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在线阅读 -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第179节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第179节

    “身为中书侍郎,下官的职责就是为陛下拟定方针方略,供陛下参考,虞大人不等我举荐的名单出来就如此诘问,是信不过下官,还是有所担忧呢?”

    【好!精彩!】

    朝堂上的人很想鼓掌,但是都礼貌的憋着。

    不怪大家,真的很少有这种不局部范围内,不会牵扯到众人的瓜可以放心吃了。

    想想葛重落马的那一段日子,真的是呼吸都怕错了。

    “那下官倒是想听听,应侍郎有何高见。”

    “虞大人,下官的意见是……说给陛下听的。”

    今日的应爹宛若礼部官员附体,就是在鸡毛蒜皮的地方膈应你。

    一边是贵妃娘家叔叔,一边是未来亲家。

    皇帝温吞吞的打了个太极,缓和了气氛,并且让应侍郎把话说完。

    应侍郎首先询问陛下。

    这个案件,是走寻常判案路线,还是走三司审理,若是三司审理,是大三司还是小三司。

    寻常案件如何判?

    监察司调查事件,大理寺断案,刑部审核。

    虞守顿时对应博明的这种问话方式感觉到不妙。

    果不其然。

    三选一的情况下,通常人都会选择比较中庸的那个选项。

    现在这个案子已经闹开,大朝会都能吵起来。

    隐约还有应虞两家斗法的意思。

    普通案件审理流程不太能服众。

    可大三司也不至于,毕竟只是个中州刺史……

    “小三司吧。”

    虞守的表情顿时有点青。

    这件事的确是虞家进行推动的,他们准备好的审案的人,是普通流程上的人。

    应博明竟然生生的把事情闹大,劝得皇帝要开三司审理。

    让我们再来看看大三司是谁: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

    小三司:门下省给事中,中书舍人,御史台御史。

    瞧到了没,如果大三司的话,其中一个就是老虞自己上了。

    换成小三司,中书省那不是应博明的地盘?

    可这级别,的确不到开大三司。

    “陛下,毕竟只是一个中州刺史,开三司是否过于慎重了。”

    “换囚之事,本朝乃是头一例,可此事并非古往今来头一遭,若是此次案件不用三司,无法成为后世断案典籍依据。”

    “那么应大人想推荐哪三位来审理?想来中书舍人必定是丰舍人吧?”

    虞守嘴里的丰舍人,自然就是应博明的师弟。

    “虞大人久居刑部尚书,一向只要按照命令行事即可,不太了解中书省。下官若是把主事之人都定下了,那就是僭越了。”

    别的不说,中书舍人一共就四个,四选一还需要你给皇帝提意见?

    你最多只能委婉的提醒皇帝,哪个不太合适。

    不管虞守铁青的脸色。

    应博明张嘴就是十几个副史名额。

    这些名字都是大楚的门下、中书、御史、刑部、监察司五个部门的中层官员。

    三位主审是皇帝定的,一堆副史是他建议的。

    这才是中书省二把手的办事能力和妥帖。

    “这是臣整理的这几位同僚的资料,请皇上过目。”

    顺便再让这些中层官员在皇帝面前露个脸。

    哪怕事情不成,这十几个人都得承他这份情。

    所有以前不太了解应博明,觉得应博明办事太谨慎的人,都这一刻刮目相看。

    最了解大楚官员的吏部尚书,此刻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应博明。

    再看看周围还没发现重点的其他人。

    没人能和自己眼神交流,略可惜。

    应博明选择的这十几个副史,要么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比如铁嘴李。

    要么就是家族立场和虞家完全对立的。

    瞧瞧,还有皇后娘家、太子妃娘家、诚王妃娘家……

    叶尚书摸着手上笏板,觉得有必要约应博明喝一杯。

    平时的确是联络少了。

    完全能更亲近一番嘛。

    虞守没吏部尚书那么熟悉别的部门的官员。

    但是刑部的他熟啊。

    应博明完全避雷一般的跳过了他看好的人。

    于是虞守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也没有完全说自己部门的人,重点推荐了其他部门的。

    匆忙应对和早就准备的差别就再度出来了。

    “阮知文?可是这次先行负责查案的,大理寺寺丞?”

    “此案本就是他负责的,现在继续审下去,合情合理。”

    “呵。”应爹冷哼了一声。

    转身对着皇帝鞠躬。

    高高的笏板挡住了他嘴角的笑容。

    “陛下,臣恳请陛下治阮知文无能失职之罪。”

    “嗯?”承平帝也惊讶了。

    失职了?哪儿有?他怎么不知道。

    “应博明,你不要胡乱攀咬!这朝堂举荐,不用你推荐的人,就得被你诬陷吗?!”

    “那么就请虞大人回答几个问题吧。”

    应博明回忆起了女儿在家侃侃而谈的连环拷问。

    觉得原话转述很有意思。

    “死囚被换,至今朝廷无法得知具体证人和证据。当初岐州盗匪之事,可是三天内就收到了奏本。”

    “可那奏本……”全体胡编乱造,不是被皇帝喷了吗?现在谨慎一点有错吗?

    “那么请问,事情发生后,这位阮寺丞,所下的命令中,可有控制死囚家属,排查死囚家属产业,抓捕逃跑死囚,调查整个大牢衙役家情况?可有严禁证人接触过相关人员?可有检查和控制何刺史家中奴仆?可有对【心怀不安】而自首状告何刺史的人进行排查监控?可有调查死囚所犯案件当年的受害者,如今下落如何?”

    可以说应博明这一通嘴炮,直接让朝堂上一半的人傻眼。

    查案,那么复杂的吗?

    “都没有。”截断了,虞守想要反驳的话。直接一张轻薄的纸张甩了出来。

    “这些是阮寺丞所下命令的留档。”中书省有权调阅。

    “他做到了什么?”

    本来就是投靠虞家阮寺丞,别说是应博明说的这些了。

    最基本的调查,他的命令下得也很含糊。

    因为他知道,事后有的是证据跳出来。

    皇帝接过这张纸,看了一眼。

    于是转身把这张纸递给了吏部尚书。

    很好,这阮寺丞恐怕,今年的考评得是个劣等了。

    “那么事情就照着应爱卿说的做了。”

    双方吵到现在,一方有理有据光明正大,另一方节节败退,还被人抓到了把柄。

    审何刺史的人选就这么当堂订下了。

    没有多少应博明的人。

    但是正是这样的选择。

    应博明已经在案子开审前,给何刺史铺垫了好了“他是冤枉的,他不怕查和审”这种印象。

    再配合女儿那个一路喊冤千里相送的计划。

    何刺史进京后,那就是等着诸位青天大老爷拯救的绝世清官。

    对了,还有最关键的最后一下呢。

    “陛下,这是户部郎中应大人整理的关于晋州这些时间申请和使用钱粮数额。发现晋州最近有多个项目齐头并进,还有秋收要忙。晋州……离不开人啊。”

    “何大人经历此事,无论结局如何,想来都不想再回晋州了,何不现在就派一个刺史接管晋州呢?”

    正懊恼中的虞守刷得一下看向应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