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七零年代一家都是大佬在线阅读 - 第148页

第148页

    那该怎么应对?去找大队长,找刘赛男,找公社社长,恐怕不好使,要是去一般人家抢粮他们会管,可老傅家不是一般人家。

    让林卫军来跟傅晋轩一起对付那些社员?他们俩都在入伍的节骨眼上,真打起来还能不能参军了?把小威带下山守着老傅家,恐怕不见血的话小威也阻止不了他们。想来想去,这些方案都不合适,那该怎么办?因为他家的成分,这事就是很麻烦。

    林瑶没想出个好办法,只好接着往下听。

    傅晋轩语气平静:“那又怎样?”

    顾翠翠:……那还能怎么样,她说的话他没听懂?他不是已经不傻了吗,要是傻还能参军吗,那他就是装听不懂?

    她皱了皱眉,决定把话说得更直白些:“他们会来你家抢粮,如果你把名额给我三哥就皆大欢喜,如果你不同意你家藏了粮食的事情很快就会散播出去。”

    傅晋轩说:“好,给我一天时间,我会考虑。”

    顾翠翠松了一口气,还以为他会一直强硬下去,没想到他松了口,那这事就差不多成了。在她看来,拿入伍名额换家人平安和粮食安全很划算,而且像傅晋轩这样的地主家的狗崽子去参军本身就不合理。

    她说:“好,我给你一天时间,你想好了就去我家找我。”

    傅晋轩说:“好。”

    顾翠翠情绪高涨起来,傅晋轩态度明显软和了好多,看来她这一招一定会成功,脚步轻快,顾翠翠志在必得地走出了老傅家大门。

    眼见傅晋轩又把大门插好,林瑶也开了屋门走出来,语气带着几分焦急几分愤慨:“我们怎么办?”在她看来,真没啥好办法。

    傅晋轩已经想好对策,虽然他极度不情愿,可眼下也没更好的办法。他双手搭在她肩上,说:“没事,我有办法,她既然答应给一天时间,今天明天就不会有事发生,我要去一趟县里,找个人,现在就去。”

    林瑶不知道他去找谁,但看到很镇定的样子,也平静下来,点点头说:“我大哥的自行车在家,你骑车去,这样快一些。”

    说走就走,刚打开大门,王秀竹回来了,三人又进了屋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王秀竹气得浑身发抖,这什么人啊,一群混蛋。

    顾不上她,傅晋轩跟林瑶一起回家,取了自行车,骑上车蹭蹭蹭就跑远了,车轮快速旋转,车辐条闪起一片亮眼的光,快得只能看到模糊的虚影。

    林瑶重新回到老傅家,王秀竹又犯了偏头痛,躺到炕上,林瑶给她倒水,拿药给她吃下去。

    王秀竹很害怕,害怕以前的惨剧再次上演,拉着林瑶的手,不停说着以前的事情,一边说一边痛得抽气,林瑶知道安慰的话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能在一旁安静地陪着她。

    傍晚的时候,傅晋轩回来了,跟他一起进大门的,是六个长得都挺壮实的汉子,一看就能给人安全感那种。

    林瑶透过窗玻璃看到这些人,对王秀竹说:“婶子,有客人来了。”

    王秀竹偏头痛缓解了不少,从炕上挣扎着爬起来,理了理衣服和头发,出去迎接客人。

    林瑶跟着王秀竹出了门,趁着她把客人迎进门的功夫,傅晋轩把她扯到旁边,说:“他们是县武装部的,这几天都会在我家。你放心吧,没事了,回家休息。”

    他竟然把武装部的人找来了,林瑶眼睛瞪得溜圆,联想到征兵选拔那天,上头的人指定他入伍,心想傅晋轩一定认识很厉害的大人物。还没等她问出来,傅晋轩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说:“等有时间我再跟你解释。”

    林瑶笑着说:“二轩哥,藏好你的小秘密,不用跟我说。”

    傅晋轩很认真地说:“跟你也没啥秘密。”

    林瑶笑意更浓,看着堂屋晃动的几道五大三粗的身影,说:“人够不?”应该够,这些人看上去战斗力特别强。

    傅晋轩说:“够,他们都有装备。”

    林瑶这才放了心,推着林卫国的自行车,回到自己家。

    第二天,林瑶心情也很放松,顾翠翠既然说了给一天时间,那她肯定不会提前泄露这个秘密,毕竟她的目的不是老傅家的粮食,而是征兵名额。

    一大早吃过饭,她就去水井边排队打水,水井的水位下降得也厉害,有时候水井都见了底,打上来的水带着泥沙。陈爱民无法,只能控制每户人家打水的数量,并且让小队长在三口井处维持秩序。

    社员们都懒散惯了,哪习惯排队,在小队长声嘶力竭的指挥下,勉强分出个先来后到,但还是有人为先后顺序闹个大红脸。

    这时候,自家有井的人家就美了,水位再低一家人吃水肯定够,衣服去河里洗,虽然河里也没啥水了,洗那么点衣服总够。

    林瑶不会打水,也没那么大力气,只能排在队伍里,等苗玉兰一会儿来替她。有人把水桶从钩子上取下来时弄洒了不少,可把旁边的人心疼坏了,立刻有人指责他,被骂的人不服,骂了回去,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像五百只鸭子打架,这时突然有人喊:“挖井那儿快打起来了。”

    林瑶爱凑热闹,听到这话,也不顾的打水了,拎着水桶就随大流往知青点附近跑。

    水不够吃,生产队只能拿出集体的钱,再打两口井,这两口井选址就成了难题。陈爱民很尊重大城市来的知青,毕竟他们是文化人,读过书,见多识广,再加上有知青言之凿凿自己懂挖井,陈爱民就相信他们,由他们来选址,结果选定的地方都在知青点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