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七零之渣男要做大地主在线阅读 - 第104节

第104节

    好在月亮湖清澈见底,水质好得很,也不需要什么工序。

    厂地有了,饲料有了,眼下就缺乌龟和鳖了,宋玉安立马就去寻找鳖种和小鳖。

    这个东西夏市这边还真不多见,夏市人也不是不吃,偶尔有人抓到野生的拿去卖了,宋玉安收到那几只就是这么来的。市场上想买的人也不少,不过要说养殖,宋玉安打听了一圈还真的没问到。

    没办法,既然这边买不到,只能去别的地方运回来了。宋玉安派人往两广那边跑一趟看看,他记得那边有养这个东西的。

    几天以后,过去的人给宋玉安打电话。

    “怎么了,找不到吗?”不至于吧,他记得两广人挺爱吃这东西的啊。

    “不是,找是找到了,就是和我们的估算有点出入,所以我打电话跟您请示一声。”

    宋玉安也没有养过龟和甲鱼,听采购员说了以后才明白,原来他一开始的设想就是错的。

    在宋玉安的想法里,甲鱼甲鱼嘛,和鱼一样是水产生物,又是卵生的,卵生的一般繁殖很快,像鱼排一次卵,就能有几百颗。

    他以为甲鱼也是这样的,他养的不多,预定上百来只大鳖,几百只小鳖,应该足够了。

    可是这采购员过去了以后才知道,原来这甲鱼和乌龟里最能生的,也就是十颗蛋而已,这还是要养七年以上的,一般五六岁的龟要减半。这样一来,他们原来准备采购鳖的数量就大大的不够了。

    再加上这东西在两广本来就很受欢迎,这几年百姓生活好过不少,有钱的小老板越来越多,所以市场前景好得很,价格一点也不比夏市那边野生的低,所以这资金预算也是不够的。

    宋玉安听完以后,还是决定买,当即就通知财务去汇钱,不说饲料已经生产了,就说这人都跑过去了,池子也弄好了,总不能因为预算不一样就放弃吧。

    这东西本来就是中高档消费品,贵就贵些吧,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养出来的东西,等以后夏市发展起来,说不定也能像抗浪鱼一样打出个招牌来。

    钱到位了,那边采购员也利索,没几天就拉着一车甲鱼和乌龟回来,宋玉安头几天还好奇的每天过去看看。

    后来没什么兴趣了,看魏磊养得不错,也就不去管了。这批甲鱼和乌龟宋玉安依旧和湖里的鱼一样,给魏磊分红利,所以他也不怕魏磊会不上心。

    蝗虫的事情彻底解决了以后,宋玉安一直呆在明珠镇没外出,最多就是时不时的带着老婆孩子去市里玩一圈。

    进了中秋,明珠镇的水果迎来了大丰收,因为前两年的干旱,水果严重减产,所以价格相当的不错,明珠镇的居民家家户户喜笑颜开的,还有人卖了水果以后买了小轿车回来,鞭炮放得震天响。

    王发财和宁嘉嘉两边都要货,还有罐头厂等着,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宋玉安空间里一箱水果都没收进去,连给孩子们开毕业会的都是提前摘好收起来的,不然来游玩的顾客就嚷嚷着要摘。

    “你说今年嘉嘉怎么没来?那天忙着,她打电话只说有事,也没说什么事情。”

    因为宁嘉嘉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一次,所以今年她没来,宝珠还挺担心的。

    “那打个电话问一问吧。”见老婆担心,宋玉安也没犹豫,拿起电话就拨号。

    “我爷爷住院了,医生说,要我们做好心理准备。”

    电话里宁嘉嘉的语气疲惫又消沉。

    宁老爷子今年七十多岁,但是因为年轻时候战场上落下的一身伤,晚年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近两年都在修养,今年天气变温的时候病了一场,这一病就一直没好利索。

    宋玉安听了这个消息,和宝珠商量,决定北上一趟。叶维国是宁家的女婿,也是宁家这一派除了宁胜利以外,军衔最高的一个,叶家和宁家早就紧紧的绑在了一起,老爷子病重,做为姻亲,他们于情于理都应该去探望一番。

