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嫡长孙在线阅读 - 第60节

第60节

    他略扫了一眼兄长书斋的环境,实在是简朴,就连伺候的姨娘也是半老了。他自己前半月是刚收了个貌美小丫头入房的。他们这样的人,若过得寒暄了反而会被人笑话,偏生这大哥脑筋死,不会来事。所以家里一应靠他来贴补,否则就两人那点俸禄,够赵府这么庞大的开销才怪,早就给饿死了。

    看到二弟来了,赵承义就有些诚惶诚恐,这二弟极少到他这里来。请他坐下一同喝茶,问道:“二弟怎么亲自来了?有什么话托人转达就是了。”

    赵承廉喝了口茶,才道:“此次前来是为了跟大哥商量长宁的亲事。”

    赵承义就更是疑惑了,长宁的亲事?不是定的他山东老家的表妹吗,虽然他不喜这桩亲事,但如今算来那女孩子应该已经差不多及笄了,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纪了。

    赵承廉知道兄长心里想什么,茶杯一放说:“大哥,如今赵家的家世不同往日了,长宁又是家里的嫡长孙,正科班探花郎出身,大理寺丞,京城里什么样世家的女子挑不得,何故要去娶一个已经没落家族的女子,日后对他的仕途没有裨益。再者窦氏是什么家世底蕴,若娶了进来,以后生了孩子她未必还能好好教养。”

    其实赵承义也有这个顾虑,只能一叹:“我却也有这个想法,只是窦氏不肯,长宁一贯就对他的母亲言听计从的,我也没有办法。”

    赵承廉听了更是无言,如此懦弱,难怪混了这么久还是个主事。他柔和了些声音,继续道:“那愚弟我再说句不中听的话,大嫂毕竟是嫁进来的,还得为自己娘家人的前程cao一份心。我与你、与长宁却同是姓赵,自然是为赵家cao心的。愚弟便问大哥,此新妇若是娶进门来,大字不识,怎么同侄儿伉俪情深?”

    赵承义也被说动了,毕竟窦氏就是这样的人,他深有体会。颇有些心动地问:“那二弟觉得……该如何办?”

    “这还不简单。”赵承廉干净利落地指点道,“你也别告诉大嫂,只管写信去回了这门亲事,再提出以千金补偿那位窦氏女出嫁,既是小时候定的亲,想必知道的人也不多。山东与京城相去甚远,就是那边回信过来了,这边也把亲事说好了。”

    赵承义听赵承廉的意思,似乎是已经瞧上了哪家的姑娘:“愚兄怎么听着,二弟是有人选了?”

    赵承廉嘴角露出一丝颇有些神秘的笑容,压低声音同哥哥讲道:“倒也不瞒大哥……我前两日去拜访了章大人,与他说起长宁仍未成亲一事。没想到章大人也知道长宁,且颇有夸赞之意。他那嫡出的孙女章若瑾……自幼饱读诗书,家世品貌无一不好,颇受章大人的疼爱。长到了十七仍在闺中,必要求一位心爱之人才肯出嫁。章大人为此也是发愁,他对长宁的品行作风赞不绝口,只是不知道自己孙女愿不愿意。要是章若瑾有这个意思,这桩亲事便成了。”

    赵承义吓了一跳:“……二弟,你说的可是章首辅……章大人?”

    赵承廉瞧哥哥宛如惊弓之鸟的样子,笑道:“不然还有哪个章大人。自是首辅大人了!”

    赵承义的思绪有些混乱,难怪赵承廉亲自来找他去退亲!

    “但此事……还没有十足的把握……”赵承义道,“万一这位章小姐对长宁无意呢?”

    赵承廉道:“京城里愿意嫁给宁哥儿的女子多得是。这大哥都不用管,只是不论如何,老家那门亲事是决计不行的。”

    而且他未见长宁对哪个女子这般上心过,想必也有几分喜欢的意思在里面。

    赵承义细想一会儿,觉得赵承廉说得有道理,更何况他眼瞧着,那边似乎也不是真心实意的想结这门亲事。上次他还让窦氏写信去询问过窦家,却连回信都没有一封,定亲的信物也没拿到,这不是耽搁了长宁吗。如此也好,以长宁如今的地位,娶一个大字不识的乡绅的女儿,实在是太不匹配了。若能成为章首辅的女婿,那是再好不过的。

    赵承义心里有了打算,把二弟送走后,便又插进姨娘进来,磨墨亲自给山东窦家写信。这事他便打算暂且不告诉窦氏了,等到定下来,不怕她不同意。

    二人秘密做这件事,旁人自然不知道。

    董耘又另派了许多案子给赵长宁,她忙得不可开交。不知道二叔有意给她相首辅大人的亲孙女,给她的前程做足了打算。

    等到长宁空闲进宫的时候,又在宫门口遇到了章若瑾。仍然是章若瑾先瞧着了他,笑道:“赵大人又进宫来给裕王爷授课吗?”

