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一统天下在线阅读 - 第180节

第180节

    大家谈论了好半天,虽然有些人依旧心中怀有疑问,但大多数人是同意沈娴继位的,至少同意沈娴可以先暂代皇位。

    因为刘氏皇族死的都差不多了,除了沈娴之外,还活着的、大家都知道能跟皇家扯上关系的正经皇室,也就只有一个猫在庐江兢兢业业种田的刘繇了。

    然而刘繇现在是沈娴的手下,谁知道他远不远越过沈娴当这个皇帝。

    至于刘备……不好意思,这位皇叔真的没人承认。

    商量完了新皇帝的人选,大臣们又开始cao心刘协的葬礼,没办法,所谓人走茶凉就是这样,他们还能想起来跟刘协cao持个葬礼已经很不错了,当初董卓在的时候,被一碗毒酒赐死的刘辩可是什么都没有,身后事凄凉无比。

    “这事还得跟刘太尉提一提,”有心思活络的大臣说道:“咱们哪儿能做得了主?”

    站在他旁边的同僚嘲讽道:“刘太尉日理万机,正忙着扫除jian佞呢,哪有时间搭理你?”

    眼看着这两位要吵起来了,大家赶紧劝阻。最后还是杨司空拍板,说他会给沈娴写封信提起此事,毕竟刘协驾崩的消息不能总是拖着,得昭告天下了。

    送走了大臣们之后,杨修举着蜡烛顺着长长的回廊来到了大厅外,他在门槛上站了一会儿,才小声开口:“父亲……”

    杨彪对着杨修招了招手:“德祖,来。”

    杨修犹犹豫豫地蹭了过去:“您……您说的那些,是真的吗?”

    “是真的,”杨彪沉声道:“你是不是也觉得是我逼死了先皇,还想扶刘商羽上位?”

    杨修赶忙摇头:“不是的!我相信父亲,您并不是……”

    “德祖,”杨彪摸了摸杨修的头,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奏折郑重其事地交给了杨修:“从今天起,我们杨家满门的荣耀,就系在你身上。”

    杨修愣住了:“父亲?!”

    “刘太尉不喜欢我,”杨彪摆了摆手:“但她对你很是青睐,好好把握机会。”

    一阵风吹来,将烛火吹得忽明忽暗,杨彪的脸色被映照得阴晴不定,他的声音压得很低,低到杨修只有努力竖起耳朵,才能挺清楚全部的内容。

    “她必须坐上那个位置,”杨彪说:“否则她就要改朝换代了。”

    杨修全身一震。

    “汉室光复与否对我们来说关系不大,但刘商羽她要拿世家下手……”杨彪微微眯起眼睛:“放任不管她或许真能办得到,还不如许她一个帝位,换来几十年太平盛世的好日子。”

    “皇位,同时也是天下最坚固的枷锁啊。”

    “陛下驾崩了,”沈娴头疼得无以复加:“葬礼怎么办?什么时候昭告天下宣布这件事情?”

    刘协到死都想着报复沈娴一把,然后他成功了,手一撒,自己脱离了苦海,把挺着肚子的小妾和满天下的烂摊子统统扔进了沈娴怀里。

    伏寿在做针线活,她要给沈娴绣一个荷包,理由是她发现沈娴竟然没有荷包带,看着挺可怜的。

    沈娴对此哭笑不得,伏寿只在那天晚上抱着她哭昏了过去,事后就像完全变了个人似的,任凭沈娴旁敲侧击还是正面提起,伏寿都能很淡定很正常地接话,漠然的态度就好似去世的是她从未见过也没听过的陌生人,而不是她名义上的丈夫、这个残破河山曾经的主人刘协。

    如果不是沈娴曾经亲自把伏寿抱回了寝殿,她肯定会觉得伏寿完全不在乎刘协。

    “你既然已经隐瞒了陛下驾崩的消息,这件事情就别再插手了,”伏寿咬断了线头,对着阳光看了看,确定看不出阵脚之后,才放下荷包对沈娴说道:“我下道懿旨,将你从陛下遇刺的事情里撇出去,再把葬礼的事全权委托给你就行了。”

    沈娴看着伏寿,叹了口气:“你真的不想走?”

