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绑定系统后,我有四个女儿在线阅读 - 第196节

第196节

    又跟陆时秋提起火车的出现,将会对商机造成巨大伤害。

    陆时秋想到红树村那些商队。

    如果真是这样,其实未必会造成伤害。

    至少他们的蛤蜊可以卖到京城了。

    以前想都不敢想。因为京城太远了,根本不划算。

    现在想想,火车一节车厢就能运几吨,到了后,就能把货卸下,多划算。

    陆时秋跟严府管家聊了一会儿,对方就告辞了。

    陆时秋挤进去问火车券的事情。

    一年利是6%,两年利是7%,三年利是8%,四年利是9%,五年利是10%。最多可以买五年。

    苏沫阳家里做生意,再加上他接下来还要任职,花费比较多,所以他只买了一百两,五年的利。

    用他的说法,他就当这些银子打了水漂。

    沈青墨买了一千两,三年的利。方永康买了五百两,三年的利。

    陆时秋手头银子不少。

    但是这个火车券还是有一定风险的,他只买了五万两。一到五年,每个一万两。

    几天后,商部公布铁轨布置图。

    商部集了多少钱,陆时秒不得而知,但是这次从南至北,中间经过十三府,全长总共三千里,震惊全国上下。

    建立铁轨就意味着,要有许多百姓前去干活。

    商部已经发布征调令,每天付三十文酬劳,征调民工。

    古代都是勉强服劳役的,商部却是付酬劳,而且这个钱并不少。

    条令发出,不少百姓人心浮动。

    陆时秋看到这条,忧心自己的育婴坊。

    带着三个女儿去城外查看,却看到育婴坊还有十来天就能建成。

    陆时秋这才放了心。

    没几日,殿试正式来临。

    这次殿试题目跟会试是丝丝相扣的。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一条鞭法的利与弊?

    几天前,女皇批阅完会试卷子,成绩发放,立刻跟朝臣们讨论会试题目。

    一开始朝臣是拒绝,但是女皇天皇态度强硬,硬是革除了几位守旧派大臣。

    底下朝臣不得不同意。

    但是商量完,朝臣们定出来的政策是“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家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具体实施是三条:

    一:清丈土地,扩大征收面,使税赋相对均平。

    二:统一赋役,限制苛扰,使税赋趋于稳定。

    三:计亩征银,官收官解,使征收办法更加完备。

    一条鞭法出来后,也曾在朝廷的邸报中刊印过。

    月国藏书阁就有售卖,只要时刻注意时政几乎没人不知道。

    这题是考进士们的观察力与思考能力。

    这世上没有一条政策是完美的。

    哪怕是这个看似能够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也不代表它不会出现问题。

    时间眨眼即过,两个时辰,很快到来。

    等他们从宫里回来,陆时秋看着他们脸上带笑,“怎么了?”

    沈青墨也没想到,“先生,这次题目真的跟‘一条鞭法’有关。您真的猜到了。”

    陆时秋看到邸报后,就让他们围绕这个题目写了一篇策论。

    谁成想,还真就考到了。

    就连陆时秋自己都没想到他运气这么好。

    当殿试成绩公布,陆时秋傻眼了。

    他的徒弟,沈青墨居然一跃成了状元。

    从一百多名直接跃成第一名,这进步速度堪称奇迹。

    往年会试名次和殿试名次只是微调,今年名次变化极大。

    不止沈青墨一人调整了名次,不少人名次都变动过。

    像方永康会试是二十名,殿试提高到第六名。

    苏沫阳会试是九十三名,殿试提高到三十五名。

    当然有人提高,就有人降低。

    陆时秋把两份名次作了对比,跟弟子们分析原因。

    方永康在京城认识的人比较多,还真叫他打听到了。

    “听说这次跟世家联姻的贫家子名次都降得很低。”

    陆时秋看了眼沈青墨,对方脸色微红。

    “你现在是状元,可以待在翰林院。”陆时秋看向另两位,“你们呢?如果你们找找门路,说不定能分到好地方。”

    就算都是县令,也有好有坏。像盐俭县那种贫瘠的地方,想要政绩那是难上加难。

    如果分到江南那种富庶的地方,升职妥妥的。

    “我俩肯定是外放。”方永康不想待在京城,他想出去历练一番。

    苏沫阳也打算外放,疏通关系要大笔银子,他舍不得那个钱。也觉得没有必要。

    陆时秋也没坚持。

    接下来,天皇女皇举办琼林宴。

    沈青墨作为状元,天皇女皇还特地问了他问题,女皇见他应对从容,谈吐优雅,举止端重,还亲赐了一匹骏马。

    听说这骏马是西域进贡的汗血宝马,全京城也只有十匹。状元郎一时风头无两。

    接着就是跨马游街。

    陆时秋还特地带着女儿跑到大头包的茶楼上看了。

    少年郎穿着一身红衣,胸前戴着大红花,骑着高头大马,脊背挺直,任围观百姓把鲜花扔在他身上。

    十三岁就中了状元,百姓炸开了锅,纷纷涌上街头观看,就连高官贵族的大家闺秀们也跑出来远远观望。

    囡囡看着下面热情的人群,捧着小脸,羡慕之情溢于言表,“爹,我也想参加会试。”

    太风光了。她要是也成了状元,岂不是也有人扔花给她?

    陆时秋也没拦着,“下次吧。”

    三丫嘟哝着小嘴,“这画面多好看啊。”

    囡囡回过头来,见她不错眼盯着下面看,怂恿她,“喜欢你就画出来。你不是也会画画嘛。”

    三丫叹了口气,“我画画没灵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陆时秋回头看了眼大头,他正站在窗前,聚精会神看着下面。

    徐会当初选大头当弟子,就是因为他天赋极佳。三丫聪慧,人也勤奋,可惜天份不足。

    想要成为一代大家,天份是非常重要的。

    就比如三丫的画拿出去,撑死了能一百两银子。

    可大头却不一样,人家是几百两几百两卖。

    陆时秋想到家里银子都放在他手里,如果给三丫买一瓶想像力神仙也不是不可以。他婆娘一时半会也花不了那么多银子。

    想通之后,陆时秋背着三人,向四翼买了一瓶,然后兑了半碗水递给三丫。

    三丫已经十五岁,只需要兑半碗就成。

    三丫也没多想,端起碗咕嘟咕嘟往下喝。

    “三姐,我也要喝。”囡囡舔了舔嘴唇。

    三丫听到,递给她,“还剩一小半。”

    囡囡也不嫌弃,接过来喝个精光。陆时秋也没阻止。左右都是她女儿。

    喝完后,陆时秋准备带两人回去了。

    “大头还要画画呢,咱们待在这儿,他也不好画了。”

    三丫和囡囡喝完水,直冒汗。

    尤其是三丫,浑身汗津津的,特别不舒服,点头答应了,她还特地跟大头打了声招呼。

    可惜大头看得太入迷了,根本没听到。

    陆时秋拍拍她的肩膀,“行啦,这孩子正入迷呢。咱们还是别打扰他了。”

    囡囡啧啧称奇,“我要是有他这份认真劲儿,止不定早就考上状元了。”

    陆时秋弹了她一下,“你还知道你皮啊。”

    囡囡揉了下自己的脑门,嘿嘿直笑。

    到了家,她就笑不出来了,顾云翼来跟她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