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衙役小娘子在线阅读 - 第67节

第67节

    等回到了家,顾绵绵把箱子一打开,仔细看了里面的东西,眼底止不住开始泛红。

    那里头有一些最上等的布料,给小孩子穿最好,还有几套小孩子的衣裳,一看就是方皇后亲手做的。旁边有一个小包被,小娃儿的帽子,还有十几张尿片。

    除了这些,还有个小匣子,顾绵绵一打开,里头是银票、地契和房契。除此之外,还有好几锭明晃晃的金元宝、几块没有打磨的玉石和几样内造的首饰。

    那地契是京郊的一个三百亩的庄子,房契是城里的两间繁华地带的铺面。银票不多,都是小面额的,大概有个千把两的样子。

    顾绵绵收好匣子,把那床小被子拿进怀里仔细摩挲,上面的针脚均匀,一个线头都看不见,只有疼孩子的人才能做的这般仔细。

    翠兰在一边劝,“太太,您怀着身子呢,可不能难过。”

    顾绵绵笑了笑,“我没有难过,我高兴着呢。这是皇后娘娘赏赐的,多体面啊。”

    不同于顾绵绵得了赏赐,今日方家什么赏赐都没得到。

    秦氏因为身上有重孝,也没进宫给皇后请安。宫里只按照惯例给方家赏赐两个菜,别的什么也没有了。

    方大爷在家里等了好久,始终没等来封他为承恩侯的旨意。

    方家那些原本已经做鸟兽散的亲朋族人,再次聚集了起来,一起眼巴巴地等着皇帝的圣旨。

    可一等不来二等还是不来,方大爷有些坐不住了。

    有人劝她,侯爷才去,总要过一阵子。可昨日除夕和今年大年初一,方家没有得到任何特殊的赏赐。

    秦氏先醒悟过来,方家的承恩后爵位,怕是没了。

    方大爷心里有些不忿,当着秦氏的面道,“难道朝廷的惯例也要不遵了吗?”

    秦氏看着方大爷,“官人,你还不明白吗?不是陛下不给爵位,是姑妈不想给。”

    方大爷呼吸有些粗重,“方家丢脸,难道娘娘就有脸吗?”

    秦氏不给他脸,“官人还不知道吧,今日表妹进宫,得了一堆的赏赐。陛下肯定是知道了表妹的存在,他都不拦着,姑妈还怕什么呢。姑妈在陛下那里就算有些脸面,她只想给女儿女婿争些好处,已经顾不上我们了。”

    方大爷还是不肯相信,“不会的,从来没有哪个皇后娘家不封爵。”

    秦氏抬起头看着他,“官人,你还在做梦呢。你知不知道,姑妈最烦的就是咱们家要爵位要官位。你看表妹,什么都不要,只知道督促夫婿上进,姑妈却把好东西都捧到他们面前。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咱们家得罪了表妹,姑妈现在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只有去求表妹,才能得个好。你要是想着这头不搭理表妹,那头还想要姑妈给好处,我劝你早些收了心,好生替爹娘守孝吧。”

    方大爷的私心被秦氏□□裸地揭露开来,他脸上有些挂不住,“我怎么搭理她,难道满世界嚷嚷,她是我表妹?姑妈在宫里不要体面?有个私生的孩子难道很好听?”

    秦氏哼一声,“表妹是私生的?姑妈当年和顾家老爷拜过天地,正经的夫妻却被拆散,表妹没找我们算账就是看在姑妈的面子上了。太子爷都知道打发跟前的侍卫去给表妹夫送礼,你倒是比太子爷的谱还大。”

    方大爷心里十分烦躁,“当年祖父在的时候,太子爷算个屁。”

    秦氏惊恐,“你快给我闭嘴,你是什么东西,这样胡言乱语。祖父若是像你一样整天就知道争荣华富贵,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出息!”

    说完,秦氏在家里走来走去,一边走一边骂方大爷,“我看你是疯了,越来越不知分寸。你自己不想活我不管你,你不要连累孩子们!”

    方大爷吼道,“我就是疯了,那么多人问我,怎么承恩后的爵位还没下来,我要怎么回答?我不疯也早晚被她们逼疯!”

    秦氏咬了咬牙,抄起旁边的茶盏就摔在他头上,“既然你疯了,以后就不要出门了!”

    方大爷的头被砸了条血印子,秦氏砸完他,又立刻拿起旁边的东西砸到自己头上。

    秦氏使的力气大,额头上顿时开始流血,她稳住了自己没晕倒,用帕子按住额头,拔腿就往外跑,“救命啊,大爷疯啦,大爷疯啦!”

    方大爷惊愕地看着秦氏跑了,抬手摸了摸自己头上的血,一伸脚把桌子踢翻了!

    秦氏跑出大门口,天已经黑了,秦氏提着一个灯笼,一口气跑到了卫家。

    今日大年初一,卫家的大门敞开着的,秦氏一头冲了进去,“表妹,表妹,求你救命!”