    “能去哪儿?”伏寿摇摇头:“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如何能适应四处奔波?”

    说的也是,不过还是狡辩,沈娴很像告诉伏寿,如果真的不想在宫里待了,她可以把她送去益州,置办个大寨子,买点丫鬟仆人伺候着,日子怎么潇洒怎么来。伏寿毕竟还年轻呢。

    但是当沈娴看着伏寿平静无波的双眸时,她却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最后,沈娴也只能说这一句话了:“你开心……就好。”

    “没什么开心或不开心,”伏寿笑了笑:“过日子罢了。”

    过了一会儿,伏寿又说道:“董婉儿那里……”

    “你猜我弟弟留给杨司空的遗诏是什么?”沈娴没有直接回答伏寿的话,而是似笑非笑地问:“给我套上个公主的名头,将帝位传给我,还有呢?”

    “我猜,陛下会让你在登基之后,将董婉儿的孩子封王,”伏寿轻描淡写地说:“不管男女,他将来都不得继承皇位。”

    “聪明,”沈娴拍了拍手:“我觉得也是。”

    刘协非要装作遇刺身亡的目的有三个,一,恶心沈娴,二,保住大汉江山,三,保住他和董贵人的孩子。

    这三个目的中,前两个是刘协和杨彪共同的想法,后一个是刘协的一厢情愿,不过杨司空肯定会帮他完成的,因为他不会看着沈娴的血脉继任皇帝,对杨彪来说,那和改朝换代没什么两样。

    大臣们可以忍受一位汉家的公主登基称帝,却不能忍受公主的孩子继续坐皇位。毕竟再怎么说,公主也是自己人,可公主的孩子,却是别人家的。

    “他想保住董贵人的孩子,我却偏要扶他上位,”沈娴微微一笑,语气却很冰冷:“这亡国的锅,其实我也不想背呢。”

    伏寿以皇后的名义下了懿旨,昭告天下说刘协遇刺身亡,刺客已经被刘太尉所擒获,审问的结果是刺客与先帝有私人恩怨,但先帝死的时候刺客还没能力报仇,于是只好根据父债子还的标准,把报仇对象改为刘协。

    不管怎么说,陛下现在驾崩了,可政事不能没人管,他没有皇子,也没有公主,但他有个亲姐,就是传说中的刘太尉,这点陛下已经写进了遗诏里,杨司空等老臣可以作证,不服去找他们辩。现在就先让刘太尉暂代皇位,处理朝政,其他的等日后有合适的时机再议论。

    这故事说出去压根没人信,但皇后金口玉言,大家再不服也只能暗地里议论,况且有了杨彪提前打招呼,大家心中门清,一时间长安城里竟然无人将刘协驾崩锅扣在沈娴身上,让沈娴惊奇了好一阵子。

    长安城没人扣锅,不代表其他地方没有,消息传到兖州,袁绍和曹cao等人都震惊了。袁绍当即就写了封信传告天下,表示不承认沈娴的身份,一定是她自己瞎编的。袁绍在信中还将沈娴打为弑君的jian佞,将朝中大臣一股脑地污蔑为她的同党,高举为刘协报仇的旗号,退出与曹cao和周瑜的战争,班师回朝去攘除jian凶了。

    周瑜和曹cao当然不能放袁绍走,这俩人也赶紧命令大军整顿,跟在袁绍后面,有机会就打他。

    “本初不太可能直接去司隶,”将同皇后懿旨一起送来的长安城情况的描述翻来覆去地看了半天后,曹cao摇头:“依我看,他是要回冀州。”

    沈娴收了陈仓关袁绍的兵马,还有荀攸带来的援军拱卫,司隶现在有大半都落在她手里,洛阳又是座被大火焚烧过至今未修复完成的废城,没法驻兵把守,袁绍傻了才会在这个时候去司隶跟沈娴硬碰硬。

    周瑜也倾向于袁绍要去冀州的说法,毕竟冀州是袁绍的大本营,他真正信任的人和他的家人都在冀州呢,就算要逃命也得先带上妻儿家小啊。

    曹cao看周瑜一直认真地读着军报,憋了半天没忍住,还是问了出来:“刘太尉她……真是陛下的亲姊?”