    但叶卫军的身体一样不好,宝珠舍不得叫他来回颠簸,肯定是不去的。

    宋玉安和叶保国商量了以后,决定北上的人选,老一辈里,三叔三婶带头,他们身体还算康健,年轻一辈里,宋玉安和宝珠一家都去,还有叶平国和玉梅,他们现在放暑假,有时间,另外就是叶建国夫妻。

    叶建国经过这两年的努力,终于能进房间睡了。他这人的性格大概就是有点小贱,以前牛兰芝对他巴心巴肝的好,他一点不知道体贴人家,现在牛兰芝不把他当回事,他反而变成了贴心小奶狗。

    牛兰芝去菜地里摘棵菜他都要眼巴巴的跟着。这前后巨大的转变叫宋玉安咂舌,若不是对方只在牛兰芝跟前这样,宋玉安还以为他也被穿越了呢。

    听说要北上,叶建国当即就表示要带着牛兰芝去一趟,牛兰芝在医院躺了那么久,谁知道在身体上会不会留下什么不好的影响,听说三嫂找的那个医生很厉害,他想带牛兰芝上去看看,也开点药调养调养。

    叶保国平常不是在办公室就是下乡,家里老人照管不到,刘彩彩一个人忙不过来,既然叶建国和叶平国都去了,那叶康国就得留下来,老人家要照顾呢。

    人选定好了以后,宋玉安就打电话叫人订票,宝珠这边也在收拾东西,她在京城老师同学不少,不上去就算了,既然人去到了,少不得要去拜访拜访。

    宁老爷子病得确实很严重,人还在重症室,宋玉安他们也没能说上话,只是隔着玻璃探视了一眼。宁嘉嘉几个没进部队的孙子,孙女,媳妇在外边轮流守着,情绪都很萎靡。

    宝珠最担心的是老太太,当初她上学那会儿,老太太没少照顾他。都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平时叶红军有个小感冒,大伯母都着急上火得不行,宝珠就安排老太太撑不住。

    但出人意料的是,老太太精神还不错,见宝珠来了还能招待她。但宝珠还是看得出来,老太太心里不好受,和她聊天的时候时不时的都会说道。

    “我们家老宁就喜欢吃这个。”

    “老宁不喜欢那样的衣裳,说是花里胡哨的不正经。”

    说完反应过来以后,她情绪又会消沉些。

    宋玉安倒是看出来了,这就是个外表要强的老人家,哪怕心里再难过,在他们这些小辈面前,也要保持着大方得体的一面,思及此,宋玉安也和宝珠没有多留,又寒暄了几句后,留下礼品就带着孩子回了四合院。

    老爷子病了,可是作为长子的宁胜利还是回不来。军人就是这样,任务一来了,就是有天大的事情,都得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前头,不能脱岗。

    并且他不仅仅是老爷子的长子,也是宁家这一脉的领头人,五十多岁的他已经是中将军衔,全都是靠实力晋升上来的。作为老爷子的接班人,若是他在这时候跑回去,才是会气到老人家。

    叶维国也一样回不来,自从宋玉安把航空母舰带回来以后,他就一刻都没有清闲过,天天都得去盯着那边的进展。

    不过他知道宋玉安到了京城以后,叶维国倒是抽空打了一个电话给他。

    “你那边的工厂里,还招收人吗?文化程度不高,而且要提供食宿的那种。”

    第142章

    明珠集团的招聘每年都在进行,上至跳槽教授,博士生,下至农村里大字不识的民工,从研究院,公司高管,学校老师到建筑集团的建筑工,工厂女工,卖场销售,果园农工,总有适合的工作。

