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
陶清风又想去找其他书来了解,但这和儒学正统有四书十三经定框架不同,除了通识教育的读本之外(陶清风看的还是历史教科书,但觉得明显不够),陶清风不知道什么才是更深、更直观的“近代社会图景介绍”。这和他在读武侠小说时,只要啃完金古梁那几十本奠定了武侠气质风貌的领域不一样。这是个陶清风没有接触过的时代,和他目前生活的“现代”既近又远。自己既不能有切身生活的体验,又找不到全科图景权威般的介绍书籍。 毕竟和“武侠小说”这种文学分类不同,一个时代,怎么可能压缩在几本书里写尽呢。尤其是那个时代投射的价值观中,有那么多华国人从小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天然道德价值观。而对于陶清风来说,哪怕是“社会主义”四个字,他听了都要消化半天。更别提其他的什么主义、什么革命、什么党、什么寇了。 其实陶清风最该看的是《马哲》,《毛概》,《思修》这类书,但他没人领,搞不懂那些主义关系,自然想不到找这些书来看了。 在陶清风一个头变两个,两个头变四个的时候,他出门散心,去采购新年食品,送给严澹。陶清风非常高兴现代社会还保留着过春节的传统习俗。从前小时候,是陶清风最喜欢的节日,那意味着可以吃到一年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美味,村里人会分猪rou,老师家也会赠美味的汤圆。运气好,陶清风甚至能得到几个铜板的“压岁钱”。这个习俗至今流传着,让陶清风心中欣慰。 过年前的一天,陶清风买了东西提到对面严澹家里去,严澹正在扫除,桌上都是新裁好的红纸,见到陶清风便笑说:“来得正好,探花郎给我赐副对联。笔墨都准备好了。” 陶清风看他裁了五六副红纸,也笑问:“是每个房间的门都要贴一对吗?” 严澹摇头说:“我自己大学城那边还有一所房子。还有父母住的那栋,我大哥、二哥的房子。我多讨几副对联怎么了?”理直气壮的样子。 陶清风又笑了。他走到桌边,发现严澹准备的是墨水瓶而不是墨条。以前他就发现了,现代写书法的墨水瓶更方便,而且不知道用了什么科技工艺,看上去不容易干涸。且墨汁浓郁,色泽黝黑。 陶清风扭头问严澹:“几字联?” 对联常见有五字、七字和九字。当然如果愿意写更长也行,只是多半门框就贴不下了。 严澹笑道:“随便你。你再写个一百五十字也行,我就把这栋楼外面墙改了,把你对联刻外面。也变个名胜古迹。” 陶清风被夸得不好意思,忙道:“严兄说笑了。”真奇怪,陶清风感觉严澹最近说起话来,愈发笑嘻嘻爱开玩笑,令他想到燕澹生的作风。 陶清风于是把几份红纸都折成最寻常的七字联式,不假思索先写了张最寻常的“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赠送给严澹父母那边。 陶清风写的时候,站姿端正,笔触有力。一笔笔饱蘸浓墨的黑色,勾画在红纸上。严澹越过他的肩膀来看,不由道:“写大众的吗?” 陶清风故作叹息:“普通的联,入不了尊眼?” 陶清风从前给乡亲写过很多对联,知道对联不能写得艰涩古拗,要写乡亲们看得懂的朴素、喜庆的句子。 “哪里。”严澹赶紧道,“你若是高兴,写一二三四五六七都行。” 陶清风刚扭头就触到严澹近在咫尺的视线,严澹越过肩头来看他写字,两人挨得极近。 陶清风没多想,只失笑道:“一二三四五六七?这如果要对对子,对‘仁义礼智信忠孝悌’吗?” 严澹道:“还真有这个思路的对联趣闻呢。发生在袁世凯篡谋大总统期间——你知道这个人的吧?” 陶清风点头:“通识教育读到过,割据军阀,自立称帝,背信弃义,似乎是被定论为‘小人’的那类人。” 这是个“民国年间”的大事件,陶清风正好在学习近代大事件,能听到严澹多说说,他感到很高兴。 严澹点头:“对,当时的人为了讽刺袁世凯。送了一幅‘隐字联’,上联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联是‘孝悌忠信礼义廉’。你品品这是何意?” 陶清风不由得沉吟道:“所谓的‘隐字联’是有未书之意的对联。这上联七个字顺序,往下续是‘八’,而下联‘礼义廉’下续应该是‘耻’。上联无八,下联未耻,是所谓的‘忘八无耻’之意?” 严澹笑着夸奖:“广川好聪明。虽然我觉得夸探花郎聪明简直就是多此一举……” 陶清风接下来又摊开纸联写就,问严澹:“这是带去给你哥哥们的。