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徐后传在线阅读 - 第23节

第23节

    所谓的舅舅就是继母的亲哥哥,和宋秀儿没有血缘关系。那位舅舅亲手去扬州卖的她,临走时居然还无耻的说:“其实你继母让我把你沉到长江,可是想想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不忍心害你性命,好死不如赖活着,好好听mama们的话,就少些饿饭挨打……”

    其实这位所谓的舅舅那里是发善心呢?不过是见她生的极好,心想远远的卖到扬州当瘦马,既解决了麻烦,还能小赚一笔,何乐而不为呢?

    若不是姚妙仪出手相救,此刻宋秀儿已经在欢场火坑里堕落了。

    宋秀儿将油纸包紧紧的攥在手心里,笑中带泪,哽咽道:“当年贪慕钱财为虎作伥,他马上要有报应了!”

    姚妙仪说道:“人一旦起了贪恋,就无法收手,当年小贪,现在大贪,是他把自己一步步的往人皮殿里推。你看到娘娘殿那位正在求子的贵妇没有?她是方御史的妻子,方御史是一个为民伸冤、刚直不阿的好官,颇有清名,我们偷偷把证据送到方夫人手里,大事可成。”

    宋秀儿有些放心不下,“这个方御史——真的靠谱吗?万一官官相护,把你辛辛苦苦搜罗到的证据销毁了怎么办?”

    姚妙仪笑道:“我留有后手呢,油纸包里是贿银的账本。贿田,还有房舍的证据还在我手里,若方御史置之不理,甚至狼狈为jian,我就将证据送到八府巡按那里,将他们一网拿下。”

    “倘若方御史秉公办理,启奏皇上除掉工部大蛀虫,我会想办法把剩下的证据再呈上去,把受贿案办成铁案,无法翻身。我们苏州人都不喜欢洪武帝,不过近年他决心反贪,雷厉风行,倒是挺得民心的,城隍庙这里很快能多出一张皮了。”

    宋秀儿决定亲自走出复仇的第一步,她买了一包点心,塞给城隍庙洒扫的小道士,要他将油纸包递给方御史夫人。

    姚妙仪和她隐在桃花树下,亲眼看见方御史夫人接过了油纸包,这才启程回到百和堂。

    回到药铺,姚妙仪偷偷和坐堂的朱橚道谢:“事成了,多谢你的帮忙。要不是你出手,我们也没那么快找到绊倒秀儿舅舅的证据。”

    宋秀儿怎么也想不到,其实背后帮她的,正是她一直明嘲暗讽的朱五郎。

    孤掌难鸣,而且姚妙仪不方便动用正在沉寂、恢复元气的明教密党。便想到了利用五皇子朱橚的特权,来帮助宋秀儿复仇。

    姚妙仪暗中将宋秀儿的悲惨经历告诉了朱橚,朱橚是个热心肠,当即说道:“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我原先以为秀儿是性情古怪,说话有些尖刻。没想到她儿时有这种被亲人背叛陷害的经历,难怪对人对事都有防备之意,总是说王姑娘的坏话。”

    这位王姑娘,就是朱橚所救中了乌头之毒的俏佳人,也是外地迁来的商户,家里开了个香料铺。宋秀儿最不喜欢王姑娘,连名字都懒得说出口,以“那个狐狸精”代替。

    百和堂暂时没有客人,听姚妙仪说即将大功告成,朱橚正在埋头钻研一个古方,头也不抬的说道:“哦,其实我也就动了动嘴皮子。是都尉府毛骧办事得力,很快搜罗到了证据。那什么舅舅是恶有恶报,居然在城防工事上做手脚,贪墨金银,早晚逃不过剥皮匠的刀子。父皇最厌恶贪官。能帮秀儿早日复仇,还能为朝廷除害,一举两得,不必言谢。”

    有人出身就能高高在上,凌驾众生,五皇子随便一个决定,就能断人生死,甚至一个家族的兴衰。

    虽然朱橚平日的脾气软的就像面团似的,任由宋秀儿揉圆戳扁,也任由街坊领居大姑娘、小婶子们调戏。但是论身份地位,宋秀儿等人连知道朱橚真实身份的资格都没有。

    不知道才好呢,知道多了烦恼就多。

    姚妙仪看着大堂里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甚至带有些欢快节奏的宋秀儿,暗道无知也是福。像我这种知道太多的,跟着一屁股的麻烦。