    “千真万确,”周瑜没有瞒曹cao,反正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有什么好瞒的:“三妹也是后来才知道的,这件事情是蔡先生所言,孟德若是不信,他日得胜回京,可以去蔡先生府上拜会一番。”

    “哎,公瑾说哪里的话,”曹cao笑眯眯地说:“我这是惊喜啊。”

    对曹cao来说还真是惊喜,至少沈娴想拿皇位的时候,他不用为了维护汉室江山而与沈娴为敌了。

    周瑜却没有那么乐观,不管怎么说,刘协死在沈娴掌控长安的时候,这是给她泼了盆洗不干净的污水。

    这让周瑜的心情很不美丽。

    “给子龙写封信,他也该动动了,”周瑜铺开宣纸,提笔挥毫:“袁本初想回冀州,我们就放他回去,正好一网打尽。”

    “对,”曹cao点头,半真半假地开玩笑:“就当是提前送给刘太尉的贺礼了。”

    第180章 179

    袁绍在撤军回冀州的路上正巧碰到了前来支援周瑜的太史慈。

    当时双方都赶了挺长时间的路,区别在于太史慈是受了沈娴的鼓励,雄赳赳气昂昂揣着满腔热血跑来建功立业的;而袁绍则是先被沈娴占了长安的消息搞得头疼不已,又被手下集体投降的事实惹得暴怒,再加上屁股后面还有周瑜和曹cao追着打,导致全军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淡的阴影之中。

    这样一对比,高下立判。

    看见迎风招展的旗子上写着斗大的“袁”字后,太史慈顿时精神一震,就像看见了耗子的猫咪似的,当即就率领前锋冲了出去,在赶了一段时间后,成功咬住了袁绍的末队,将其冲散的七零八落。

    开始时袁绍没打算反击,他这也算是人困马乏的,只想赶紧渡过黄河。只要过了河,就是袁绍的自家地盘,就安全多了,不用紧赶慢赶地跑,到时候袁绍再与留守冀州的淳于琼汇合,是反击还是撤退,可以看情况灵活处理,不会像现在这般被动。

    然而太史慈在后面追得太放肆了,那股死不松口的狠劲儿就像是嗅到血腥气息的恶狼,袁绍被太史慈赶来赶去,一下子就愤怒了,心想老子懒得搭理你,差不多就行了,非要打,那就给你点颜色看看。

    于是袁绍调转方向,后队变前队,跟太史慈的前锋悍然干上了。

    因为只是先头部队,所以太史慈带的人并不多,出其不意的冲锋很有效果,可一旦陷入苦战中,很容易就会被袁绍的大部队包了饺子。所幸由张辽率领的大部队在太史慈被彻底剿灭之前终于来了,双方兵合一处,发起冲锋,在黄河边上真刀实枪地厮杀了整整一下午,最后天快黑了,双方才鸣金收兵,暂时安营扎寨,彼此虎视眈眈。

    此战没谁获胜,双方算是打了个平手,各有伤亡,但从长远的眼光来开,太史慈算是赢了一点点,因为他成功地拖住了袁绍渡河的步伐,将他困在了兖州境内,只等周瑜和曹cao追赶上来了。

    第二天傍晚的时候,曹cao和周瑜率领的先头部队与太史慈派来接应的人遇上了。

    “战况如何?”周瑜没有废话,直接问最重要的事情。

    “太史将军带着先锋两千人偷袭了袁本初的大部队,后来袁本初回援,我军援军也及时赶到,在官渡港激战一下午,输赢……算是平手?”斥候看着脸嫩,应该是刚刚从军不久,面对周瑜很是腼腆,但说话却挺有条理,该交代的都交代清楚了。

    “平手?”周瑜笑了笑:“你倒是会给你们将军开脱,他带着两千人冲阵,差点儿让人家全灭了吧?”

