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婚姻和恋爱不一样吗?” “我觉得不一样,但具体哪里不一样,我得明年才能告诉你。” 陈越看着她天真的面容,笑了:“诶,说真的,你结婚时,我给你拍婚纱照吧。” “好啊,但最起码打八折。” “打折多见外,免费。” 于燕吃惊:“够大气的。” “诶,我只是不要钱,不等于白给啊。” …… 还是这副德性。 于燕哼声:“说吧,你要什么。” “把你的运气分我一点。” 她盯了他好一会儿:“仅限恋爱啊。” “别的方面我也不要。” “成交。”她愉快地和他击掌。 。 因为约定和期待,接下来的日子好似一天快过一天。于燕每月做三个选题的长报道,主刊稳定输出一到两篇,绩效考核打底就是A。再加上李望荣的福利政策,她的急稿、命题稿、以及外勤的参与度,权重都有上升,她的收入比在华东还要高。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钱多了,时间也少了,她和蒋攸宁的联系只有每晚的视频。有时不用说话,他看书,她也看书,他写论文,她就打字。如果视频交流也无法安慰她的失落,她就找异地情侣修成正果的报道,被那些铁路夫妻、军人军嫂等感人事迹一熏陶,她就又振作起来,就像蒋攸宁说的,每努力工作一天,都是为了更好地去见他。 幸运的是,他们不仅是嘴上说说,也有为对方着想的能力,就在冬天来临之际,蒋攸宁没能给她拥抱,先给了她一个看得见的家。 买房是他们商量后的决定:一套两室一厅的次新房,坐地铁去车站只需五分钟。 蒋攸宁除了工作就是忙装修,她听着他报告的进度,脑海里开始勾勒具体的图景。 “那——等我回来是不是就装好了?” “是。” 于燕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期待春天的到来,只是,满心憧憬的她还不知道,今年的春天,来得比以往都要迟。 第65章 汤圆 65 和很多南方城市一样,岚城的北风是从十二月开始刮的。风一刮,冷锋一来,太阳也裹上冬衣。行道树的叶子扑簌簌地落,环卫工人的竹丝大扫帚,扫过一条街便小一圈。 降温来袭,大小医院的人流量持续增加。陶钟整日嘻嘻哈哈自诩身体强壮,没曾想第一个中招的就是他。 他顶着哑嗓上了半天门诊,结束后跑到办公室泡胖大海。小刘笑说他再这样乱来,到时看病的患者都要投诉,他回嘴,眨巴眨巴眼,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落。 护士长见他这副可怜兮兮的样:“陶小钟,吃几粒速效吧,瞎折腾什么。” “我也让我的免疫系统练练兵。” “消停点吧,到时把我们传染了,看主任不批评你。”护士长瞪他一眼,他只好压住咳嗽,把胖大海倒了重新去接热水。 不一会儿,蒋攸宁和梁浩开完会回来。难得能准时下班,他起身换衣服:“师兄,我今天没开车,送我到地铁口呗。” “行。” 下了电梯,陶钟说:“我看元旦义诊的安排出来了,主任是真的不给自己放假。” “嗯。”不论是市内,还是对接底下的区县,戴焕中的义诊安排永远是满的。 “这段时间怎么不见戴姐?” “她的情况和你差不多。” “跟我差不……哦,她也忙着相亲?难怪了。”陶钟想起闲聊时她偶尔提到的分手,理由是性格不合,事实上,人不对,哪里都不合,人对了,不合也是合,“祝她好运吧,我是屡战屡败不想再战了。” 到了停车库,陶钟意识到什么:“诶?不骑摩托车吗?我早上还看你那辆停在棚里。” “今天冬至,我回家吃。” “哦。” 蒋攸宁把他送到换乘口,半路上接到蒋文韬的电话,顺道去小店里买了个气针。小孩子的新鲜想法每天都不重样,刚上了几个月的一年级,就嚷嚷着要学打篮球。 去完小店,他又去熟食铺买了几盒卤味。冬至要吃汤圆,岚城的风俗是讲究自己包。 本地新闻的推送将知识普及得十分到位:甜口的是传统的糯米皮裹芝麻白糖,咸口的则是江南特色:发酵过的糯米碾成粉,再加水揉成团,韧性十足,馅料则是炒熟的萝卜豆腐碎,或是落汤青豆腐碎,加一点用酱油泡过的瘦rou末,包成足有半个拳头大小的汤圆——大火煮熟后,汤圆洁白如玉,盛在暗红的酱油汤里,撒上葱花,淋上猪油,既清爽又鲜香。 他下午把这些截图传给远方的某人,过了好久,她回了个嘚瑟的可爱表情:“我也有。” ? 随即,她发给他一张背景熟悉的图片:“这是阿姨从现场发回的报道,她还问我要不要寄一些过来,我说不用。” “不喜欢?” “没有,寄过来就错过时令了,而且运输不善还很浪费。” 他嘴角上扬,提醒她注意保暖,上下班戴好围巾,不要随意穿脱外套。看气象消息,华中那边也面临较大幅度的降温,冬季传染病高发,他的朋友圈已经被同行的各种提醒和警告轰炸。 “知道了。”她发了个甜甜的飞吻便没了下文,他猜想她在忙,也没打扰,只觉得这吻真的落在了自己心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