    赵长宁见她穿了件湖青色杭绸对襟褙子,墨蓝色的褶裙,衬得整个人清丽如出水芙蓉,笑容便更柔和一些:“正是如此,章姑娘向淑太妃请安?”

    “我娘亲是诰命夫人,我陪娘亲进宫向太后请安的。”章若瑾一边说,一边就走在了赵长宁的身边。

    长宁倒也没有多心想别的,章姑娘柔和温婉,说话和煦如春风,又饱读诗书,跟她说话非常的舒服。一说起话来才发现竟然彼此都喜欢子詹的诗集,这可算是找到了话题。长宁探花郎出身,才学自然不会差了,没想到章姑娘才学也堪比男子,两人志同道合,竟然是找到了知己一般,说得再多也没觉得多,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养心殿外。越聊越投机。

    朱明炽知道赵长宁这日入宫,正是得了些空闲去逮她,从养心殿里出来。刘胡等一帮太监都跟在后面,结果还没有走下台阶,朱明炽就看到赵长宁同章若瑾有说有笑的走过来了。

    他背手静静地在庑廊下站了会儿,脸上的笑容渐渐地消失了。

    赵长宁嘴角带着温和的笑意,同旁边比她略矮一些的女子说话,语气也是柔和极了。两个人似乎在谈论什么诗集,聊得极为投机。

    原他是不会在意一个女子如何的。但看她跟别人有说有笑,似乎亲密无间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竟然突然觉得不舒服。

    也许是因为赵长宁从没有这样对他笑过,对他温柔过。

    他五大三粗的,哪里懂得什么诗集。自然不能跟她说这些了!

    朱明炽静静地站在看着她们。刘胡却在旁边看着朱明炽的脸色,吓得额头冒冷汗,本来想出言提醒赵大人的,但是皇上却微微抬手,阻止了他出声说话。

    长宁也是聊得兴起,没看到朱明炽,就这么走过去了。

    朱明炽原觉得赵长宁不喜欢女子,瞧这个样子,万一赵长宁就是喜欢呢?她当男儿养了二十多年了,说不定真的忘了自己的身份了。

    朱明炽回了养心殿中,站着看缸子里养的鱼游来游去。一会儿想把赵长宁抓过来,逼着她对自己也笑笑,跟自己温柔地说话。一会儿又想着该给她些教训,让她知道利害。

    但是最后他只是闭了闭眼,淡淡地对刘胡说:“……去太后那里吧。”

    许久没有看过母亲了。

    御撵摆起来,一路逶迤着朝太后的寿康宫去了。

    庄太后刚在殿内养了一只奶狗,小狗刚断奶没多久,一身奶膘,喜欢绕着人的腿玩。

    朱明炽到庄太后这里坐下,那小奶狗便绕着他摇尾巴,还要往他的腿上蹦。一点点大的东西,倒也不怕人。不过庄太后知道自己儿子不喜欢狗,怕这小畜生惹了他不高兴,便叫身边的安嬷嬷把小狗抱了过来。

    在母亲这里他是最放松的,庄太后又叫宫人端了早备下的人参杜仲汤进来给儿子喝。朱明炽边喝边问道:“母后在这寿康宫可住得舒坦?”

    庄太后抚着小狗雪白的毛,笑着说:“你整日叫人流水般往我殿内送东西,怎么会不舒坦。”她以前没有恩宠,见不得什么好东西,儿子得势登基后,便把这些好东西如流水一般往她这儿送。

    儿子其实记性是最好的,再有就是小时候哪个宫人罚过他,他个个都记得,然后一一地寻机会打死了。就连前朝也是如此。

    庄太后看着儿子的这般作为,还是有些齿冷,她不擅于那些弯弯绕绕的争斗,但这么多年皇上庇佑,皇后娘娘又出身名门,更不会无故苛待嫔妃,她自认为没受什么苦。偏偏儿子却……

    “哀家却有话要问你。”庄太后话头一转,问道,“倒不是哀家多心,只是此事哀家疑惑得很。当初……你联合陈昭宫变,你父皇在殿内废黜了太子,又传位于你。但你父皇一直属意于你四弟,怎么会突然废黜了太子的呢?这也罢了,这个哀家都不管,只是你父皇,在废黜太子之后半个时辰不到便驾崩了……”

    朱明炽的笑容渐渐收起来了,说道:“前朝的事,母后不用过问,朕自有定夺。”

    庄太后却叹道:“为娘是怕你作孽太多,损了福气。更何况你父皇的死——”

    朱明炽听到这里突然抬起头看着庄太后,淡淡地道:“母后的意思——可是想说我害了父皇?”

