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红楼同人]神棍贾赦在线阅读 - 第69页

第69页

    虽说平日里想法差很多,在这种时候,史太君、邢夫人、王夫人心里的念头却惊人的相似。看老太太没有把碗还回来的意思,邢氏开口道:粥也分完了,这碗总该让我们拿回去留个念想,毕竟是万岁爷赐给老爷的东西。

    平日里无论邢夫人说什么,史太君都能指着她鼻子斥骂,大儿媳妇从来荒唐,鲜少能说出几句人话。今天的情况却不同,一定要说的话,不占理的还真是自个儿。史太君动了动脑筋,说:老婆子自然知道这是万岁爷赏给赦儿的,老爷在的时候,他们两兄弟都没闯出名堂,如今老大争气了,也得让老爷高兴一番。依我看,这个碗暂时供在祖宗祠堂里,满一百天再拿回大房去。史太君看似在回答邢夫人的话,实际却是对贾赦说的,大老爷完全不纠结,就答应下来,爽快得让大房这边所有人都为之一震。

    好像有哪里不对。

    大老爷这种死抠门竟然没急着把宝贝攥在手心里,由着老太太安排。

    这简直违背常理,不符合他们对贾赦的界定。

    包括贾琏在内,都迷惘了。

    愚蠢的凡人怎么能猜到大师的心意。

    贾赦不是转了性,而是看得通透。

    如果说把这个碗和一锭银子放在他面前,大老爷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那锭银子,为什么?御赐的珐琅彩瓷碗,还是明黄色,拿着就只能供起来,还得防盗防摔防各种意外对贾赦这种现实到极点的人来说,屁都不值。

    将原则把握好,贾赦压根不争,点头道:母亲决定便是,儿子就说一句,这毕竟是御赐的东西,当小心摆放,平时派个人看着才好。

    史太君也是人精,立刻就明白了贾赦的意思,还是你考虑周全,这事儿老婆子亲自过问,不用担心。想来也是,这只珐琅彩瓷碗对荣国府而言,既是荣耀又是负担。要是珠钗或者别的什么都好说,瓷碗这么脆弱的东西,收捡起来太麻烦。

    万一给摔了。

    万一日后有贵人想看看,他们却拿不出。

    那就要出大事。

    将这事看透的人不多,至少邢夫人还憋着一肚子火。她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贾赦要让步,如今与他往来的都是达官贵人,就算是皇子,对他都客客气气的,为什么还要受这窝囊气?

    许是她身上的怨念之气太强,几乎所有人都察觉到了。

    史太君冷不丁的说:我看老大媳妇很不愿意的样子,不然就算了吧。

    哎哟真是意外之喜,老太太竟然也有为别人考虑的时候。邢夫人想装模作样说几句,然后将珐琅彩瓷碗拿过来,就挨了训,贾赦瞥了既倒霉又蠢的婆娘一眼,说:闭嘴吧!母亲说什么你好生听着,这碗就供在祠堂,让列祖列宗都看看,咱们兄弟没给贾家丢人。

    为了将麻烦送出去,贾赦连节cao都不要了,这样的话也说得出来。

    更让人吃惊的是,史太君还感动了。

    她双手合十朝着祖宗祠堂的方向做了个揖,嘴里念念有词:列祖列宗保佑,赦儿终于醒悟了,我只盼他们兄弟能携手并进,将家族发扬光大。

    邢夫人没有自辩,也没有顶嘴,因为她接到了自家老爷递过来的眼神。

    那种你他娘的再顶嘴老子立刻休了你的眼神。

    腊八宴散了之后,回到荣僖堂里,王熙凤用一种嘲讽的语气向邢夫人解释了公公拱手将那样珍贵的御碗送出去的原因。大房本来就不讨喜,若坚持要同老祖宗闹,就算把东西拿回来了,以后也别想讨到好,不如大方一些,顺了她的意。

    这碗的确珍贵,同时也很难保存。供在祖宗祠堂出事的概率简直不要太高。与其由他们承担风险,不如让老太太去着急,正好给她找点事做省得整天说东道西。

    邢夫人完全没想到这里头有如此多的故事。

    难怪老太太会说那样的话。

    敢情是察觉到自己揽了麻烦上身,想要还回去。

    咱们大房已经不是从前那么微不足道的存在,公公在万岁爷跟前记了名,太太您也该谨言慎行才是。且想想看,李公公是当众接的口谕,万岁爷将腊八粥赐给公公这事很快就会传得尽人皆知。好名声已经拿到了,何必在乎那东西在谁手里。无论是朝臣或者京城百姓,他们关注的只会是受赏的公公,不会因为御碗的归属对别人高看半分。儿媳以为,正是因此,公公才会那么爽快的将宝贝让出去。王熙凤是心里高兴,本来觉得自己嫁了个软货,现在看来,贾琏还是有前途的,至少他有个厉害的爹。

    熬了这么多年,可算否极泰来了。

    因为痛快,王熙凤甚至没拈酸摆谱。

    她直接把话说透,让邢夫人知道自己的坚持有多么蠢。

    那碗腊八粥已经实现了它的价值。

    剩个碗就算再珍贵,只是鸡肋罢了。

    听她这么说,邢夫人也察觉到自己干了蠢事,她尴尬的笑,打了个哈哈就回房去了。王熙凤也想回去同贾琏说几句私房话,就见金钏过来,她走到近处,笑着说:我们太太请琏二奶奶过去说话。

    荣国府暗潮汹涌,贾赦却丝毫没受影响,整个腊月,他过得舒心极了。万岁爷帮他做了个活广告,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荣国府,在议论他。一开始是质疑康熙赏赐的正确性,慢慢的就开始打听他的事迹,然后就惊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