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生娃是国之大事在线阅读 - 第14节

第14节

    唐宛宛红着脸哼了一声,又去捣腾自己的衣箱了。

    第22章 宫宴

    忙了一个时辰才将自家闺女打扮起来,唐宛宛在等身高的西洋镜前照了好半晌,总算合了心意。

    唐夫人心中感慨良多:去年六月底,宛宛跟冯家定了亲。那年的中秋、还有今年的上元节、清明和端午,两人也常常跟哥姐几个出去玩,却还是头回见宛宛这样认真打扮。

    “宛宛也是大姑娘啦。”唐夫人摸摸她一头光亮的乌发,眼中湿了一瞬,忙侧过身抹了抹眼睛。

    她见女儿从妆奁里拣出一支猴子捧桃金簪就要戴,忙说:“这些太孩子气了,会显得不稳重。宛宛你都要入宫了,再戴这些猴子兔儿的会被陛下笑话。”

    “怎么还得要稳重啊……”唐宛宛咕哝一句,恋恋不舍地合上自己的妆奁,从梳妆台最下层另拿出一个精致的葡萄木妆奁来,里头的首饰都是这个月新打的,唐夫人给她挑了一支金梅花垂丝步摇戴上了,左看右看甚为满意。

    *

    宫宴设在外廷的保和殿,乘车到了太和门便得下马车,再换乘宫里候着的小轿,以防有心之人夹带东西。

    太和门前已经停了十几辆车马,正在挨个查检,唐夫人和两位儿媳都是头回进宫,不由有些局促。等到了太和门前,几人下了车,却见道己公公打着笑脸迎了上前,口中道:“陛下怕夫人和两位少夫人识不得路,特意派老奴来迎。”

    这话说得极为讨巧,从太和门到保和殿统共也没多远,抬轿的又是宫里的太监,哪里会认不得路?陛下叫身边的得意人来迎,不过是要在周围的世家眼中给宛宛做脸面。

    唐夫人心道陛下真是心思细致,竟连此等小事都能想得周到。若不是陛下乃九五至尊,身份实在贵重,唐夫人都要厚着脸皮想这是不是女婿讨好丈母娘的手段了。

    另一旁,钟家老夫人扶着孙女的手下了马车,隔着约莫十步距离,冷眼望着这一幕,瞧见几人与一个公公说话都面露局促的模样,不由低嗤了一声:“当真是上不得台面的。”

    前几年钟家老太爷刚从右相之位上退下来,如今在朝为官的钟虞大人是钟老夫人的长子,官至三品太常卿,再有宫里的钟昭仪是她嫡亲孙女,老夫人的底气真是十足十的。

    这等簪缨世家向来瞧不上唐家这般的落魄门第,这“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情形看在她眼中与卖女求荣无异。

    话落,钟老夫人又轻轻叹了一声:“芬丫头,你可想好了,踏出这一步,日后就再没有回头路了。”

    钟宜芬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大殿,仿佛普通的丝竹之乐听在她耳中都成了袅袅仙音。眸底愈添了几分坚定,收回了视线浅浅笑说:“祖母您放心,今日该做什么该说什么,宜芬都想妥了,这回定能得偿所愿。只是……回头您得劝着点祖父大人,我怕气着他老人家。”

    钟老夫人拍拍她的手笑说:“你祖父就是性子拗,等你真能入了宫,他高兴还来不及,又哪里会怪责?”

    “祖母能体谅,宜芬真是再欢喜不过了。”一老一小相视一笑,又上了宫里备着的小轿。

    太和殿中男女客分座东西两侧,面前的小案上摆着茶盏与点心,另有民间难见的时令瓜果。在这座次之上,晏回倒是没给唐家开后门,几乎坐在殿尾的位置了。

    因着唐夫人是头回以诰命夫人的身份来参加宫宴,身旁的夫人们哪个都面生,一时倒有些局促。好在有唐宛宛这么块招牌,旁坐的夫人各个笑意和善,把她夸出了花儿来,唐夫人总算能搭上话。

    正宴要等到天黑以后,能放焰火那时候才开。越是官位低的往往来得越早,都得这么干坐着等。

    唐宛宛摩挲着自己腕上的平安扣玩,正这么神游天外,身侧行来两位年轻宫女,附耳过来与她轻声说:“姑娘,陛下召您至后殿一聚。”

    “在哪儿?”唐宛宛喜上眉梢,跟自家娘亲说了一声便跟着两个丫鬟走了。唐夫人都没来得及问她去见谁,宛宛就走远了,一时哭笑不得,寻思着不是陛下就是太后,也就放下心来。

    出了后殿又行不远,便见前头有一片明晃晃的灯海。初时以为是灯笼,行得近了才看清这些竟全是各种模样的花灯。缠在树上的灯绳拉了长长一条,数千盏别致的花灯挨挨挤挤挂在绳上,将从景运门到隆宗门之间这小半里地照得恍如白昼,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边。