    庄太后瞧着儿子的脸色,眼皮重重一跳。不是她怀疑,谁都有这个怀疑。只不过是有的人不说,有的人当作不知道而已。她继续道:“炽儿,哀家就你一个孩子,万事都是为你考虑。哀家这一辈子没护好你,你刚出生后我便病了,皇上将你交给祥嫔养着。谁知道祥嫔对你不好,任由你被宫人欺负……后来我才把你从祥嫔那里抱回来,可你生生的一个月不说话,为了让你说话,我是什么法子都用尽了。你打小便养成了这样的性子……你怎么夺得皇位的,哀家都不过问,但是这父子情手足情一块,你还得看重才是。这可都是人伦纲常!”

    朱明炽沉默许久,手里转珠轻响,久到庄太后都以为他不会说话了,他才缓缓道:“母后且放心,我从未害过父皇,也不会做对江山社稷无益的事情。”

    皇位是他夺来的,人人都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他杀了这么多人,这种声音仍然不绝于耳。现在就连母亲也这么觉得了。

    庄太后还欲说什么,但朱明炽已经起身,叫了刘胡摆驾回宫。

    庄太后暗叹了口气,将怀中的狗儿交给安嬷嬷抱着。

    朱明炽走回了宫中,连轿撵都未乘,养心殿宫门紧闭,又没有在里面放冰块,整个殿内闷得发慌。

    他站了会儿问刘胡:“赵大人给裕王授课走了吗?”

    刘胡垂手回道:“还没走,赵大人要到申时才离宫,大概还有半个时辰的功夫。”

    朱明炽就道:“上次内务府清点库房,找出了几幅苏轼的字,你一会儿包了给他送过去吧,说是给他的束脩礼。”

    刘胡听了眼皮微跳,领旨去办事了。

    过了会儿身穿武官袍的魏颐过来请安,自朱明炽登基后,他们原这些三皇子的人,一应归顺了朱明炽,替他做事。殿内太热了,他进殿内站了片刻就满身是汗,拱手道:“皇上传微臣前来,可是有吩咐?”

    朱明炽靠在龙椅上淡淡说:“朕记得,忠义侯乔伯山似乎去年丧偶,未曾再娶了。”

    魏颐不知道他怎么提起了忠义侯的亲事。这忠义侯的先祖,是原来跟着高祖皇帝征战北伐过的,家里军功显赫,在世勋贵家里是出挑的。忠义侯本人不过二十八,年纪轻轻就继承了侯位,长得也俊。如今丧期一过,替他说亲的人就踏破了乔家的门槛。

    他说:“是去年丧偶,连个嫡子都没有留下,这乔伯山平日里看起来五大三粗的,没想到倒是个长情的,老老实实地给原侯夫人守丧一年,如今守丧刚过,府里刚放出话来,要给他选个续弦。”

    “那朕便做主,为他指一回亲事吧。”朱明炽示意旁边的司礼太监记下他的话,道:“你拿了朕的旨意去宣读。”

    原来是让他来传旨的,魏颐领命。又颇有些好奇:“皇上,微臣好奇问一句,您给那厮指哪门亲事啊?”

    朱明炽微一抬头,似乎是笑了笑道:“忠义侯为国尽忠,功勋满门,配得一门好亲事。朕给他指的亲事,自然是上好的。”

    见皇上不说,魏颐不敢多问,等他拿了圣旨出来,打开一看,顿时就身上一冷。

    皇上要把章大人嫡出的孙女,许配给乔伯山?

    当初这位章姑娘不是还同皇上议亲过吗?她家里说她配不上皇子的身份便推辞了。但明白人都知道,哪里是配不上,分明就是章若瑾自己不喜欢二皇子,非要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嫁,章家上下却也宠着这个女儿。

    那这道旨意有何深意?