冒昧问,令长兄的军种是……” “空军,”严澹道:“你随便写就行了。” 陶清风也不多言,挥毫书下两行墨迹,展联看去“鲲鹏展翅乾坤大,骐骥凌云日月新。”十四个大字,气贯纸背,仿佛墨龙淋漓,要破空而去。 严澹不由赞叹道:“好气势。” 陶清风又展开了两张折好痕迹的红纸,说:“至于你二哥,虽然我跟他只见过两次,但他自称‘儒商’让我印象很深刻。” 严澹一愣:“他还真敢说。实在是见笑了。我猜这是他又被一群奇怪的追求者拦住时候的脱身借口吧。” 陶清风默默心想:杜玥也被对方归入了“奇怪的追求者”之列,真不知道严放日常都受到了多少重量级追求者青睐目光。多金帅气钻石王老五总裁可不是现代小姑娘梦中情郎标配么。他笑了笑,挥笔写下“宝号芳名四海播,陶朱顾客九州来”,取个生意吉祥的意味。 严澹又笑了:“写得好,他最喜欢生意兴隆。” 陶清风忽然看见桌角有一沓厚厚的书法用纸,眼珠一转道:“严兄,我写了这么多张,向你讨要一副,不为过吧?” 严澹见状摸着下巴道:“我可不敢在栋梁面前班门弄斧。” 陶清风还是把笔往严澹手中一塞,道:“你要是没练过,那边就不会有一大摞厚厚的毛边纸了。大教授,请赐墨吧。” 严澹笑着接过笔,转头认真地看着陶清风,盯得陶清风都有些不自在,严澹才慢慢在红纸上续出墨迹。 严澹的字体和陶清风很不一样。陶清风以隶、篆结构入体。严澹学的却是现代普遍的,楷书至行草,写起来笔画勾连,如轻云流水。 严澹写的是“佳人才馥映皓月,君子德馨荡清风。” 陶清风一看就愣了,严澹这对联写得……虽然用“佳人”来对“君子”是没错,“皓月”来对“清风”也的确没错。可首先且不说这不太像一幅春联——不过没关系,毕竟陶清风自己给严家诸位兄弟的那些对联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春联,毋宁说是对各人的一种称赞与祝福。 可是严澹这副对联,下联里嵌了“清风”二字,他还以为这副对联也是严澹来“描述自己”的。但为什么上联要用“佳人”来对呢?陶清风思索着:这是严澹在祝愿他……找个佳人早日成双? 陶清风不由得想,严澹知道自己有过不太容易走出来的感情经历,这是在鼓励安慰他吗?陶清风心情很复杂。并不知道严澹本意,只是借对联,暗示陶清风是自己心中的佳人而已。 “喜欢吗?”严澹笑吟吟问他。 陶清风顿道:“多谢。”不好说什么。 严澹写完后,以期待的目光看着陶清风,道:“好了,我写完了。你还没给我写呢?你要给我写什么呢?” 陶清风垂着眼帘想了想,又侧头看向严澹,陶清风的眼神中有种转瞬即逝的缅怀,提笔写下:“阅史万卷书旧骨,文贵天成觅新知。” 严澹眼神上下浏览几遍,眸中一暗,站在陶清风身侧,音调低沉问:“新知?那……旧好是谁呢?” 陶清风一愣,勉强笑道:“和新知旧好那种对仗无关,一个词罢了。” 而且“对联”里的“新知”对的是“旧骨”,这副对联是描述严澹的,上联写的是他的历史学专业,“旧骨”并不是特指什么人,而是泛指历史过客罢了。不知严澹这解读在针对什么。 严澹眸色暗了暗,他本来站在陶清风身侧靠后,贴过来,几乎贴着陶清风背部了,侧头就可以在他耳边说话。严澹一边手指在未干墨迹的“新知”二字旁边点了点,一点点好奇又委屈的音色:“其实我知道。你心中的旧好,是那位,你暗自不希望他‘娶妻生子’的同科榜眼,后来的太子少师,燕澹吧?” 陶清风呼吸一窒,手中的笔“啪嗒”掉落在地上,墨溅地板。 作者有话要说: 严和燕还是要礼节性battle几回合的,不过很轻微,边battle边融合。 第85章 票房喜讯 大年初一, 《归宁皇后》的首日票房, 达到了一亿。 这是个非常惊人, 预料之外,情理之外的数字。之前最乐观的估计, 也不过只有八千万。 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首先是院线方看在点映好评如潮的口碑上,把《归宁皇后》排片量一路增加, 从百分之十五增加到了百分之二十五,仅次于同期的爆笑喜剧大片《未过门的男媳妇》百分之三十的排片量。 其次是,过去一度“叫好不叫座”“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类型电影”(比如历史片、文艺片、记录片等等, 都属于“类型电影”)票房低的尴尬现象,已经越来越被口碑效应所取代。信息时代, 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等社交平台, 能在第一时间接收传播, 其中固然有水军或营销的混淆视听,但口碑真假, 是很容易分辨的。