    别看每年招收这么多人,但能熬过三个月试用期的一半都没有,宋玉安在用人这方面挑剔得很,比如说建筑工人,可以不识字,但是必须要有责任心和基本的诚信。

    明珠集团很多职位的制度和其它公司是不一样的,这源于宋玉安这些年的见闻。

    比如建筑工。

    工地上的民工大多数来自于农村,妻子在家务农,照顾老人孩子,丈夫外出打工。

    很多人只觉得男人辛苦,毕竟工地上的活计又脏又累,宋玉安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他这几年在农村近距离接触以后发现,其实家里的妻子更辛苦,丈夫外出的女人要承担的责任,有很多男人一定做不到。

    种地哪有那么容易,包产到户以后,一个人差不多能分到两亩地,一亩田,一家人加起来就是近十亩。

    而一亩水田插秧,就要四个人从天亮插到天黑才能插完,插下去以后还要施肥,定时锄草。这些活计繁多,但好在还轻省。

    但农村里可不止这些活计,像夏市这种山地丘陵的地形,大机器进不来,犁地就只能靠人工来完成。还有收获的时候,山地里的玉米,一篮子就是六七十公斤,女人们被压的早早驼了背。

    就算不是收种的时节,还有施肥呢,现在一包化肥可是五十公斤装的,那就是足足一百斤,湖东村最远的山地爬山要一个小时零二十分钟,这是宋玉安打空手的参数。

    背上背着一百斤,全程上坡路途,宋玉安自认他做不到,在夏市农村,这在百分之七八十的家庭主妇身上,是稀疏平常的事情。

    那些丈夫外出打工,家里又没有骡子的女人,就是靠着自己瘦弱的肩膀把化肥背上山。劳作一天,回来也不会空着手,要么玉米桔柑,要么柴火,总有背一背回来。

    公婆好些的,会帮着一起干活,哪怕不干活,也会帮忙带孩子做饭,命不好的,一天累死累活回到家里,还要喂猪做饭伺候一大家子,吃了饭也不能休息,孩子大人的衣裳等着洗呢。

    有良心的男人知道老婆辛苦,出去打工不会打全年,在收种的这两个月他们就会回家。

    不然老婆一个人白天黑夜,晚上熬到三四点也做不完家里的活计。毕竟家家户户那么多地呢,你请人帮忙都请不到。

    但是很多专业的建筑公司要做就得做完一个工程,中途不能走,走了你就拿不到钱。

    这也是明珠集团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的地方。明珠集团很少临时找工人,宋玉安开的工资比其他工头高,从来不拖欠。在明珠集团干久了的,从来不会跳槽。

    每个员工进公司之前都会询问清楚是否要放农忙假,要和不要,签的合同是不一样的,是的,在明珠集团,建筑工人也是要签合同的,完全不是别的工地那种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模式。

    这样公司可以知道在农忙的那两个月,有多少人是要回家的,然后接工程人手够不够,也完全能计算出来。

    但不管是签哪一种合同的员工,在平时都必须有责任心,做事不能马虎,更不能无缘无故的请假缺勤。

    事假和缺勤都有明确的次数规定,一旦超标了就会被辞退。

    建筑工是这样,工厂女工也是这样。综上所述,明珠集团每年都会有不少员工被开除。

    但明珠集团的福利好是全国出名的,就连实习期的工资,也快赶上其它单位的正式工了。工厂里的女工怀孕了只要不是超生的,产假哺乳假比国家规定的还要长出三个月。而且回归以后,位置不变。

    所以明珠集团每天开除的人多,但是来应聘的人更多。

    宋玉安把大致情况跟叶维国说了一遍。

    “这次秦飞的事情出来以后,我就叫人关注了退伍老兵和烈士家属的生活,发现像秦嫂子那样的情况绝对不是个例。

    更心寒的是有一些战场上受伤退下来的老兵,因为身体的原因,找不到工作,居然连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

    所以想问问你,能不能帮一帮这层人,至于你说的责任诚信纪律问题,那你完全不用cao心。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哪怕他们退役了,但这都是刻进他们骨子里的。再没有哪一个职业的人比他们更能遵守规章制度了。

