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傲娇神医福公主在线阅读 - 第56页

第56页

    但是若是说到苏融风这个人,知道此人知根知底,是个案底干净,出身清白的好孩子,可是与此同时,他又觉得此人出身不够高贵,身上没有功名,是个寒门白身,配不上昭庆金枝玉叶。

    但若是昭庆喜欢,这身份,自然不是什么问题——他们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皇家,什么荣耀不能赐给对方呢?

    “都怪我,我若是再注意些,耿儿就不会——”

    “jiejie带小世子来看父皇母后,自然是一片拳拳孝心,这舟车劳顿也是难免的,jiejie不必过分自责。”昭庆挽着永成公主的胳膊出来,又软语安慰她,李闺宁被她一席话说的心头暖暖的,极为舒坦,“耿儿人小鬼大,小小年纪就知道不要让母亲担忧,才装作无事发生的模样,这孩子懂事又要强,meimei可羡慕jiejie能有这么个好孩儿呢。”

    这话,句句搔到永成公主的痒处,她敛容擦泪,拍了拍昭庆的手:“好meimei,还谢谢你如此我宽慰我……”

    明武帝见她姐妹二人一团和气,也满意地捋了捋胡须道:“朕今日就不再多打扰你们母子了,”他转头对一边的孙大监发号施令,“多派几个机灵的医女伺候小世子,严格按照苏医的方子来,不许有半点懈怠。”言罢,便带着郭后一起出去了,他还有些事情要和郭后商量,自然不能当着小辈门的面。

    这时候,德芳早已让奶母抱着睡觉去了,倒也是他夫妻二人夜话,商量事情的时候。

    “尊圣人令。”孙大监弯腰领命。

    明武帝原本不止孙大监一个贴身侍候的太监,只是他最为得用,所以才然他留下来处理照顾病中的安南小世子需要准备的事情——也算是明武帝向永成公主、现在的安南王妃表达自己对于这个小外孙的重视,也算是天子所赐的荣耀了。

    他们这边吩咐着,那边苏沐春便拿着自己开的药方,以及小世子应该注意的饮食、休息状况都写好拿了出来,递给孙大监:“按此方法来便是,不必急于一时,小世子身体原本也算底子好,只需要注意慢慢调养便是。”

    孙大监一双细长眼睛,年纪大了更加显得像是两条缝,但是这两条“缝”里,偏偏又带着点人老成精的精光:“苏医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他是从下边摸爬打滚上来的,纵然成了明武帝身边贴身侍候的人,却越发懂得怎么看贵人的脸色,也懂几分相面,对着苏沐春态度不卑不亢,平易得很。

    “并无其他要交代的。”苏沐春只觉得这老人家打量自己的神情有些诡异,怎么都让他觉得不太舒服,便又补充道,“小世子这病症虽急,却稳,并无大碍,只需悉心照料便是,不必担忧。”

    另外一边永成公主早已经憋不住,进去陪着自己的宝贝儿子了,也没出来谢苏沐春一句。不过苏沐春并不在意。

    他比较在意的是孙大监那个诡异的眼神。

    然而这老太监老而成精,只是用那种猥琐又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味道的眼神上下打量了他一番,一句话也不说就拿着药方走了。苏沐春也吃不透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昭庆见大家都散了,便上前抓着苏沐春的袖子道:“散都散了,宫门也差不多该下钥了,我送你去前宫。”

    苏沐春倒也不把手腕从昭庆的手里挣脱开,只是由着她拉着自己往外头走,他俩身后跟着被昭庆赶在后头,远远跟着不敢靠近的宫人和太监们——一行人手持着琉璃宫灯,差着那么十多步路,小心翼翼的跟在二人身后,像是一队不敢说,也不敢问,装聋作哑的移动照明装置。

    苏沐春被昭庆拉了一路,就这么沉默又尴尬的跟在昭庆身后,便忍不住开口道:“今日又别的太医在,为何又拉我出来出风头?”

    “那是因为我最信你啊。”昭庆道。

    苏沐春:……

    昭庆停下来,却依旧隔着袖子抓着苏沐春的手腕:“你若是不愿,大可和我说一声,我也绝不勉强你的。”

    “只是我记得融风说过,愿意治天下一切病症,无论轻重,无论贵贱……”

    “行了行了。”苏沐春打断了昭庆的彩虹屁技能条,无奈的叹了口气,像是要扯开话题一样道,“为何你大jiejie的封号是永成,从你开始,却又从昭?”

    这话问得有些大逆不道了,昭庆连忙拉下他,苏沐春被她一拉,不由得弯下腰,却听昭庆悄声道:“别瞎问,大jiejie旧年为了这事和我闹气,年长了一些才好,宫里不许提的。”

    苏沐春被她这么一拽,二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缩短了,低着头便能闻到昭庆身上一缕淡胭脂香。

    “而且,不止封号,我这儿,连起名都和旁的姐妹不同了。”昭庆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我大jiejie和几个meimei闺名都很风雅。独我不同。”

    “如何不同?”苏沐春来了精神。

    昭庆听他声音里夹杂着些许兴味,便偏不能让他如愿了,遂扬起脸来,贴脸给了他一个坏笑:“偏不告诉你。”

    苏沐春:……

    啧。

    第38章

    自从确定了编撰《千金方》, 将宫中以及民间有用的药方编撰成册之后, 苏沐春就经常出入在太医署,随意翻看太医们贡献出来的家传方子。不过, 要说谁拿出来的方子最多, 恐怕还是他自己——不管是他多年行医,在各处收集到的民间偏方,还是他师父王邈删选、根据情况修改重写的方子, 其中含金量自然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