    说麻烦麻烦就到了,穿着家丁护院服饰的毛骧走进百和堂,对姚妙仪说道:“我家女主人胎像不稳,请姚大夫过去看看。”

    是湖山小筑永平郡主在召唤她。姚妙仪心领神会,“好,你稍坐,我这就去准备一下医箱。”

    看门阿福热情的请毛骧坐下,还端上了一杯粗茶,毛骧是个军人,倒也不在乎茶水的味道,他一股脑全喝下了,用眼角余光打量着正在埋头看医书的朱橚,暗想这位五皇子真有恒心和毅力,居然动了真格,不辞辛苦当了小半年的民间大夫。

    不过目前五皇子好像动了春心,喜欢上了香料铺子的王姑娘。这王家的底细看似干净,但是……毛骧在亲兵都尉府多年,他的直觉告诉自己,好像没这么简单。

    他已经暗中要画师将王家所有人都描下相貌,派人去了王家以前的户籍之地暗访,看是否被人冒名顶替了。只是王家户籍地远在陕西,路途遥远,地方偏僻,至今尚没传来消息。

    毛骧喝完阿福续的茶水,走到柜台前说道:“给我两瓶辣酱。”

    百和堂掺了辣椒的rou酱被马三保新味初尝过后,辣得差点要跳进雪地里打滚,发誓再也不碰了;而四皇子朱棣好像很喜欢这个新奇的味道,买了一罐子带进宫里,时常配着白粥等清淡的饭食吃着。

    两人反应各异,毛骧见了,心生好奇之心,也买了一瓶尝了尝,舌尖就像是点燃了火苗,只有含着冰雪才能熄灭。可是火焰熄灭之后,又十分想念这个味道,好像带有某种魔力似的。

    这种滋味前所未有,难怪四皇子会喜欢。毛骧也吃上了瘾,三天一瓶就见底,今日顺路过来买。

    算盘声停歇,宋秀儿从柜台格子里搬出一个小瓷瓶,“只有一瓶了,新辣酱明天下午才能熬出来。”

    辣酱是当做开胃驱寒的膏药,和玫瑰酱一起当做食补的药卖。和玫瑰酱备受女人们的追捧不同,辣酱的出现是冰火两重天:喜欢的恨不得天天都吃,不喜欢的尝一口就恨不得把舌头剁下来。

    不过纵使如此,辣酱还是卖的很快,喜欢辣的人越来越多,时常卖断货。

    “那就买一瓶吧。”毛骧掏出了一吊钱。

    宋秀儿正在收钱,突然顿住了,盯着毛骧细看,“咦?你不是以前来店里把朱五郎拉走追债的混混吗?现在给人当护院了?”

    朱五郎第一次来百和堂时,谈了一半就被毛骧带的一群人拉走了,宋秀儿大惊,正要尖叫呢,被毛骧捂住了嘴。

    其实那天是常遇春之死的噩耗传到金陵,毛骧要要带着朱五郎紧急回宫。姚妙仪谎称说朱橚欠了这群混混的银子,拖出去要债的。

    宋秀儿对姚妙仪一直深信不疑,所以也坚定的以为毛骧是街头混混。

    唉,这个无知天真的小丫头,从扬州青楼那种鬼地方逃出来的,居然还保持着单纯。毛骧当然不会解释自己贵为千户的身份了,将错就错的笑道:“对的,我现在弃暗投明,找了个正经差事,再也不去街头追债啦。”

    宋秀儿将一吊钱还给了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一瓶是我请你的,就当是我日行一善了。”

    毛骧故作惊讶,“居然有这等好事?!你不是开玩笑吧?”

    宋秀儿豪爽的说道:“我今天心情好,终于见到什么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了。决定从今日起日行一善,积累福报,这瓶辣椒我买下送给你,奖励你弃恶从善。这世上从此多一个好人,总比多一个坏人强。”

    毛骧淡笑道:“你怎么知道我变成好人了呢?”我手上有很多人命的,我真正的差事也是在做一些不方便见光的勾当,你却说我是好人?