    唐宛宛一眼就看清了陛下,周围桩子一样的太监侍卫都被她的眼睛自动忽视掉了,眼里只剩下自己想看的人。她有那么一瞬间都想连跑带跳上前去,可下一瞬,这几日来学的规矩通通涌入脑海,脚下打了个绊,立马改成了袅袅婷婷的小碎步。

    晏回站在不远处看着,灯火点点映在他脸上,眉眼愈显温和。待人走近了,这才轻笑道:“怕你在殿里呆得无趣,不如来猜灯谜玩。”

    宫里头寂静,一年到头难得有什么活动,每年元宵与中秋两个灯节就算得上是最热闹的了,许多巧手的宫女太监都会做这些个花灯。灯上还写了谜题,唐宛宛读书多年,自然不会被这些简单的谜题难住,大半瞧一眼就能猜出谜底,一路走来几乎没停过脚步。

    每只花灯下头都吊着一只小小荷包,里头装着的便是答对谜题的奖赏,有时是一根漂亮的络子,有时是一颗小小玉珠,有时是包在纸里的几颗薄荷糖、有时甚至是一只草蚂蚱……什么匪夷所思的东西都有。

    都是太监宫女能拿得出手的,自然没有什么贵重之物。唐宛宛也丝毫不嫌弃,挨个取出里边的奖励,笑眯眯塞进自己的荷包里,没一会儿就塞满了。可很快地,不知她想到了什么,又回头走了好长一段路,将拿到手的奖励都一一放回灯下吊着的空荷包去了。

    晏回如今瞧她做什么都有意思,见状便问:“为何又放回去了?”

    “因为我聪明呀!”唐宛宛振振有词:“这一条道从头走到尾都没有能难得倒我的谜题,岂不是要把人家的奖励都拿完了?别的来猜灯谜的宫女太监猜完谜题,却发现荷包里边什么都没有,他们得多失望啊?”

    可她接下来猜对了灯谜,还是会将荷包打开,探头看看里头装的是什么,又挨个放回去系好。晏回又是不解:“既然不要灯谜的奖赏,为何还要打开荷包来看?”

    “因为好奇里边装的是什么呀。”唐宛宛仰着头看他,眉眼满是笑意。

    晏回听罢静默须臾,仿佛被这么几句话碰到了心底最柔软之处,一时竟有些发怔。

    宫里这中秋灯会的习俗已经有好些年头了,每年宫宴那天,这条灯街都会出现在保和殿后头,从景运门到隆宗门,其间怕是有不下两千盏灯。

    这条灯街本是为了给每年这日入宫来参加宫宴的夫人小姐添些热闹,可多少年来,从来都是冷冷清清,不见一个贵人来。上位者嫌灯谜简单,落了身份;下位者嫌奖励太薄,丢了脸面。只有那些个刚入宫没两年的小宫女小太监,闲得发慌,才会三五成群过来玩。

    宛宛跟她们都不一样,她能放得下身段,又能为一众宫女太监着想,怕空荷包会惹她们失望。连此等小事都心存良善,真是世间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姑娘。

    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姑娘一连猜出了一百条灯谜,不由沾沾自喜:“可见我只是考试不太在行,猜灯谜这等需要急智的从来难不住我。”

    她仰着脸一副得意的模样,明晃晃的灯火照着,那枚小小的石榴玉额心坠儿巍颤颤地落在前额,十分招人眼。

    晏回垂眸看着,一时手指发痒,竟想弹她一个脑崩儿……可堂堂陛下自然不会将如此不合时宜的念头付之于行,他甚至不知道这么个念头是怎么从自己心里蹦出来的。

    四目相对片刻,唐宛宛眼睑浮上两抹晕红,声音发着飘:“陛下一直看我做什么?”

    闻言,晏回也没挪开视线,反倒极认真地打量她半晌,正色道:“今日这首饰略显老气了些,你以前那些个兔子猴子老鼠的首饰呢?怎么不戴了?”