    斥候拿不准周瑜是不是生气了,只得跟着笑笑不说话。

    “先走吧,见了他再说。”周瑜摇摇头:“幸亏后续部队跟上的快……是谁统军?”

    “张文远张将军,”斥候挠了挠头,笑道:“主公说张将军为人沉稳,可堪大用,刚好与太史将军互补。”

    曹cao眼中有惊讶之情一闪而过,张辽可是他的手下,沈娴就这么放心把援军的指挥权交出去?

    “你这个孩子倒是长了张灵巧的嘴。”周瑜没有评价沈娴的话,反而夸了斥候一句。

    “先去汇合吧,”周瑜看向曹cao:“这次让孟德兄做先锋,如何?”

    曹cao很认真地点头:“那就不推辞了。”

    或许是巧合,太史慈与袁绍打完架后是在官渡边安营扎寨的。再次回到自己的兵败之地,曹cao心中感慨颇多。

    周瑜和曹cao把袁绍摁在官渡走不了的时候,沈娴正在长安城里跟满朝文武死磕。

    刘协死的太突然了,董贵人肚子里的孩子刚怀上,也不知道是男是女,况且就算她能立马生出来,小婴儿登基了能干什么?只能卖萌了。

    活还得大人来干。

    于是在刘协被葬入皇陵之后,杨彪就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宣读了刘协的遗诏。

    沈娴和貂蝉试了那么多回都没能把刘协的遗诏偷回来,最后干脆放弃了。随便杨彪怎么宣旨吧,沈娴不遵就是了,皇位又不像是其他的东西,这种人人都想得到的位置,做起文章来可是有很多手段呢。

    杨彪宣读的遗诏内容中确实有“董贵人的孩子出生之后封王”这一点,但却没提以后能不能继承皇位,不知道是刘协确实没写、沈娴只是瞎猜的,还是杨彪偷偷地去掉了关键的一点,给汉室江山留了条后路。

    有关下任皇帝的人选,诏书中只有一句话的内容,写在最后面,大意就是刘协把皇位传给他亲jiejie沈娴了,还希望jiejie你继续努力。

    继续努力什么?努力搞垮大汉朝开辟新世界吗?

    站在百官之首位置上的沈娴低头垂手摆出一副沉静凄哀的样子,仿佛在为英年早逝的亲弟弟哀悼,实际上她背着所有人、对着杨彪光明正大地打了个哈欠。

    昨天睡得有点晚,困了。

    杨彪装作没看见沈娴这副大不敬的样子,他淡定地宣完了旨意,将圣旨递给沈娴。

    沈娴重拾了她多年未用的精湛演技,拿出了曾经欺骗袁术的功力,她深吸一口气,努力飙出一串泪珠,声音哽咽地拒绝了接旨:“我何德何能担此大任?此事休要再提。”

    杨彪:……

    杨彪想到了沈娴会拒绝登基——这是肯定的嘛,禅让还得推拒个三四回呢,要是直接接旨了,这猴急的态度岂不是暴露了心中的阴暗想法?

    但杨彪没想到沈娴这么会演,她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哭得声泪俱下,悲痛得像是死了亲妈,要不是大家曾经被沈娴集体抓入皇宫“保护”,见识过沈娴那邪恶的真实面目,险些就被她欺骗了。

    最后沈娴哭得话都说不利索了,她嘴里翻来覆去就一个意思:辅政没问题,登基免谈!等我侄子/侄女出生了,我会扶他上帝位的,大家行行好,就别打我的主意了,否则我要不客气了。

    传达完自己的意思后,沈娴两眼一翻直接“哭晕”过去了,被早就带人隐在一边的貂蝉稳稳接在怀里,礼貌地告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