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簪花科举在线阅读 - 第366页

第366页

    叶瑶枝说道:“碧涯城欠缺的就是这样一次折腾,她的折腾是有好处的,当万鹏带着水师自上春江而下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敌人会少很多。”

    “真的吗?”

    “是民是匪,他们只能选择一边。”叶瑶枝说道:“水道不比山道,山贼可以躲在山里,借着山势到处躲藏,或者逃到别的地方去,但是登上了船的人总是要回到岸上来补给,否则要么渴死要么饿死,福大命大的人不会有几个。”

    杨蔓蔓问:“如果他们逃到海上去呢?他们可以到小岛上去补给,劫掠别的船只。”

    叶瑶枝说道:“对付侵犯我国海岸线的敌人,还需要客气吗?他们选择入海为盗,那就等同于自动放弃了我大政的户籍,甚至是投奔敌国的jian细,无论是海盗还是jian细,都是我们的敌人。”

    “如果我们对敌人仁慈,那就是对百姓最大的残忍。”叶瑶枝说道:“虽然我不是一个聪明人,也没有多少的本事,但若敌人来犯,我也绝不会退缩,一寸海岸线也不会让他们侵犯!”

    陪在叶瑶枝身边的杨蔓蔓和詹明对视了一眼,他们忽然意识到,叶瑶枝的“野心”并不只是消灭盗匪而已,她要拉起一条强劲的海岸防线,让春苔州免受海盗和倭寇的打搅,让他们从哪里来滚回哪里去。

    “需要我们做什么呢?”杨蔓蔓问:“不论你有什么决定,我都支持。”

    叶瑶枝说道:“蔓蔓,我们还未抵达皇都时候的誓言,我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我们现在要对付的是水匪,除了‘以贼克贼’的办法之外,还需要比他们更先进的船只,更有力的武器,所以我需要你和詹大人一起去主持水利工作。”

    “没问题。”杨蔓蔓说道:“今年我们治不住上春江的决堤,不代表明年后年和将来也是一样的情况,至少我们要大幅减少今年的伤亡,所有的工作我都会竭尽所能的去推进。”

    叶瑶枝说道:“多谢你,蔓蔓。我希望詹大人继续发挥自己的长处,写出宣传的小册子,分发到民众当中去,即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明白。”

    詹明不明所以的看着叶瑶枝:“叶大人需要我做什么?”

    “宣传海防线的重要性。”叶瑶枝说道:“我不管一百年后、两百年后这世上的局势会怎么发展,也不在乎那个时候会有多少个国家角力,但是在现在我要把春苔州的海岸线往前推进,尽可能的建立一条海上防线,让那些在海上流浪的盗匪,和不怀好意的倭寇、jian细们明白,大政帝国的领土、领海都不是他们可以随意侵犯和踩踏的地方。”

    “只要我们在这里一日,这里就没有他们肆意撒野妄为的可能!”

    叶瑶枝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而她也是按照自己说的话去执行的,在她的人生信条里就没有“不可能”和“做不到”这两个词。

    她召集的工匠们因为可以的专长不同做了不一样的分工,有的负责研制更先进的武器,有的则专门研究对堤坝的改建,还有的专门研究船只的建造。

    叶瑶枝和杨蔓蔓自己掏钱,改建了春苔州的造船厂,为的就是建造出更先进的船只。

    “披星戴月”这四个字,早已不足以形容春苔州的知州府以及被叶瑶枝重新调度起来的大小官员们有多么的忙碌了。

    这个被人强行遗忘的角落有太多的问题要去解决,每个人都是抱着“轻伤不下火线”的决心要改变这个地方。

    叶瑶枝对杨蔓蔓说:“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本该成为一片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可是因为我们前任的不作为,白白荒废了这个好地方,让许多能够成为人杰的人浪费了他们的人生,甚至走上了歧途。”

    “过去成为历史的事情我们不能改变,但是我们要对得起我们走上这条路时候的承诺。”

    杨蔓蔓点头:“我明白。”

    为了对付这些水费,叶瑶枝让万鹏练兵,要磨合新编入队伍的新兵和老兵的默契,以及从潘信等人身上学习“贼”的思维方式。

    叶瑶枝则泡在工坊里开始了对船只的研究,这对她来说已经不是一门新的学科了,早在绍雍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现在的条件给了她实践想法的能力。更大的船,更小的船,更快的船,掉头更迅速的船,攻击力更强的船……不能以相同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船只,要做出差异性,让船只发挥出突出的作用。

    快攻还是慢攻?

    追击还是堵截?

    是用船攻,还是修桥拦路?

    怎么把自己的敌手逼入绝境?

    对手的船有什么特点?弱点在哪里?如何让火攻在船战中发挥最大的优势?

    小船对大船的优势是什么?缺陷是什么?

    大船对大船呢?

    什么时候发动攻击最合适?谁来指挥?谁坐镇正面战场?谁去突围?谁负责伏击?

    ……

    叶瑶枝每天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并一一做出安排。

    被叶瑶枝召集起来的工匠们没日没夜的开始了造船的工作,他们的人数实在是有限,但又有保密的要求,又不能招更多的人。

    为了提高效率,每个人都开始冥思苦想,制造出更趁手的工具,提高造船的技术。

    春苔州的百姓们把一切的变化都看在眼里,他们并不是没有了良心的人,渐渐意识到现在的官府和从前的官府不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