    宋秀儿说道:“我看人很准的,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狐狸精……嗯,反正我的预感都很准确,很少看走眼。这辣酱好贵的,乘着我没改变主意,赶紧拿走吧。”

    ☆、第37章 火芋传情

    宋秀儿天真善良,毛骧不便推辞,大大方方的收下辣酱,暗想就当是我帮你搜罗仇人受贿证据的报酬吧。

    这时一个穿着狐裘的富家公子来到百和堂,狐裘的毛色极好,这公子也生的唇红齿白,一派矜贵之气,走进药铺大堂里,顿时有种蓬荜生辉之感。

    宋秀儿见了,只觉得眼睛都不够用似的,暗叹这小后生比朱五郎长的还好看呢,穿衣打扮还那么贵气。

    “这位客官,您是看病还是抓药?”宋秀儿殷勤的问道。

    毛骧走到大堂的僻静处,背对着贵公子坐下。他早就认出了此人的身份——正是开平王府的三爷常森。

    常森说道:“我找姚大夫。”

    宋秀儿指着毛骧的方向说道:“那真对不住了,我们姚大夫已经答应了和去那位的府上出诊。这位客官,我们百合堂有位朱大夫的医术也不错的,不如您请他过去看看。”

    常森转身一瞧,惊的差点连眼珠子都掉到地下了,居然是五皇子殿下!

    “五——五——”常森喃喃道。

    不等常森戳破朱橚的身份,毛骧随机应变,忙过去打岔道:“哟,这不是常家三爷嘛,小的给三爷请安了。”

    是毛骧!那个杀人如麻的毛骧!

    都是老熟人了,没想到小小药铺成了藏龙卧虎之地,常森也是个机灵的,忙转了口风,说道:“你是……那个……叫什么来着?看着倒很眼熟。”

    毛骧接口说道:“小的贱名不足挂齿,常三公子叫小的阿毛便是,我家公子是朱家四爷。”

    如此看来,毛骧应该是在为四皇子朱棣办事。常森暗道,也只有四皇子这个冷面杀神能够镇得住毛骧这把锋利的刀子。可是宫里头那么多御医在,四皇子接姚妙仪去做什么?

    常森觉得蹊跷,朱棣是宗人府的右宗正,自从上次在鸡鸣山招降了张玉这等北元大将立了大功之后,就没听说有什么其他建树,现在毛骧接姚大夫出门,莫非又在查什么案子不成?

    常森正思忖着,宋秀儿隐隐猜出常森的身份了,这个家丁阿毛一口一个“常家三爷”,这不就是王宁的结拜兄弟常森嘛。

    宋秀儿面上的殷勤之色全无,语气明显冷淡起来,“哦,原来是常公子。您不是请我们姚大夫看病,是又想要她帮忙说服王宁留在开平王府吧?”

    被道破了来意,常森有些讪讪的,“宋姑娘,那一次是我们常府下人不知礼数,委屈你和姚大夫,我们已经知错了。王宁重伤未愈,实在不易挪动。我们怎么说他都不听的,如今连房子都找好了,坚持要搬家。”

    唉,怎么长的俊秀的男人,个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呢。宋秀儿立刻翻脸,“常三公子好没道理,王宁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自己单住有何不可?我们姚大夫是看病的,干嘛总是强行把她拉去当说客?不去不去,给多少钱都不去。”

    没想到小佳人变脸如翻书,刀子嘴一刀刀的直戳人心,常森一时有些发懵。

    经常被宋秀儿各种数落排揎的朱五郎反而觉得好笑,乐呵呵的在一旁看笑话。

    这时姚妙仪整理好了药箱出来了,因是要去湖心小筑看永平郡主,她往药箱里备了一些常用的安胎药材,为此多耽误了片刻。没想到出来一瞧,药铺里居然上演了“群英荟萃”。

    姚妙仪是个爽快人,说道:“常三爷,我要立刻外出一趟。你若是瞧病,就等我回来再细说;你若是请我当说客,那请您立刻回去吧,这活我不接。”

    常森不知天高地厚装作小卒混军营,建功立业半点没沾,反而断了骨头,是姚妙仪给他接骨疗伤,才避免残疾。常森深知姚屠夫的威名,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常森不敢勉强,忙说到:“姚大夫先去忙。”

    有朱五郎在大堂里当“镇店之宝”,姚妙仪相信常森也不敢翻什么大风浪。

    常森见姚妙仪肩上的药箱沉重,便大献殷勤,“我来替姚大夫搬箱子。”

    阿福忙出手接过了,说到:“不敢劳烦贵人动手,这样的粗活小的来做。”

    宋秀儿冷哼一声,别过脸去,似乎都懒得看常森。常森觉得自己不受待见,意兴阑珊的离开了百和堂,刚一出门,就和一个正要进门的美丽少女打了个照面。

    惊鸿一瞥,顿时惊为天人!