    至于那些军属,只是给她们提供一个机会,比如秦嫂子,秦飞是农村人,他们住的房子是老人分给的。这次秦飞没了,家里又因为抚恤金闹翻了,所以老人把她和孩子赶出去,娘家那边也嫌弃她,不愿意收留她。

    天大地大的,竟然连个容身的地方都没有。如果她去了夏市,你那边有员工宿舍,孩子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完全可以进寄宿学校,等她挣了钱也能租房子,怎么都比现在好。

    当然,虽然他们是军属,但我只是希望你给他们这个入职的机会,如果她们自己不愿意遵守规章制度,那你一视同仁,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毕竟不愿意自救的人,谁也帮不了。

    最后就是有一些技术人才,是裁军的时候裁下去的,因为各种各样的短板,在转业以后干的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工作。比如我这次见到的一个小伙子,手速特别快,当初在部队枪械组装比赛年年拿第一。但是因为入伍前没有上过学,没什么文化,现在分配的工作是在铁轨上清理垃圾。”

    叶维国开这个口,自然不是单单指现在这一批人,他的意思是想和宋玉安达成一个合作的模式。他现在已经是师长了,不出意外的话,还会继续往上走,他希望自己师部,集团军里的战士,军属,以后都能有这么一个面试的机会。

    成不成的再说,但一开始就有一个机会,或者说有一个优先录取的机会,总好过他们因为刚刚脱离社会,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而自己去乱转,被人骗了要好。

    毕竟明珠集团的招聘,大学生这边,无论是哪里的都欢迎,但是对于男工女工,在同等条件下,明珠集团会优先录用本地人。

    知根知底的,便于管理。

    不管什么企业,确实都不愿意使用带伤残的员工,有愿意使用的,一般工资都压得极低。明珠集团之前也是不用的,但如果对方是退伍战士,那宋玉安倒是不怕麻烦,愿意给他们一个便利。

    统计统计,还是能找到他们可以胜任的岗位的。比如腿脚不便的,工厂里很多职位都是坐着干的,看的是手上的速度。

    如果是手上使不上力气,或是其中一只手能用,那可以去果园菜地。宋玉安现的果园已经全部装了水管,实行滴灌淋灌了。灌溉的时候只要把电闸推上去,看着灌溉满脸一块地,就把小阀门关上,拧开另一块地的小阀门。

    不论是小阀门还是电闸刀都轻轻松松的东西,适合手残的人干。他现在有几千亩果园,菜地,这一块用人数不少。而战场上退下的,不可能每一个都是手有问题吧。

    若是问题太大完全什么都干不了的,叶维国也不会送过来。

    至于那些健康的,有技能的,宋玉安就更欢迎了,虽然军队里偶尔也会有那么几个败坏整个队伍名声的,但是整体素质比起来,确实比社会上的闲散人员要高很多。

    这不算什么大事,而且也是能积福积德的事情,宋玉安没思考就答应下来了。

    “行吧,你看看叫下面的人整理一个名单出来,然后给我一个联系方式,我叫招聘办那边腾出一个人来负责这个事情。”

    想了想宋玉安又叮嘱道

    “关于军人这块,我希望你能叫他们弄个号码,同一个连队出来的,就统一标注一个号码。”

    战友情牢不可破,如果把同一个连队出来的退伍战士放在一块儿,避免不了抱团现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所以宋玉安一开始就要交代招聘办那边的员工,把他们分开,分到不同的厂子里去。

    宋玉安和宝珠接下里的时间都待在京城进行各类拜访。特别是宝珠的几位教授导师,这些年可是给明珠集团输送了不少人才的,宋玉安对他们上心得不得了。

    具体体现就是连珍藏的茶叶都拿出来了,他厂子里有个小领导以前家世代种茶,炒茶手艺不错。宋玉安发现了以后就把他叫过来炒茶。

    前两年干旱,虽然茶地海拔高,宋玉安也去浇水,但产量比起前些年减产不少,连何耀宗都没有分到,宋玉安能拿出来,可见这些教授在他心里的重要程度。宋玉安可是还指望着他们退休以后去明珠镇养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