    章首辅如今在朝中反皇上,皇上从未对其动怒过,似乎是不在意。但魏颐却觉得,未必是不在意,不过是他不表现出来罢了。

    不过什么深意的,他也管不着,陛下吩咐的事便要去做。

    魏颐带着圣旨出了紫禁城,先去了趟忠义侯家,长得高大端正的乔伯山亲自出来招待他,魏颐便给他宣读了旨意。乔伯山自然没什么不愿意的,反而挺高兴的,两人坐下来喝茶,乔伯山浓眉一挑笑道:“我那娘总说我不识得几个字,这下娶了首辅的孙女,可不以后就称得上书香门第了,我改日亲自进宫向皇上谢恩。魏兄弟,你再进杯薄酒!”

    说着让伺候的人给魏颐满上。

    魏颐连忙推开他:“可不敢多喝,一会儿还要去章大人那里。我可跟你说,这亲事未必就是门好亲事。”

    “你这如何说的?”乔伯山疑惑问他。

    魏颐声音压低:“你想想,如今朝中,便是章大人对皇上一直处处有挟制,皇上此举,可能有告诫的意思。”

    乔伯山是比魏颐更直来直往的,听到这里道:“魏兄有话直说就是了,也不用绕弯子。”

    魏颐神秘一笑,别看他是个闲散武官,没打仗的时候,在京城里便是眠花宿柳的。那些小道消息便都能到他这里来,特别是那些暧昧的、旖旎香艳的,他暗中拍了拍乔伯山的手:“侯爷可知道赵长宁这个人?”

    乔伯山跟魏颐不一样,他是除了行军打仗外,就没什么心计的人。顿时道:“魏大人这说得是谁,约莫有些耳熟。似乎没见过。”

    “我也没有见过。”魏颐慢悠悠地道,“不过此人颇得圣宠,不仅如此,还得许多闺阁小姐的倾慕,章小姐便是其中的一个。章小姐当初连皇上都不想嫁,一心想嫁个才高八斗的状元郎。如今却被赐婚给你,你说她心里愿不愿意?”

    乔伯山道:“魏兄如今说话却是越来越装神弄鬼了,我这般身份地位,难道配不得她?”

    魏颐不想再说了,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得了,别的话我也不多说了,总之,你日后小心你那老丈人。”

    乔伯山把魏颐送到门口,道:“她既嫁给我,我自然对她好,其实我半年前见过她一面,倒是对她颇有好感。”

    魏颐心道难怪,给他提亲的人分明很多,这厮一听章若瑾,却答应得如此爽利!他一个武将,竟然喜欢人家一个书香门第的文雅女子!

    乔伯山嘴角一挑笑道:“倒是魏兄,这般年纪了,怎的不娶个正房。我听说你娘为此愁得饭都吃不下去。整天找京城里有名的媒人来,女子的画册都不知道挑了多少本了,你总说都很好看,却没有个中意的。”

    魏颐不甚在意道:“我是心有所属,见不到她是绝不会成亲的。若是哪一日见到了,必抢回来把亲成了,好生藏着。”

    乔伯山更是好奇了:“总听你提起,究竟是怎么个世家贵女,你找个媒人去提亲不就罢了,何必要去抢呢?以你魏颐今时今日的地位,再怎么身份尊贵的女子,难不成还会拒绝你?”

    魏颐叹气,俊朗的面容上却有一丝柔情:“你不知道,那女子身世可怜得很,无人依靠的,靠卖唱为生,又是个弱女子。我每日想着……是深怕她是在外面受苦,被别人欺负去了,只是找不到她而已。”

    乔伯山难得见他这样的神情,这厮还真把自己当成情种了,他一阵不适,赶紧让他出门了。

    第68章

    赵长宁从宫里回来后听顾嬷嬷说窦氏有些不好, 连忙去瞧了她。窦氏是偶感风寒, 几个姨娘在旁边伺候着, 看到他来了,怎么也不肯放他进去,说道:“太太说怕给您过了病气, 您日常忙, 不能因这个耽搁了。”

    家里一贯如此, 不要男孩来侍疾。

    长宁急也对几个姨娘无可奈何, 家里的姨娘们可是团结极了的。

    她隔着帘子看到窦氏确是病得不厉害, 吩咐了下人好生伺候, 有事就来禀报她, 才回了竹山居。

    坐在烛火下面, 长宁撑着额头有些疲惫。陈蛮在他面前放了一盏梨子燕窝汤:“大人,您前几日有些咳嗽, 喝这个润嗓子。”

    梨子燕窝汤按她的口味, 加红枣和冰糖炖的, 香甜软滑。长宁披着外衣, 喝着汤说:“把方才皇上赏的几个盒子拿过来。”

    在宫里的朱明炽赏了一些字画,赵长宁一直没看,这时候才有了些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