修手中攥着那杆让人敬畏的游龙枪,神情整肃,身姿笔挺。

    韩墨初在人身边,时不时的看着顾修,心头笼罩着莫名的欣慰与安定。

    辰时日出,通往汴京城的官道上终于出现了一队人马的身影,那些迎接他们的仪仗围在他们身边簇拥着他们。

    目测之下,昔年远走北荒的一百多名云氏族人,而今只剩下了不足五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