    此女虽荆钗布衣,但长的极为标志。常森看的有些呆了,起了思慕之意,目光带着热意。

    被陌生男子这样盯着看,少女无奈的咬了咬唇,并不理常森,掀开门帘迈进了门槛。

    常森正要跟进,追问少女的姓名,却听见里头朱橚热情的说道:“王姑娘?你来了。外头冷,来,先烤烤火。”

    一听这话,常森就顿住了,此女居然和五皇子相识?这就不好办了。

    少女有些羞怯的说道:“我来给爹爹抓药的,他腰腿疼的老毛病又犯了……”

    朱橚将王姑娘引到火盆边,还熟练的用火钳从通红的木炭里扒拉出了两个烤芋头,小心翼翼的吹着细灰,剥开焦黑的皮,芋头的果rou已经烤的软绵绵,甜丝丝的,无需咀嚼,就能融化在唇齿之间,流芳持久不消。

    朱橚将剥开表皮的芋头放在自己的帕子里隔着热,递给王姑娘,“要不要蘸些白糖?”

    王姑娘双手接过,笑起来明眸皓齿,艳丽绝伦的能使雪地红梅蒙尘,“不用,烤出来的芋头别有一番天然的清香,蘸了白糖反而不美了。”

    原来这个王姑娘和五皇子……门外的常森猛地摇了摇头,此女虽美,但绝对碰不得。他倒不惧朱橚,只是他的亲哥哥朱棣委实难缠,连当小舅子的太子都对这个四皇子有所忌惮。

    唉,看来只能落花有情,流水无意了。

    柜台后的宋秀儿看见火盆边男女借芋头眉目传情的这一幕,心头无名火又起,顿时金刚怒目,气得银牙乱咬,却无处发作,只得将算盘打的炒豆似的噼里啪啦乱响。

    且说毛骧将姚妙仪送到八府塘湖心小筑,永平郡主正在花园的暖阁里懒懒的晒着太阳,姚妙仪给她把脉,右手完了换左手,最后收了脉枕,说道:“胎儿一切安好。安胎药可以暂时不服了。只是忧思伤肝,平日里郡主多宽宽心,保养身子为善。”

    “有什么好cao心的,横竖我又不能离开这个小岛半步,每日吃了睡,睡了吃,和豢养的金鱼差不多。”永平郡主冷冷一笑,往琉璃烧制的鱼缸里投喂了一小把鱼食,一群红色和黑色的锦鲤纷纷抢食,很是热闹。

    姚妙仪四顾无人,便低声说道:“郡主的事情,我已经禀告小明王,小明王说请您稍安勿躁,务必保下胎儿,将来必成大事。”

    永平郡主狐疑问道:“小明王有本事诈死逃出了朱元璋的算计,他就一点没有报复的意思?哼,是想扶持我的孩儿登上皇位,还是想自己取而代之,光复明教。空口无凭,我为何要相信你们?”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姚妙仪说道:“信与不信,全在郡主一念之间。朱元璋毁掉了明教,霸占了红巾军起义的果实,实乃沐猴而冠,所有明教成员、包括郡主您都清楚,小明王才是正统;你们张家被朱元璋灭族,你的郡马自杀殉国,连你也被强——”

    “住口!”永平郡主怒目而视。她何尝愿意委身那个沾染了张家鲜血的男人?可是又什么办法呢?死了一切都完了,活着还可能有一线希望。

    永平郡主摸了摸小腹,心绪渐渐平静下来,“你胆子很大,敢用说出我一辈子最伤心绝望的事情。就不怕我一怒之下,向四殿下说你是明教叛党?”

    “明王出世,普度众生。总有一天,明教会光复。”姚妙仪目光坚定,“我若是那等胆小怕事的,怎么会接近四皇子,成为他的心腹呢?郡主,我们面对同一个强大的敌人。倘若互不信任,各自为阵,迟早会被朱元璋分而除之。”

    永平郡主定定的看着姚妙仪,似乎在判断她是真心还是谎言。末了,突然展颜一笑,说道:“下一次来湖心小筑,我希望看见小明王的亲笔信函。在此之前,对我而言,你始终都是只是个大夫而已。”

    看来还是有所进展的,姚妙仪说道:“我会把话传给小明王。”

    至于那封书信,这种难题就交给朱棣的谋士们炮制吧,我倒要看看朱棣的本事,能够骗得过抱有戒心的永平郡主永平郡主话题一转,问道:“姚大夫也是苏州人?”

    姚妙仪说道:“正是。我们苏州百姓至今都感恩张家的福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