    被说“打扮老气”的唐宛宛好想瞪他一眼,却又不敢,寻思着以后还是不要再弄巧成拙了。

    两人又往前行了几步,晏回忽然停下,抬手将面前一盏花灯从灯绳下取了下来。这花灯是个如意灯,木骨匀称,灯纸透亮,一眼瞧去却也没什么打眼之处。

    “寓意极好,拿着吧。”晏回将花灯转了一圈,灯罩上头四个墨字依次在唐宛宛眼前闪过,正是“福寿康宁”四字。

    唐宛宛接过这盏花灯,只觉一颗心都化成了甜软的糖稀,抿着嘴笑了好半晌,小声地说:“谢谢陛下。”

    殿内坐着的唐夫人已经着了慌,眼瞅着整个大殿都要坐满人了,连太后娘娘都到了,定是快要开宴了,宛宛却还没回来。

    方才唐宛宛离席的时候也没说是要去见谁,此时唐夫人心中各种不好的猜测噌噌往上冒:别是掉湖里了吧?别人有醉酒的贵人意图轻薄吧?别是被其它娘娘带去教训了吧?

    想来想去,生生把自己给吓到了,唐夫人脸色青青白白,正要带两个儿媳出去寻人的当口,唐宛宛跟着宫女回来了,手中还提着一盏花灯。

    “宛宛你去哪儿了?”不管她问什么,自家闺女都摇头不答,将那盏花灯放在小案边上,盯着这么一盏不算好看的灯一个劲儿傻笑。

    她刚落座没几息功夫,陛下便从殿外行进来了,两人不过前后脚。

    ——得,什么都不用问了。在整个大殿异口同声的请安声中,只有唐夫人无奈地扶了扶额。

    第23章 搞事

    宴上正是和乐融融。待酒过三巡,忽听一道娇柔的女声插了进来:“陛下,臣女有话要说。”

    霎时间,整个大殿的低声交谈声、觥筹交错声、欢笑声都消散了。钟宜芬款步行到殿中,朝着上首盈盈下拜,漂亮的流苏裙摆逶迤在地,像是在冰凉的金砖之上绽开了一朵花。

    坐在右侧男客席中间位置的钟大人乃是钟宜芬的父亲,此时也是诧异莫名,心头不好的猜测冒了个头,低声斥道:“芬儿,你做什么!”

    钟宜芬偏头望去,正是一副巧笑倩兮的美人面,直叫男客席上的许多贵人凝神细细瞧了好几眼——美是真美。

    “陛下,臣女有话要说。”钟宜芬正视上首,将方才的话重复了一遍,轻轻咬了下唇,这才接着道:“臣女自幼时起便将陛下所书的《以民为鉴》、《盛世记》、《二十四史简记》一一珍藏,其中泰半皆可倒背如流。”

    晏回微不可察地蹙了下眉,似乎听了个开头就知道她后头要说什么了,面色寡淡地撂下了酒盏,将意兴阑珊都写在脸上。

    钟宜芬心口一突,她惯会察言观色,此时陛下虽面无表情,却叫她无端端生出两分不安来。

    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钟宜芬稳了稳心神,面上羞赧之色更深,轻声说:“臣女自三年前太后寿宴上头回见陛下,便觉得这才该是陛下的模样,英明神武,与我幼时心里想的无半点不同。”

    整个大殿如陷入了死寂,钟宜芬只听得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她说:“臣女多年来思慕陛下,恳请陛下准我入宫,今后常伴陛下身侧。”

    方才殿内的静寂立时被打破,众臣哗然大惊,窃窃私语的声音从四面八方而来。钟大人脸色涨红,霍然起身斥道:“芬儿,你说什么胡话!”

    他从小案后匆匆行出,跪在钟宜芬身侧,请罪道:“陛下恕罪,小女方才吃了酒,这才失态至此,臣带她先行告退。”话落扯起钟宜芬就要走。

    钟宜芬也是生平头回受如此多陌生人的指指点点,重重掐了下手指,这才能挺直背脊。她抬起头扬声说了最后一句:“臣女不是不知廉耻的姑娘!敢问太后娘娘,女子追求心中所爱何错之有?”

    闻言,方才还置若罔闻的晏回面色陡然一变,手中酒盏立时裂开了几条小小的细纹,杯中酒液顺着裂口流了他一手。

    若是她不说这句话,晏回有一百种拒绝她的说辞;可她偏偏抬出了太后,晏回纵是再果断决然,此刻也迟疑了那么一瞬。

    方才还交头接耳的众臣都不敢作声了。

    钟宜芬问的是太后娘娘,其中内情就值得说道了——因为太后娘娘当年也是在中秋宫宴之上,主动向太上皇表明心意的……

    太后母家姓程,其母当年生产的时候因血崩而早逝,没给太后留下半个兄弟姐妹。没过几年,亲爹便娶了填房,太后娘娘是被家中奶嬷嬷养大的,父女亲缘愈薄。

    其外祖怀家怜惜外孙女,时常照拂一二,待她及笄,又由外祖母百般说和,许下一门好亲事。却没等到出阁,这门亲事就被异母meimei顶上了。准婆婆瞧着jiejiemeimei都是难得一见的美人,meimei却还是嫡出的,性子比jiejie温吞,更好拿捏,自然没有不乐意的道理。

