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科举荣耀,化学强国在线阅读 - 第6页

第6页

    对于古代的科举制度文靖安并没有多少了解,但深知科举几乎是古代寒门子弟唯一的上升通道,他这些天正想找一条“发家致富”的途径,或许科举是不错的选择。

    想到这点,文靖安更加觉得书肆来对了。

    他和陈三娘刚进门,书肆的掌柜便放亮了眼睛,主动迎上来。

    “这位娘子可是为令公子挑选开蒙书籍?令公子天资聪颖,必是科举良才!”

    文靖安:“……”

    天资聪颖也能看出来?门口那些标语肯定是这个掌柜自己想出来的!

    陈三娘笑了笑,回道:“我和我儿先看看。”

    掌柜拊掌颔首,言笑晏晏道:“请便,有任何需要随时叫我。”

    文靖安当即说道:“掌柜伯伯,什么是科举呀?”

    这位掌柜好为人师,况且文靖安是潜在客户,他当然知无不言。

    从掌柜口中,文靖安对这个大盛朝的科举制度有了基本的了解。

    大盛朝的科举制度和明清相似,学子先通过县试和府试成为童生,童生之后可以参加院试,若通过便是秀才,秀才则有了参加乡试的资格,到了乡试这一步,如果过了就是举人了!举人已经具备了当官的资格,而举人再向前一步的话就要上京赶考参加会试,会试得中之后成为贡生,贡生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最后定出定出状元、探花和榜眼……

    并不复杂,童生—秀才—举人—贡生—进士,过关通道很明朗。

    除此之外,这个朝代虽然叫做大盛,文靖安原本所在的世界并没有这个朝代,但儿童蒙开门的书籍都是原世界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之类的读物,而科举经典无疑就是“四书五经”了。

    文靖安虽然是化学系毕业的,实打实的理科生,但学习能力并不差,可以考虑科举,走科举之路。

    于是和陈三娘小声道:“娘,我想读书认字。”

    陈三娘错愕了一下,其实她早就跟文三贵商量过把文靖安送去私塾念书,她们都认为文靖安这个弱身子不适合当庄稼人,去读书虽然不敢往考取功名的方向想,可认了字以后到镇上做个账房先生是绰绰有余的,这样文靖安长大之后也算有一个活计。

    不过寒门子弟读书到底太过奢侈,给私塾先生的束脩是巨大的花销,大嫂财迷似的看住家里每一分钱,怎么可能允许文靖安念私塾?因此陈三娘和文三贵这些年也只是想一想,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

    文靖安知道陈三娘的难处,也知道自己忽然这么说突兀,但这时不提买书下次进镇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便补充道:“村里有几个老伯伯会写字,我有了书可以先跟他们学认字。”

    他其实是想买一本《三字经》就够了,一来先熟悉繁字体,二来从《三字经》里面认识这个世界的朝代和一些基本文化状况,陈三娘却向掌柜道:“我听说学童开蒙的课本是三百千,我买这三本。”

    文靖安:“……”

    掌柜喜上眉梢道:“小娘子所言正是!令公子有此良母,他日考中状元是迟早的事,到时记得让本店沾沾喜!”

    陈三娘不再多言,掌柜挑了一套用草绳捆好的三百千,陈三娘用陈何氏刚才给的那一小袋钱付钱,这小小的三本书,竟然一下自让陈三娘的钱财包瘪下去一大半,整整花了90文!

    文靖安知道古代书籍和笔墨纸砚昂贵,这也是造成寒门子弟无法上学求取功名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没想到已经到了这种程度,陈三娘在家中如此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肯花90文钱买书籍这种非刚需品,也是需要一定的气魄和远见。

    因此文靖安为那90个铜钱rou疼的同时,更奠定了参加科举改变门庭的决心,跟陈三娘表示道:“娘放心,我会好好认字读书的。”

    陈三娘非但有气魄和远见,还颇为熟悉世情和人性。

    “娘相信你,不过我们要先说好,我们家祖上三代都是种庄稼的,你把这些书带回去,大伯母和那些哥哥都会笑话你,说你的闲话,到时候你可不能被她们影响,你自己选的路就要自己走到底。”

    这番话让文靖安心生感慨,向陈三娘诚恳点了点头,回道:“我会的,我一定会坚持下去。”

    陈三娘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一旁的掌柜听了陈三娘的话,早就收敛了笑意,面带肃然道:“寒门难出贵子,小娘子不容易,祝令公子金榜题名,小娘子荣列诰命。”

    陈三娘颔首致意,掌柜向文靖安道:“小公子有个好娘,听她的话好好念书,你可以的。”

    文靖安:“谢谢掌柜伯伯。”

    掌柜把用草绳捆好的三百千递给文靖安,文靖安再次谢过,和陈三娘出了书肆大门。

    而当文靖安走远了才发现这捆书最上层硬邦邦的,把东西揪出来,是掌柜给他们退了的30枚铜钱。

    文靖安会心一笑,古代多燕赵侠义之辈,看来这位掌柜是性情中人。

    随后和陈三娘去食肆各吃了一碗面,当然不忘买了一些小甜食带回去给安安。

    一通折腾下来,此时已经到了申时(15:00),回去至少还得走一个时辰的路,因此也是时候启程回家了。

    到了莲花镇入口的地方,陈三娘忽然在一家盐店前驻足,说道:“家里的盐就快用完了,我们手上有余钱,顺便买一些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