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永世帝唐在线阅读 - 第一百零六章:暗潮涌动(一)

第一百零六章:暗潮涌动(一)

    殷清风拍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了纠结万分的李世民。

    李世民看着对面的椅子,刚才那里坐着一个可以名垂万古的少年郎虽然现在还只有极少数人才知道他的存在。

    若说殷清风不懂收敛锋芒、不谙保命之策,李世民是不信的。刚才那番出仕与否的利弊言论,殷清风可是说得明明白白。

    但他为什么又敢在某的面前,说出一个又一个,让任何人都敬佩的谏议?

    是因为效忠?

    如果只是这个原因,那某何曾慢怠过孔颖达、褚遂良、张亮、侯君集?

    还是想借势?

    借某之手,完成他的抱负。然后,再行司马懿和王莽之举?但就算如此,可他不懂藏拙?不怕某起了杀心?

    真是谜一般的少年啊~~~

    李世民拿起桌上的铃铛摇了两下。

    不久,李晋安躬身走进书房。

    “你派人把杜淹叫来。”

    李晋安无声的退下了。

    “哎~~”

    李世民又发了会儿呆,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希望你能帮某解惑一二吧~~~”

    随即,李世民振作了起来,脑中仔细回想这一个多时辰中,他和殷清风对话的内容。

    随着他的回忆,一幅幅画面展现在他的脑海里。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五年啊~~~只要五年就能做到了!

    百姓富足了、国库充盈了,只剩下那些世家和突厥了”

    兴奋过后,李世民又有些兴致索然。

    这一切,都是他梦寐难求的!

    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这一切,都出自那个少年之手!

    他,如何得来的那满腹的奇思妙策?

    他,又怎敢在某的面前肆意说出?

    太原王氏,是秦朝著名将领王翦的十一世孙王霸的后裔建立起来的。祖地为,晋阳郡太原县。

    太原王氏的嫡系,在永嘉之乱后渡江,是东晋的一等一的世家大户。但倒霉的是,东晋末年太原王氏的几个代表人物王恭、王愉、王国宝,全都站错了队,几近灭门。从此,在江南政坛彻底失去影响力。

    王愉的孙子王慧龙先逃到后秦,后逃到了北魏。

    王慧龙在北魏的仕族并不顺,生前只能做到荥阳太守这种级别的官职。但是他的策略非常好。

    王慧龙的发妻是清河崔浩的侄女、儿子王宝兴娶的是范阳卢遐的女儿、女儿嫁给了陇西李宝子的儿子李承、王宝兴的孙女被孝文帝纳为嫔妃。

    通过不断的联姻,太原王氏一下子重新与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范阳卢氏、北魏皇族建立起姻亲关系。

    孝文帝强令鲜卑贵族改汉姓,同时又给各门阀排序列,太原王氏再次回到世家的第一序列。

    重回一等世家的三十年后,刚刚腾飞的王氏又遭到重创。太原王氏的嫡支,王遵业与弟弟王延业在河阴之变中丢了性命。

    面对冷酷的屠杀,王氏的四十五世祖王彦,只好带领族人退居河东龙门。

    但王氏毕竟是千年世家,世人仍然以太原王氏称之。

    自从迁至龙门后,王氏子弟,尤其是嫡支的子弟,大多选择苦读学问,只派出最杰出的子弟出入仕途。

    好不容易熬到了杨隋一统江山,野心勃勃的王氏再次面临困境:前后十年间,两任族长先后辞世。

    此时,坐在族长书房的人叫做王度,是当代的族长,年方四十有五,但已接任族长十二年了。

    上任不久,王度便责令族人龟缩祖地。正是这道族令,让王氏坐看天下风起云涌,躲过了动乱的十年。

    虽然有王度的先知卓见,但王氏的困局依然没有打破:无论嫡庶,没有拿得出手的子弟可以出仕!

    没有子弟出仕,或者出仕后占据不了高位。王氏在新政权里的话语权就会极大的降低。

    迫不得已,王度只好效仿先祖振兴家族的手段:联姻!而且是密切的联姻。

    族中无论嫡庶、无论男女,从出生后,便与众多新、老、大、小的家族定下婚约。

    既有传统的联姻对象两门崔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也有郑氏、裴氏、杨氏、薛氏、柳氏还有陈朝灭亡后,北归的陈氏、谢氏更有朝中新贵的萧氏等。

    王度盘算得很清楚,哪怕朝中无王氏子弟出任高官,王氏的影响力却会无处不在。有了这么多世家的照应,最少可以给王氏三十年的时间潜心培养子弟。

    但是,长安城里那个坐上皇位的鲜卑胡种,最近的举动,似乎是在针对关东的各个世家。

    鲜卑胡种崛起的时候,各世家只派出了极少的子弟投靠其帐下。但谁曾想,那胡种崛起是如此之快。立国只七年,已经基本上恢复了杨隋的江山。

    事已至此,关东世家再捶胸顿足也晚了。既然坐失良机,各世家商议的结果是,唯有暗中对抗,才能确保自己的利益。

    关东各世家当中只有薛氏善于武力外,其余大小世家哪个不是以文儒见长?

    世家,不是说有几百上千的历史就能叫做世家的,也不是家里出了几个做官的就能称之为世家。除了这些基本缘由外,附庸的小家族必须是要有的、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奴隶是要有的。最主要的,闻名于世的大儒是必须有的、在历代的朝堂上代表世家利益的声音是要有的。

    不夸张的说,淮水以北、潼关以东,读书人尽出各个世家。这,才是对抗胡种李氏的资本!

    打江山需要武功,可治理天下却需要文治。没有读书人出仕,何谈文治?这,才是各世家的底气!

    三年前,李渊推行开元通宝,各世家没道理反对,因为他们每家都有巨量的铜钱与铜器。

    一番兑换下来,每家的财富几乎都增加了三成左右,清河崔氏更是增加了四成以上。

    时隔三年,听说李渊不但又推出新的铜钱,还搞出一个什么银行来。各世家原先是期盼满满,可真的见到新币后,各世家沉默了。

    三年前,他们得了三成的利益,但现在李渊竟然想得三倍的利益。而且,还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

    世家的崛起,谈何容易?我不占你的便宜,已经是你烧高香了,现在反过来想占我的便宜?真是蚍蜉撼巨树!痴心加妄想!

    一番书信往来,世家的意见一致:先让人劝说李渊,如果不行,联合抵制!

    本就在新朝中不占优势,如果再任由胡种踢踩他们的面门,让各世家如何能忍受?让世人如何看待各世家?这次世家如果忍受了,不但世家的威严不存,接下来谁知胡种还用什么手段来继续踢踩?

    所以,不但各大世家出手,所有附庸家族、联姻家族,一同抵制!

    没有世家的支持,想在各州县推广铜钱兑换,简直是梦中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