    顾绵绵才把方皇后给的东西收好,正在和卫景明说今日的事情,忽然就听到了秦氏的叫喊声。

    卫景明先冲到门口,堵住了秦氏。

    秦氏刹住了脚步,用帕子抹了抹泪,“表妹,表妹夫,不好了,我家官人因为思念父母过度,他,他疯了!”

    卫景明皱起眉头,“他疯了,你来我家做甚?”

    秦氏头上的血往下流,听见卫景明这话,她讷讷道,“是啊,我怎么到这里来了。我就是一时着急,才来找表妹。”

    顾绵绵走了出来,见秦氏满头血,赶紧让人给她包扎止血,又仔细问了问方大爷的情况。秦氏一口咬定,方大爷疯了,满口胡言乱语,辱及尊者。

    卫景明渐渐听出了些门道,他摸了摸下巴,那个方大爷讨人嫌的很,在外面看到卫景明,从来都是拿鼻孔对他。

    他看了看秦氏,“表嫂,既然方大爷疯了,何不告诉宫里的娘娘,家里没有长辈,娘娘才能做主。”

    秦氏有些为难,“因着家里的事情,让娘娘丢脸了,我实在是没脸去。”

    卫景明坐了下来,“表嫂只管去,若是让方大爷闯了大祸,娘娘岂不是更丢脸。”

    秦氏捏了捏帕子,看向顾绵绵。

    顾绵绵也觉得有些不对味,按照卫景明的意思点点头,“表嫂去吧。”

    秦氏似乎鼓起了勇气般点点头,“多谢表妹和表妹夫,今日大过年的,给你们添麻烦了,实在是对不住。表妹好生照顾身体,我这就去了。”

    等秦氏一走,顾绵绵小声和卫景明道,“方大爷又玩什么花样?”

    卫景明看了一眼卫景明,“娘子,这个方少夫人可不是个简单的人,看吧,方大爷要被她借娘娘的手关起来了。”

    顾绵绵呸了一声,“关起来就关起来,我看他也不是个什么好人。”

    果然,秦氏进宫去求,方皇后立刻叫了她进去。

    等秦氏哭哭啼啼把方大爷忤逆的话说出来后,方皇后的脸色也沉了下来,“这个孽障果真这样说了?”

    秦氏止住了哭声,“姑妈,家里才犯了事,我们也不敢要什么爵位,只想安生度日,可总有人来撩拨他,他心不死,难免就有了怨怼,天长日久,要是在外头说出什么来,岂不是给姑妈招祸。”

    方皇后摸了摸自己的指甲,“你倒是个聪明人。”

    秦氏赶紧磕头,“姑妈,我有几个孩子呢,我不想要什么荣华富贵,我只想把几个孩子带大,让他们长大了不愁吃喝就行。”

    方皇后大致能猜出自己那个混账侄子肯定没少背地里骂皇帝,“既然他疯了,本宫明日就赐个太医,好生给他看看,莫要随便出来胡言乱语。家里的事情你都管好,该怎么做不用本宫教你吧?”

    秦氏又磕了个头,“多谢姑妈,我定会把家里看好的。”

    秦氏得了鸡毛当令箭,回去后就把方大爷关了起来,不许他再和那些族人亲朋们见面。

    方大爷大骂,秦氏就说他疯的厉害。家里孩子们害怕,秦氏索性让孩子们每隔五天去看一次方大爷。方大爷只要闹,她就让他看不到孩子。方大爷恨的咬牙切齿,整日咒骂,秦氏全当听不见。过了公婆的五七后,她时常带着礼品上门看望顾绵绵,想办法和卫家搞好关系。

    京城里风言风语又刮了起来,有人日说方皇后是个挂牌皇后,不管用,连给娘家捞个爵位都不能,有人说方皇后风光不了多久,等老皇帝一死,她什么都没有了。

    方皇后才懒得管那么多,她一边打理后宫,一边帮未出世的外孙子做了许多小衣裳。在她看来,这什么爵位,若不是靠着自己本事得来的,就是个害人的东西。承恩后这等爵位,就是乱家的根源。

    皇帝原说给个爵位,方皇后果断拒绝。秦氏要把方大爷关起来,方皇后也默许,既然是个惹祸精,干脆别出来了。

    方皇后觉得日子现在的日子挺好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不能经常和女儿见面。

    日子忽悠悠地过,很快就到了二月底,顾绵绵的肚子满了三个月了,虽然还不显形状,但她已经能感觉到里面像小鱼吐泡泡一样咕噜噜的动静。卫景明耳力好,每天都要趴在肚子上听孩子在里头吐泡泡,然后夫妻两个一起笑得像个傻子一样。

    顾绵绵这一胎极好,前三个月她没有一点不适,一口没吐,也不恶心,张mama等人都说她有福气。

    谁知这孩子不经夸,过了三个月,顾绵绵开始变得难过起来。

    一是嗜睡,白天黑夜连着睡。她总是觉得困,一天没有六七个时辰都不够她睡,且睡的时间越来越长。二是胃口不好,她也不恶心,就是不想吃,不管什么东西到嘴里,都如同嚼蜡一般,前面养出来的一点rou,又迅速消瘦了下去。三是健忘,拿在手里的东西她又到处找,今天的事情明天就忘了。若不是非常相熟的人,走到她面前都要想一会这是谁。

