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科举日常在线阅读 - 第160页

第160页

    皇帝这才慢吞吞的放下了筷子,闲散的靠在软塌上:“如此吃喝一通,烦心事倒也放于一旁了。”

    江简道:“皇上不必烦忧,天下之事有诸大臣分担。”

    “若是能顶事儿朕也不必烦恼了。”言罢,皇帝看向杨晔:“昔时你在考卷上长篇大论,可否靠谱啊?”

    “臣不敢胡言。”

    “是吗?”

    江简想起杨晔早朝时乌青吊眼的模样,就知道早朝时摸鱼了,想他也是对不上皇帝的话来,只怕到时候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被皇帝责罚,他先道:“皇上既然是出来散心,又何必再提朝堂之事,岂非浪费了一次难得的出行。”

    皇帝摇着扇子轻笑了一声,瞧了眼杨晔,又瞧了眼江简,语气间竟有些吃味:“是,听老师的。老师现在都开始偏袒杨晔了。”

    “皇上说的是哪儿的话,您让老臣带您出宫,老臣自是想皇上心里畅快,也不枉此行。”

    杨晔偷笑,日落时分,可算是送走了两尊大神。

    他在门口瞧着纪文帝和江简相继上了轿子,这才宽松了。

    “阿晔。”

    “你怎么过来了?”

    瞧见阿喜突然出现在身后,他伸手把人牵了过来。、

    “下人说你来福禧斋了,我瞧许久没回来,过来看能不能接到你。”

    两口子亲昵的说了会儿话后,踩着夕阳回去。

    “那名小哥儿是杨晔的夫郎?像是有孕了。”

    置于轿子中的纪文帝从轿帘子外瞧见两人,问了江简一句。

    “是,杨晔很宠爱他的夫郎,老臣见过那小哥儿,不光容貌过人,也很有礼数。想必昔时杨晔未曾拜入宋家门下,与之夫郎是有些关联的。”

    “此话怎讲?”

    江简道:“听闻宋庭游有意将表侄女许配给杨晔,就是孙家的女儿孙蓼染,杨晔珍重其夫郎,想必对这婚事不满,宋庭游的脾气又不是个好相与的,不欢而散在所难免。”

    “朝中联姻之事层出不穷,为达其目的,用两个女子小哥儿换取稳固的地位,这些老臣是惯会使的,哪里在乎这些当事人是否情愿。”

    纪文帝沉吟了片刻,又问:“杨晔的夫郎叫什么名字?”

    “不知全名,似乎叫阿喜,乡野小地小哥儿的名字多数取得草率。”

    “未曾听过此名,不过朕瞧着他有些熟悉,像是在哪儿见过。”

    七月一晃眼就到了中旬,下月就是中秋佳节了,翰林院要着手于中秋典礼的安排。

    杨晔又忙碌起来了。

    他方才写完策划案,温寒进来道:“杨兄,怎生还在这里,皇上召集百官早朝。”

    他放下笔:“前两日不是才早朝过吗,怎生今天又早朝了?”

    “谁知皇上的意思,早朝的时间虽然是固定的,可平日皇上要召咱们也没办法啊。”

    “你赶紧净净手去偏殿候着吧,晚了当心扣你月银。”

    杨晔起身:“行,知道了,你先过去吧。”

    上早朝的程序他倒是轻车熟路的很,只不过像这种临时开会的情况还是头次,往日偏殿里大臣们都爱交头接耳的谈论,今日一反常态,竟然个个都静默的很。

    他还没摸清楚情况宦官便召众人进了大殿。

    “江南一带的折子又递了上来,望朝廷派人前去灾区鼓励民心,并且遏制住蝗灾,防患于未然,爱卿们对此有何想法?”

    大殿里鸦雀无声,杨晔总觉着前头清一色的乌纱帽埋的比往日都要低些,当真是像极了当年他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们把头埋着的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62721:03:56~2020062820:27: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离线线、WindEMaple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云城外20瓶;戳戳、正在吃汪汪雪饼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6章

    大殿安静的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气氛十分压抑。

    “偌大的朝堂,竟无人有主意?”

    冷硬的声线自上而来,威压感让人喘不上气,眼见纪文帝在发火边缘暴走,众人缩着肩膀无言应对时,倒是大理寺卿忽然出列:“启禀皇上,江南一带逢暑必旱,若是能降雨可解燃眉之急,也能抑制蝗虫生长,不如让太常寺准备祭天祈福,以求降雨。”

    江简此时随之出列:“降雨并非祭天祈福便能办到的,祭天实属于安抚人心之举,江南一带离京遥远,百姓也见不到朝廷祭天,恐怕祭天起不了多少安抚作用,最好还是派人前往受灾地举行祭天,再带百姓抑制蝗虫生长。”

    “能抑制住蝗灾最好,若是不能,退一步来说也能让江南百姓知道皇上是心系江南的。”

    纪文帝道:“这些道理朕都知道,昔年大抵是这般办的,只是今年又当派何人前去江南?”

    “去年派国子监前去灾区,张爱卿受了腿伤,今下腿脚尚且还不便。”

    若说要去走个过场祭天派放赈灾物资倒好办,谁去也都是一样的,可让众人又再度陷入沉默的是江南远离京都,路上就得折腾数十日,灾区条件又十分苛苦,去过一回的国子监私底下怨声载道,腿还给闹折了,绝大多数京官在京城过惯了舒坦日子,谁人愿意担起这苦差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