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苏厨在线阅读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张

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张

    第一百九十八章套小张

    宋人的道德逻辑非常奇怪,那就是你搞出提升生产力的东西,可能还能得到大家称赞,可你要是搞出让生活更加舒适的东西,还用到自己身上,那就好像私德有亏一样。

    苏油准备将玻璃板用到八公卧室,龙老头的精舍,学宫校舍,土地庙去,反正自己在那边待的时间长,还能得一个敬老尊贤的好名声。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现在的玻璃板制作出来后,还要用转轴砂轮在上面进行雕刻。

    板上都是靠眉山城这边的景象,主要集中在玻璃板底部,亭台,城墙,楼阁,田野,道路,溪桥……

    小一号的内层是对岸的景色,主要集中在中上部,丘陵,汀渚,花树,云朵,蓝天。

    经过砂轮雕刻后,玻璃板上的景物营造出一种浮雕效果,加上内外层之间的空间距离,形成一种视觉上的立体感。

    这在玻璃雕刻中,称为凹雕,雕完后要翻一面欣赏。

    雕镂工艺是程家雕版坊完成的,因为玻是反的,只有于工他们这样的置版老手才搞得出来。

    雕完后,还要上油彩。

    中间几层圆筒,才是移动的部分,江波,车马,牛羊,鱼儿,船帆,飞鸟……

    这个没法雕,不过难不倒大宋工匠,先用玻璃丝盘出来,然后贴到圆筒上。

    还没有珐琅彩,只能用釉料填充,所得颜色比较清淡。

    发声装置也是重点,因为灯很大,所以音乐滚筒可以存储大量信息,于是苏油设计了三种宽度的簧片,分别对应高中低声部,将单一发声变成和弦。

    曲谱就得改成三个声部才行,这事情二十七娘抢过去了,天天和八娘,王弗在一处度曲,顺便打听小苏的八卦。

    苏油觉得二十七娘会很失望,因为小苏的八卦,不就是读书,读书,呃,读书吗?

    各家分好工,苏油这边还有事儿,那就是设计机械传动部分。

    走马灯机械部分不复杂,但是相对精细,石富拿来黄铜板,苏油用铁笔和铁规直接在铜板上做图,剩下的就是石富用小钢锯将工件切割下来,然后上老虎钳用小锉打磨出来。

    石富的手艺越来越精湛,用他自己的话说,搞这东西会上瘾。苏油理工实验室架子上琳琅满目的木制机械传统结构,也渐渐被换成了黄铜构件。

    剩下的时间里,苏油还要组织娃子们在龙脑樟苗圃和茶树苗,还有大理带回来的梨树苗,核桃树苗的根部围上晒席,里边堆上厚厚的稻草保温,以对抗倒春寒的到来。

    于是苏油这段时间里变成了城里乡下两头跑,累的是他,高兴的是黄雏。

    商务情报传来,整个四川都遭遇了一场倒春寒,不过好在这已经是这场气候变化的最南边,吴中一带未受影响。

    官府已经动了起来,漕帮的汉子有活干了。

    经过这场事情,苏油通过龙昌期,向州县提了一个建议,在四川周围丘陵地带,开垦梯田。

    除了增加耕作面积不说,山区温度比平原河谷,本来就存在一个温差,相应的,育秧的时间比平原地区会晚上两周的时差。

    这样就可以从宏观上解决部分倒春寒带来的不利因素,相当于将鸡蛋放到了两个篮子里。

    当然成本会很高,但是以川中豪强们对土地的热情,给出一定的优惠的政策,可cao作性还是很强的。

    如果川中豪强们愿意的话,眉山江卿可以提供一件在山区测量等高线的神器——经纬仪,还可以提供测量队伍,帮助大家发财。

    此策被张恕送到成都,身为四路转运使的张方平都感觉看不透,眉山江卿这是助人为乐上瘾了?为了体国公忠的称号这么拼?

