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
楼觅心跳加速,她就离开这么一会儿时间,这一老一小怎么又对上了? 不应该啊,刚进门的时候虽然有点尬,可气氛不是挺和谐的么。 这小混蛋真是一刻都能掉以轻心! 楼觅正想上去调解她们,没想到二人忽地挪动步子,划着圆地往一个方向转,池凛一开口底气十足,竟是清脆嘹亮的唱词! 奶奶毫不示弱,跟着她一块儿唱。 楼觅差点一脚踏空整个人滑出去。 闹了半天二位不是要干架,这都唱上戏了?! 奶奶和池凛对着唱,声情并茂从头唱到尾,汗都唱出来了,越唱越起劲。 楼力行和彭梓媛拎着一大堆东西赶上来,在门口听到里面有唱戏的声音,不像是电视里放出来的,很有现场感。 楼力行和彭梓媛互看一眼:“今天老爷子过生日还请票友了?” 进门一看,哪来的票友,做完饭的爷爷也加入到她们之中,三个人边演边唱,老爷子还特不服输嗓门高得几乎要冲破天花板。 无论爷爷奶奶起的调有多高,池凛全都能接住,一开口爷爷和奶奶齐声叫好,不像捧场,特别真情实感。 楼觅坐在一旁面无表情地拉二胡给她们伴奏,二胡还是她小时候爷爷逼她学的。 楼觅:“二位来啦?坐,顺便鼓鼓掌。” 两位家长哪见过这场景,惊得愣在原地。 “小凛什么时候会唱戏的?”还是这么冷门,几乎失传的戏曲。 作为亲生母亲,彭梓媛应该要答得上来,可她真没法答。 别说唱戏了,从小池凛但凡唱歌全都走调。 戏是不可能会唱的,会唱的永远只有反调。 第28章 楼力行和彭梓媛进屋, 将买来的礼物放好的时候,爷爷奶奶终于唱累了,坐在沙发上一个疯狂喘气一个拼命喝水。 儿子和准儿媳来了都没发现, 奶奶的心思还在刚才的对唱上。 她握着池凛的手一个劲夸她字正腔圆,太有味道了。 爷爷喝完一大杯水算是缓过来了,感叹道: “有多少年没有这么畅快地唱一段丹州剧了, 就我们老两口喜欢唱。周围的人能唱的太少了, 那些老票友一个个忙得找不到人。这些年轻人更别说了, 连听都没听过。” 楼老爷子刚发现自己儿子来了, 便将他拎出来当反面典型。 楼力行陪着笑在拆礼物:“我怎么没听过啊, 小时候老听你俩唱。可你们光唱也不跟我说唱的是什么意思, 我跟听天书一样。爸, 这是梓媛送您的天文望远镜,能清晰看见大红斑, 您使点劲儿还能瞧见冥王星。” 爷爷谢谢彭梓媛,彭梓媛向老人家问好之后去厨房洗水果。 爷爷继续感叹:“也不怪你,丹州剧实在太古老了, 我都是从我爷爷那边听来的几句。当时他不知道自己唱的是什么。后来还是我全世界走访才收集到一点点的碎片,和你庄叔叔一块儿研究了大半辈子, 才确定这剧叫丹州剧。” 池凛坐在一旁听, 心中波澜不断。 丹州, 是大原的陪都,仅次于上京的大原第二大城市,也是池凛的故乡。 虽然自小在上京生活, 但家中长辈说的都是丹州乡音,丹州戏曲极为特殊的唱调伴随她成长,她自然会唱,也很喜欢。 方才楼觅在厨房和爷爷说话的时候,池凛和老太太在客厅坐着,气氛有点干。 即便外表有些变化,可人还是那个人。 老太太知道她是池凛本人之后,没话找话说了两句,将电视打开,打算看看电视,等儿子他们到齐之后开饭。 老太太忘了电视正连着她的手机投屏,一打开就继续播放她和老爷子之前录的丹州剧视频。 池凛听到熟悉的唱调,眼神都直了。 奶奶笑着想要切换:“这是丹州剧,你们年轻人肯定不爱听。想看点什么?要不要看动画片?” 池凛摇了摇头,目光几乎粘在电视上:“奶奶,我想再听听。” 奶奶以为她是在卖面子,乐呵呵地说:“这丹州剧在你们年轻人看来就是噪音,咿咿呀呀的。” 听到“丹州”这两个字之后,池凛更加确定是她熟悉的戏曲。 只不过她们丹州人称之为“禹腔”,没想到几百年后连大原都已经不复存在,甚至不可考,禹腔还能以发源地的名字被重新命名,流传至今。 池凛听着两位现代老人唱出了她久违的乡音,眼圈发热,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 这回换奶奶震惊了。 “池凛啊,你会唱?” “会!” 之后便是楼觅从厨房出来时看见的那幕。 爷爷听到客厅有人唱丹州剧,那还得了,锅里还有菜没有收汁,直接拿着锅铲就跑出来了。 另一个唱戏的人居然是池凛,爷爷也震惊半天。 楼觅帮他接过锅铲之后,他迅速加入到丹州剧现场对唱之中。 可怜的楼觅不仅为了完成爷爷没炒完的菜,人生第一次拿起了锅铲,还在她装盘端菜出来之后被爷爷揪去当壮丁,拉二胡配个乐。 爷爷让楼觅干活儿还跟池凛客气: “我们觅觅二胡拉得特别一般,学也不爱学。也就是脑子好使,学了那么一年半载半途而废,到现在只能算是凑活用。” 楼觅:“爷爷,您用着我呢,还边用边嫌弃?要不然您找个不凑活的呗?我还乐意躺沙发上跷二郎腿欣赏你们的精彩演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