    张mama和家里两个婆子都称奇,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孕妇。

    卫景明也担心,他只能仔细地照看顾绵绵,想尽办法找一些她喜欢吃的东西,哪怕能多吃两口,他也不算白忙活。

    方皇后听说后,也顾不得避嫌,赐下了大量的补品和药材,又命太医院精通此道的太医上门给顾绵绵看诊。

    太医每次来给顾绵绵诊脉,左看又看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只说是妇人有孕,大多胃口都不正常,健忘的也有,等生过了就好了。每次都是开一些太平方子,让顾绵绵仔细养着。

    卫景明眼见着顾绵绵日渐消瘦下去,人也变得有些迟钝,心里十分焦急,未和顾绵绵商议,私自给吴远写了封信。

    信的内容大概就两件事,内子身体有恙,请贤弟相助:太医院今春扩招,请贤弟上京一搏。

    作者有话要说:    早上好!先剧透下,孩子没问题。

    感谢在2021-04-13  15:03:04~2021-04-14  15:17:3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半夏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3章 上京城师伯露面

    卫景明的信走的是军方的路子, 四天的功夫就到了青城县。

    吴远正在家里看诊,药童在他旁边帮忙,主仆两个配合十分默契。这份默契时常让吴太太头疼, 自从顾家的亲事没成,她这个儿子仿佛变了一个人,越发沉默寡言。

    以前吴远虽然话也不多, 但对爹娘很是孝顺, 吴太太问什么,他回答的语气都非常柔和,让吴太太觉得自己的儿子十分贴心。现在不一样了,儿子的语气仍然很柔和, 但吴太太是个敏感的人,她从儿子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的疏离。他还和以前一样孝顺听话, 可他不再是他了。

    背地里,吴太太经常责怪自己,当日为什么要争那一丝闲气,为什么要和那些蠢妇人一样,想着压媳妇一头。这下好了, 媳妇成了别人家的, 成亲还不到一年, 就旺的夫婿升了四品官, 她儿子还在药堂里问诊, 对姑娘家一点不上心,倒是每天和药童形影不离。

    要说吴太太为什么知道卫景明升了四品官, 这要归功于阮氏。当初她为了继女的亲事cao心个没完,结果顾绵绵连婚礼都没办,直接跟着卫景明去了京城。青城县风言风语, 有人说顾家女婿做了锦衣卫,到了京城肯定会抛弃顾绵绵;也有说顾绵绵连个正经婚事都没办就跟人走了,未免有些轻浮;甚至有人说阮氏不把前房生的女儿当回事,随随便便就打发了。

    阮氏把这些话听在心里,一一记下。刚过了年,卫景明的信就到了,继女做了四品诰命,得了皇后娘娘青眼,还怀了身子。

    阮氏喜不自禁,她自己不好意思出去炫耀,把娘家大嫂孟氏叫了过来,稍微透露了两句,孟氏立刻嚷嚷的满青城县的人都晓得了。

    外人不知道底细,顾季昌却知道的清清楚楚,他的前妻,做了皇后。

    顾季昌偶尔回想当年的日子,心里已经很平静。他感谢她,为他生了个很好的女儿,也让他接触到了许多从未听说的事物。如果他老老实实做个衙役,京城对他来说,就如同天宫一样遥远。现在,他的女儿女婿就在那里,且生活的很好。

    卫景明的信每次都写的很含糊,但顾季昌都能看懂。卫景明向他解释过当年的种种,顾季昌知道方氏的为难,还有她肩头的责任。他让自己不去想方氏,他心里的方氏,在郊外那座孤坟中。至于宫里的皇后,她是母仪天下的国母,是英雄之后,是天下的守护者。

    想通之后,他彻底释然,安安心心做个尽职尽责的县尉,自己稳住了,女儿女婿才能放心。

    顾家的日子安宁从容,吴远的生活却被卫景明的一封书信打乱。

    那天晌午,他和往常一样,带着药童刚从乡下回来。乡野之间总是能遇到很多疑难杂症,他想帮百姓解除痛苦,每次都十分上心,于医术之道进步也很快。

    刚踏入家门,家里小厮呈上来一封信,吴远拆开一看,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住了。

    卫景明的信很简单,但的说的很明白,一是太医院五年一次的大考两个月之后就要开始了,要从民间招十个大夫,年龄不限。二是顾绵绵有了身孕,但身体越来越虚弱,太医院的人查不出原因。

    吴远看完信后,什么都没说,把信折好放进怀里,继续该干啥干啥。整整一天,吴远都有些神情恍惚,药童知道必定是因为信的原因,但谁也不知道信里面写了什么。

    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吴远忽然告诉吴大夫和吴太太,“爹,娘,儿子想去京城。”

    吴大夫吃惊,“你去京城做什么?”

    吴远实话实说,“卫大人今日来信,太医院大考,儿子想去试一试。”

    吴大夫了然,又问,“你不是说要在乡间多干几年,这样也能历练历练。”

    吴远道,“爹,山外有人,儿子去了,也不一定就能考的上。儿子就是想试试,若是成就好,若是不成,就是费些盘缠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