    这么一拖就拖了三年,有继母从中作祟,亲事更不好找了。亲爹听了继夫人的耳边风,又给她找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年过不惑的吏部侍郎,嫁过去给人家做填房,只为家中嫡子谋个前程。

    其中辛酸略过不提。生母早逝,爹不疼后娘不爱的,谁都敢谋算她的婚事。太后娘娘心说与其被别人算计,嫁给一个老鳏夫做填房,不如自己谋算一番。

    好在这继夫人人前一向大度,但凡京中有贵人设宴,从来都是亲闺女与原配女儿一齐带着的,也好彰显自己的大度。于是当年中秋宫宴之上,太后娘娘凭着心中一口气,面君而无惧色,出口惊人:“臣女思慕陛下已久,愿入宫常伴君侧。”

    历来选妃都是由皇家挑拣,这么自荐枕席的还是头一位,此举一出,不知受了多少冷嘲热讽。

    太上皇却是个特立独行的,心说此女好胆色,待知晓她家事,不由心生怜惜,遂毫无芥蒂地将人迎进了宫,许以二品昭仪之位。没两年太后诞下皇子,一年之内两次提了位分,越过一群比她进宫早的妃嫔,直接入主中宫了。

    程家与太后之间多年龃龉暂且略过不表,眼下之事才叫人头疼。钟宜芬的原话是:“臣女不是不知廉耻的姑娘。”接着又问太后:“女子追求心中所爱何错之有?”

    这姑娘字斟句酌寻不出破绽,又有破釜沉舟的胆气,大庭广众之下表明心迹,生生将自己的后路堵死了;前头又有太后的例子摆在那儿,晏回若是没有理由就一口回绝,便是坐实了“女子追求自己所爱就是不知廉耻”的说法,就要把自己母后给坑了,一时竟真想不出一个拒绝的由头来。

    太后脸色沉得能滴下水来,一旁坐着的太上皇也是哑口无言。

    在场的文武百官都开始感慨钟姑娘的好手段了,没人觉得陛下会拒绝,毕竟这么个貌美如花的姑娘,又是多年倾慕陛下,多感人啊!再说陛下本就想扩充后宫,如此美人如何能辞?

    正当此时,只听荷赜姑姑惊叫一声:“太后娘娘!您怎么了?”

    众人惶然抬头,竟见先前还高高兴兴的太后竟扶着额,连声哀叫“头疼”。

    一时竟连晏回也分不清自家母后这头疼是装的还是真的,心思电转,当下霍然起身,眸光冷冷地盯了钟宜芬一眼,只留了一句“此事容后再议”,这便扶着太后往后殿行去。

    待太后扯了扯他的衣袖之后,晏回这才定下心神,心知母后这头疼是装出来的,只为解他当下窘境。

    临走前他朝右侧殿尾之处望了一眼,还以为能与唐宛宛对上视线,谁知这么一眼就瞧清唐宛宛埋着脑袋在吃鱼。

    ——啧,真是个小没良心的!他这头被为难得差点下不来台,人家眼睛都没抬一下……

    那边的唐夫人大惊失色,慌里慌张问:“宛宛!你鱼刺怎么没吐出来?卡着没有啊!”

    唐宛宛怔怔看着她,好半晌,才摇了摇头。

    *

    好好的宫宴不欢而散,入宫的众人看了一场大戏,心满意足地离了宫。除了唐家与钟家,还有被捎带上的程家,再没人为这事费心神了。

    保和殿后殿,廊下灯笼只能照亮一小块地方,游廊两旁黑沉沉的夜色汹汹袭来,看得人心中惴惴。钟宜芬已经在此处等了好一会儿,远远瞧到了来人忙迎上前去,亲亲热热唤了一声:“jiejie。”

    钟昭仪被两位近侍搀扶着快步行来,蹙着眉语声急促:“jiejie说的话你都当耳边风是不是?先前jiejie便与你说过,凭你家世容貌,京城半数以上的男儿都任你挑拣,可你偏偏要往这宫里撞!”

    钟昭仪越说越气,连meimei的脸面都顾不上照拂了,紧接着又说:“这宫里有什么好?处处需得谨小慎微,连个能说得上话的都没有,一年到头不得松快,你怎么就想不明白!”

    “为何要谨小慎微?”钟宜芬迟疑着问:“如今宫中位分最高的就是德妃娘娘,四大妃不是还有两个空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