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在线阅读 - 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_分节阅读_248

农门科举之赚钱,考试,养家_分节阅读_248

    席间除了江老没少找林泽说话,那位一直表现气度斐然的段县令也找他聊了几句。

    这位段县令虽是来青山县镀金涨经验和资历的,但如果能够在这里做出点政绩,将来回去前程自然更加顺坦锦上添花。

    林泽所提出来的一些理念如果真的实现,对他这个县令来说收获绝对不小,比如说拼音,这完全就是扫盲利器,当真推行简直就是名留青史的东西,呈献到帝王面前也会被重视。

    段县令的想法林泽自然清楚,东西拿出来他就能料到有什么结果。

    但事情需要个循序渐进,而且这桃子他可不会随随便便就让别人拿去,他拿出来的东西不能独享,但也得让他啃一块rou才行啊。

    “拼音之法确实大作,不过因为这是种全新的知识,目前到底有大的效果,以及其中漏洞缺点还需要实践证明完善,段县令和江老心急为百姓造福林泽佩服,但尚未完善的东西实在不适合推行……”

    “如果段县令当真觉得拼音好,不如林泽便厚着脸皮求县令支持一二,先以泽珛私塾作为实验地点,待我私塾学生学过后,总结确定这法子完善再呈献推行岂不更加周全?”

    想要广大推行,必定就要人才,泽珛私塾作为首先实验之地,日后必定就是首当其冲人才输出之地。

    如此,私塾这帮皮猴子们便一步踏上康庄之道直上青云,而这个老师也能舒舒服服的桃李满天享清福,岂不快活?

    “林秀才当真才思敏捷,此事本官细思一二,到时候还请林秀才配合了……”

    段县令忍不住冲林泽举了个大拇指,林泽这点心思又不隐晦,他怎会理解不到。

    不过东西是人家拿出来的,人家有点要求也不过分,而且林泽说的没错,现在贸贸然拿出去确实不妥,实践完善有了更为说服人的结果,才是最好的时机。

    笑了笑,暂且不说这个几句话讨论不完的问题,倒是对林泽的家乡更为感兴趣。

    珺哥儿蓉婶的事他还未来得及查询户籍,不如先行在此了解一二,

    “林秀才是南阳镇河坝村的人的吗?本官之前听闻河坝村是个青山秀水的好地方,不知是否当真如此?当地民生又如何?虽官衙有记载,不过民生到底不如亲耳百姓口说来得更加真实。”

    “河坝村不过普通村落,青山秀水谈不上,村民大多生活也就那般,田地量产有数,每年交完税也够吃喝,生活清贫倒也安稳,就是村子出行不便,山里有些什么好东西也运不出来……”

    “段县令有心,日后不如多多关注这方面,林泽个人认为,如果通行便利,是为良好发展前提,大城大动,小城小动,万一有惊喜呢。”

    林泽不疑有他,有什么说什么。

    交通是古代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他倒是想改变,但目前以他的能力只能干瞪眼,如果这段县令有心,他也不吝啬送对方几个点子政绩。

    果然,段文赛听完后眼睛又是一亮,看向林泽目光深幽,这林秀才当真肚里有货,让人惊喜连连。

    林泽说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平常,大家不是不知道,只是没去深想过,而且就算想过,不得正确方法也做不出好,于是大多混日子的官员就求碌碌无为,稳妥下岗了。

    段文赛盯着林泽笑意越发多起来,继续随口道,

    “林秀才高见,那日后文赛便要经常麻烦先生往县城跑了。说来本官有位朋友祖上也曾与河坝村林姓之家有几分渊源,不知林秀才可曾知道……”

    “段县令请说,村子林姓就那么几家,林泽记性到是不错的。”

    “似乎叫林光山,据我那友人说当年一家老小路过河坝村,是这家村户老伯好心施舍几个馒头,多年来想回来报答一二,只是抽身不开,这回我被调任此处,便拖我问候一二。”

    听到此处,林泽顿住,用一种非常神奇的目光盯着段文赛。

    章珛表情也欲言又止。

    感觉到气氛不对的段文赛莫名有点心虚,“林秀才,这……有何问题吗?”

    何止有问题,大大滴有问题啊。

    林泽木着脸,毫不留情戳人谎言,“林光山是我爷爷,我爷奶以前是村里出了名的铁公鸡,大人您确定那好心的村民是我爷?我们村没别人叫这个名字了。”

    章珛补充,“村里不到过年也吃不起馒头……”

    所以县令大人你小子编故事能不能有点常识!

    从小锦衣玉食家中下人最差吃的都是白面馒头的少爷段文赛心中一群草泥马蹦跳。

    几秒之后果断厚脸皮,“本官不太清楚,我那朋友是这么说的……”

    “如此,那估计真巧合了,真没想到我家竟然有这番渊源,不过大人劝慰您哪位朋友无须将这等小事记在心中,随手小事罢了,我家现在挺好的,无须牵挂。”

    林泽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段文赛,挥手大气回道。

    段文赛厚着脸皮继续笑,“林家出得林秀才,想来应当差不了,不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日本官还是要上门拜访,倒时林秀才莫嫌打扰。”

    “大人光临,家宅蓬荜生辉,必当扫榻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