    事有反常即为妖,张方平一边将还在罗浮山飞鸣禅院瞎比比的苏洵召回来,你赶紧回眉山,看看你们江卿到底想干啥。

    一边写信给自己的儿子,事情可以做,不过得一步步来,小子这是你捞政绩的好时机,听说陵井周围不少丘陵可以用作耕地?你小子要是能让井上粮食自给自足无需外运,三年后老子给你一个上上考绩,谁都放不出个屁来!

    ……

    瞩远楼忘雨轩,几家董事头碰头的开会。

    “看看,看看,小狐狸还是斗不过老狐狸!”程文应抖着手里的小报,对苏油说道。

    史洞修也叹气:“明润这招瞒天过海加釜底抽薪,这下变成作茧自缚了呢。”

    按照苏油的想法,是通过这方法锻炼测绘队伍。同时将豪强们吸引到土地开垦上,从而减少竞争对手,给眉山商业集团赢得从容起步的关键时间。

    结果方平一生唯谨慎,不上这套!

    苏油摸着下巴:“没关系,套不着老张,我们套小张。嗨这本来就是好事情,怎么被姻伯和世伯说得跟阴谋诡计似的?”

    史洞修还有些rou痛:“贤侄,虽说都是爬坡上坎,可开出来的都是水田啊,我们当真不……”

    苏油笑道:“姻伯,资金都有个投资回报率的问题,土地梯田,对我们来说,回报率太低了。”

    “真要对种地感兴趣,还要高回报的话,陕西才是黄金宝地。”

    史洞修奇道:“那边兵荒马乱的,怎么还成好去处了?”

    苏油说道:“高风险高收益嘛,一来那边种粮有个好处,不愁卖,立刻就能换成解盐盐引,或者银子,铜钱。二来那边的地都是现成的熟地,第三回报率真高,世伯你想想,从益州,京师运粮草到陕西,刨去那么高昂的运费都还有赚,直接种地出粮卖给军队,省出的运费是多少钱?”

    这其实也是除军屯,民屯之外的第三种屯田方式——商屯。

    不过这法子至明代才出现。

    明代继承宋制,行盐引制度,就是令商人运粮至边境入仓,政府按其道路远近和运粮数量的多少发给盐引,商人持盐引到内地取盐贩卖。

    后来,商人们索性雇人在边疆屯垦,就地缴粮换取盐引,这个办法叫“开中”。

    它不仅使政府节省军粮运输费用,而且使边疆的荒地得以开垦,是一项相当好的法子。

    当然,前提是明军打得蒙古人嗷嗷叫,而别像大宋这般被西夏人打得嗷嗷叫才行。

    史洞修也明显意识到了这一点,连连摇头:“使不得使不得,只怕是rou炊饼打狗哟……”

    几人正说得热闹,就听有小厮前来禀告:“张知县来访。”

    众人连忙起身迎接,张恕一看:“哟,明润也在,龙山长真是不管你了?”

    说起这个苏油就悻悻然:“每天早晚加起来,那也是四个时辰,一点不少。平日里还要见缝插针地背笔记。”

    张恕哈哈大笑:“谁都是这样过来的。”

    苏油就更嫉妒了:“张学士可不是。”

    张恕一下子笑不出来了:“明润,以后在我面前别提我父亲大人,压力很大的。”

    说完想起一事:“子瞻呢?我还没找他算账呢!”

    这就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了。

    苏洵去绵州时,路过成都,就顺便拜访了张方平,张方平一见苏洵就许为国士,然后问起:“听闻你们家子瞻学问不错,他现在在干啥呢?”

    苏洵就回答:“子瞻最近在重抄《汉书》。”

    张方平是出了名的记忆力超强,所谓“书过眼不再读”,闻言瞠目结舌:“文字尚看两遍乎?”

    事情传回眉山,苏轼气得把书都摔了:“此老特未知世间人尚有看三遍者!”

    天选之人,惹不起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