越来越多的人, 也倾向于在选择电影时,先提前了解口碑。 《归宁皇后》点映期那些质量高的一篇篇各角度分析的影评, 虽然有剧透的嫌疑, 但《归宁皇后》是历史片, 很多人都不在意剧透。提前了解影片内容,增加了观看的兴致和信心。 所以第一天的票房统计下来,《归宁皇后》的上座率, 达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七十八,比喜剧片高出了十个百分点。影评人在分析这种现象时,说:表明了电影观众越来越高的审美需求。春节是合家出门看电影的日子,全家电影的基本特征从前在业界眼里,是“激动”“开心”等情绪。但现在表明,应激性的“情绪”或许该概括成涵盖面更广的“正面效应”——近些年兴起的爱国主义电影题材热潮也属此列。这势必将增强业内投资“类型电影”的信心。 不过《归宁皇后》几位主演年龄偏大,也不是专业分析数据的人士,对大众审美的认知还悲观地停留在过去几年的光景。于是毫不意外的,听到票房消息时,微信群里炸了。 《归宁皇后》的主要演员们有一个小工作群,导演熊子安和编剧孟小丹也在里面。是以前拍摄期间为了沟通方便拉的。气氛也是谈论工作事的口吻。在《归宁皇后》杀青后,大家也逐渐不在里面说话。毕竟并不是私人性质的小群。娱乐圈并不是容易交朋友的地方。 结果今天里面意外很热闹,陶清风听到微信里面叮叮当当的声音,划开一看,只见—— 导演熊子安:@钟玉皎@钟玉皎@钟玉皎谁信誓旦旦地说票房最多两三亿? 导演熊子安:[首日票房一亿纪录图片] 郗鹿刘琦回:[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撒花] 天胜张风豪:今天带妞妞和囡囡去看了,小朋友还挺多。 编剧孟小丹:这片子小朋友能看懂吗?[汗] 天胜张风豪:不要小瞧小朋友。她们都认得历史人物的,还觉得@陶清风很帅。 威远沙洲:那我呢?小朋友觉得我帅吗? 天胜张风豪:她们觉得你比较凶[狗头] 威远沙洲:[嚎啕大哭]我明明是个宝宝啊! 香昌钟玉皎:我的天,这票房,真的假的??? 导演熊子安:终于舍得看手机了?快去看电影大盘分析指数,预测十亿。 香昌钟玉皎:……手机砸脸了。 导演熊子安:你和@陶清风组成一个电白联盟吧。 香昌钟玉皎:你的电白阿姨已经幸福死在了瑜伽垫上。 广积陶清风:收到[呵呵气泡表情]。 威远沙洲:我就想知道,电白@陶清风什么时候能学会发其他的表情? 广积陶清风:???[可怜气泡表情]。 郗鹿刘琦回: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活久见。 编剧孟小丹:美工那边本来只做到五亿票房的海报,现在已经被叫回去加班了。 导演熊子安:[官博破一亿海报]都给我转起来。 郗鹿刘琦回:转转转,不转不是人。 编剧孟小丹:宣传走一波啊,大家有干货的都倒出来。 威远沙洲:打小报告,让@陶清风写小论文吧! 天胜张风豪:这个可以有。 郗鹿刘琦回:附议。 香昌钟玉皎:附议。 导演熊子安:@陶清风来,自觉点,写吧。 广积陶清风:???收,收到???[可怜气泡表情] 《归宁皇后》的主创们和陶清风微博都互关着,所以都看过他给《乾侠东君魔女》写的小论文。而且陶清风还是得了圈内作家认证的“笔头功夫硬”。这些前同事们个个不嫌热闹地撺掇着。陶清风也就只好把之前拍摄时的一些心得记录摘出来,按他们要求凑了一篇文章。 他微信私敲孟小丹说:想请你整理一下。我这文章里可能有些不太好看懂,我又不知道怎么改比较合适。 孟小丹接过那个文档看了之后,饶是她知道陶清风是个“大熊猫式的狂热历史粉爱好者”的心理准备,还是忍不住发过来一个惊恐的表情。 陶清风:怎么了? 孟小丹:让你写小论文……你就真写一篇论文过来??? 现代论文格式陶清风是找严澹学的。他意外地掌握得很快,脚注引注对于陶清风来说,跟那时候做文章的注疏类型相似。至于现代论文需要的摘要、文献综述、理论框架,陶清风一听就懂,在这个方面,他倒是接受得非常快。 所以今天陶清风真的把微信群里同事们撺掇他写的“小论文”当成了真的论文。他以为“小”的意思就是短一些,所以改到三千字左右。虽然格式和“论文”一模一样,但因为内容有现代实证规范的限制,其实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三千字说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