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在线阅读 - 第22章 摩天岭

第22章 摩天岭

    小张后与张绍等人商议如何增援赵广,粮秣兵械又要准备多少,这一块有荀诩、荀正父子帮忙,计算起来倒也清楚。

    一番商议之后,众人议定由张苞的儿子,尚书张遵率领的一万部曲、私兵沿着涪水而上,前往摩天岭救援。

    待张绍、张遵、荀诩父子离去,小张后轻轻叹了一口气,精致的妆容下疲惫尽显。

    蜀汉内部,分崩离析的态势越发的明显。

    张遵这一次增援阴平道,将打破蜀汉朝堂上的平衡,也意味着后党正式的站到前台,这不仅会让黄皓、陈裕等宦党感到威胁,也会让诸葛瞻、宗预这些大臣感到压力。

    赵广。

    还是记忆中那个向往着远方、渴望在战场建功立业的少年郎吗?

    “三姐,你看这是什么?羌中来的骏马,只有二岁,等以后我长大了,骑着它为大汉征战四方!”

    “三姐,你怎么哭了?是大姐不在的缘故吗?不用担心,有我呢?”

    “你这呆子,赵木头。”不知不觉,张彩儿(小张后)一双星眸湿润一片。

    “我叫赵广,不是木头,三姐,你记住了。总有一天,我会和父亲一样,成为蜀汉的上将军。”

    “三姐没有忘,你忘了吗?”张彩儿喃喃自语。

    少年时的豪言壮语,本已淡忘,以为今生不会再提及,泪水划过精致妆容修饰的脸颊,留下深深的印痕。

    ——

    魏容斩杀田章。

    让蜀军上下士气一振,面对魏军的后续进攻,赵广率领蜀军步卒毫不退让,与死相拼。

    “兄弟们,魏军残暴不仁,我们背后是江油关、是绵竹、是成都。我们这一战,是保卫生我们养我们的民众,是保卫我们的父母亲人。杀敌!”

    赵广临阵动员的口号在后世来看,是普普通通,保家卫国,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但在这个三国这个时候,这口号提出却是第一次。

    保护大汉。

    保护皇帝。

    这是蜀汉的大臣、将领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一句对于普通士卒的作用实在有限。

    “听赵将军的,杀敌!”

    “杀魏贼!”

    魏容、刘林亦是振臂高呼,自从无当飞军的主将张嶷被魏将徐质斩杀之后,蜀汉将领在面对面与魏军交战时总有些底气不足。

    前番被赵广在沓中杀死的秃发树机能,虽然后来在凉州一带掀起浩大的声势,但那也只是以后,在蜀军将校看来,不过是蛮夷罢了。

    而田章则不同。

    田章之勇,在魏军中除了胡渊、文鸯等少数几个猛将外,几乎没有对手。

    魏容初次出场,就有了其父魏延为汉中太守时“若曹cao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的风采。

    魏军先锋受挫。

    邓艾恼羞成怒,魏军诸将心中戚戚,尤其是田章的兄长田续,本就对邓艾父子有意见,这一时除了对蜀汉赵广、魏容等将领痛恨之外,对支援不力的邓忠也是口有微词。

    杨欣、王颀等诸太守被打压多时,现在总算是有了出口气的机会,立时也是抱怨连连,转眼间,西路魏军大好形势被摩天岭这一场遭遇战逆转。

    “赵广竖子,老夫岂能让你小儿如意!”

    邓艾气撞于胸,连连调兵遣将,对摩天岭上的蜀军轮番进攻,伤亡不计、困难克服,不拿下摩天岭,打通阴平道,他邓艾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司马昭。

    在巨大的兵力差距面前,赵广在阴平道苦苦支撑,收编江油关守卒虽然让他的部队扩充到了五千人,但人数上的补充并不代表战斗力的提升。

    坚守再坚守。

    用兵省了又省。

    仅仅十余日的交战,赵广已亲自上阵搏杀过五、六回,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擒枪提剑的身影。

    斩杀魏军都尉一名。

    斩杀魏军军侯四名、都伯、队率不计。

    邓忠气盛带着亲卒冲上山棱,刚刚将守兵冲开,即被赵广堵了个正着,仅仅走了五、六个回合,邓忠就被赵广一枪刺中盔缨,差一点步了田章的后尘。

    ——

    雒县。

    隶属蜀郡辖地,素为成都之门户,这个地方也就是后世的德阳一带。

    沱水的正源绵水从这里经过,与东、西两条湔水、石亭水三水交汇,由水集市、由水而兴,聚而成县。

    炎兴年间,蜀汉诸臣老的老、小的小,姜维、罗宪、霍弋等为数不多的良将又被排挤,朝堂大权渐为黄皓、诸葛瞻把持。

    而这两个人又代表了两派,分别是宦党和荆州(东州)党。

    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在上一次朝议后,领令征调蜀汉各地守卒,经过二个月左右的准备,有近二万的援军陆续到达了雒县一带。要是张遵按约带来万余部曲、私兵的话,诸葛瞻的麾下人马将达到三万众。

    历史上,诸葛瞻就是自信满满的带着这些兵卒在绵竹关与魏军决战,结果被邓艾打的全军覆没,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战死,黄崇、李球、张遵也先后阵亡。

    按理说,剑阁也好、阴平道也好,两处的战事对蜀汉来说很是不利,诸葛瞻要是无私心的话,应当立即将援兵派往这两个地方。

    但很不幸的是,这位诸葛亮的后人,是典型的志大才疏之辈。

    诸葛瞻出生时,诸葛亮已经四十六岁,忙于为蜀汉平定夷乱、征讨曹魏的他,估计也没有多少时间教育子女,而黄月英中年得子,更是视作珍宝。

    当时,蜀汉的大权均为诸葛亮所控制,那些到诸葛亮家中的人,见到年幼的诸葛瞻自然好话连篇,一个劲的往好里说,什么聪明伶俐,年少早慧,长大必是栋梁等等,到了成年时,诸葛瞻更是迎娶了公主,朝中上下无不视其为蜀汉丞相的接班人。

    就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奉承中,诸葛瞻渐渐蒙蔽了双眼,变的不知天高地厚起来,在他眼里,黄皓是jian臣,要除之而后快,姜维是军阀,必须要打倒,朝中凡是与自己意见不一的官员,都是不堪重用的无能之辈。

    陈寿当年被迫离开成都,明面上是黄皓的迫害,实际上也有诸葛瞻的排挤原因。

    “先练兵,按父亲兵书《将苑》上说的,练到如臂所指,练到号令如一,则强军成矣!”诸葛瞻顶盔贯甲,面对蜀军将校豪情满怀。

    “复兴蜀汉的责任,就由我诸葛瞻来一力承担。父亲,你在天上看着,你的儿子并不是早成不能重用的人。”带着这样的雄心壮志,第一次领兵的诸葛瞻毫不客气的拒绝了廖化的求援。

    救姜维?

    怎么可能,这些援兵要是到了剑阁,还不被姜维给吞了,到时候还有他诸葛瞻什么事。

    诸葛亮的遗愿。

    当由他的儿子,也就是我,诸葛瞻来完成。

    姜维,你不过是挂名的弟子。

    数番北伐,劳师无功,又有何脸面说是父亲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