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谢河畈在线阅读 - 补课

补课

    富有街作为古代湘鄂赣三省的边贸重镇,是有着南方丝路之称的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公元1420年左右的明初,就开始了它的初建,开埠通商,至清朝雍正时期大规模的建设,使得富有街在道光年间有了鼎盛期的繁荣。

    整个街道建筑群自东向西,四街八巷,井字布局,纵横交错,总体沿轴线方向依山傍水,总建筑面积有3万余平米,街内铺设有石板的街道长达600多米。房屋多为临街配置的“前店中坊后宅上客栈”等形式的商铺住宅。放了学,袁秋华沿着老正街一条宽约四米的石板古道,向外婆家走去。街道两旁参差排列着诸多老屋,门外石柱上的石狮子,脚踩绣球,威武雄壮,她不时伸手摸一把栩栩如生的绣球,或抬头仰望飞檐上惟妙惟肖的神兽,栏杆上纹样繁复的雕花,遇到用石头垒起来的小花园,还会踮脚扒墙探几眼。

    第一家是早点铺,对面是茶楼,第二家是供销社,对门是粮油店,再往下走是杂货铺,药店,茶庄,酒坊,麻肆等等。和八叔公同行时,他曾一一指点着,说“这都是你太爷的产业呀,你爷爷筹建武汉大学,就都被变卖了,等着急用嘛,只卖了二千银元,亏大了啊!”祖产皆历历在目,八叔公的话犹言在耳,只可惜不再属于袁家,跟自己没半毛钱关系。她想,爷爷真是败家子呐,哪怕留一商铺不卖呢,至少后人上学不会跑来跑去,太辛苦了。

    门前的抱鼓石,壁面上的石马拴,屋檐下的斗拱,想必这便是当时闹市中心的标志。白天去上学,在老屋里穿梭而过,带着虔诚的心感受传统文化的浸染,惊讶于古人的智慧,傍晚时分放学,游走在老街石板道,体验人间生活的氛围。那些透着灯火的木板房,发散着柔和的光影,婴儿啼哭,大人笑哄,远处传来孩童们嬉笑,鸡鸣狗吠。

    袁秋华忆起旧画报中商埠繁荣的图片,想起祖上的辉煌,脑补熙熙攘攘的人群,吆喝声不绝于市,一瞬间神思恍惚,仿佛光景重叠,时间倒流,所有的一切都在穿越,凝重又梦幻,勾起她埋藏在心中的波澜。她眼前便浮现出当年的场景,那些南来北往的商队徐徐而至,南边带来的器皿,茶叶,盐巴,丝绸,药材,香料;北边带着的骡马,玛瑙,皮革,羊rou,葡萄,核桃,玲琅满目的商品在此汇聚。偌大的集市,引来了富商巨贾在此开店交易,又或是小商小贩,来此摆摊买卖,也引来了官衙的兵丁,布道的僧尼,算命的相士,挑运的脚夫,采办的妇孺,赶热闹的小孩。

    袁秋华幼小抓周时,不抓吃的,也不抓玩的,没抓针线,也没抓刀剑,唯独只抓起笔,还不是钢笔,也不是小毛笔,而是支大狼毫——写对联的专用毛笔。

    八叔公惊呼:老天有眼呀,二爷家后续有人才啦,瑛先生转世哦,文曲星下凡啊!

    袁焕轩抚掌大笑:瞧你这么高兴,收她为徒呗,我聘你做西席,教授古典文化唷。

    八叔公也乐得合不拢嘴:瑛先生么样教我,我就么样教小瑛,头生的女伢,心肝宝贝呵,只怕你舍不得让她吃苦受罪哟。

    袁焕轩说:名师出高徒,为何舍不得?玉不琢不成器,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八叔公说:谬赞,抬举了!若论家学渊博,我在二少爷这里,那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呢。

    袁焕轩说:父母宠溺没原则哇,要不是高明的师傅,教不了自己的儿女,这份好差事,还真轮不到你哩。

    两人一拍即合,袁秋华三岁就开蒙受教,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到《弟子规》,《笠翁对韵》《幼学琼林》,《朱子家训》,再到《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诗经》,《资治通鉴》。八叔公要求袁秋华倒背如流,背不出来就打手心。小孩好玩,爱热闹,关在书房读书,视为画地为牢,苦啊闷啊,心不甘啊,情不愿啊,千方百计畏难而逃避之。上学后,袁秋华喜欢看小人书,连环画等,更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笑林广记》,《故事大全》,《电影画报》等。下午放学了,袁秋华要么跑步回家,要么街头闲逛,就是不想去补那两小时的古文课。

    八叔公在文化店等袁秋华去补课,久待不到,他出门找寻。来到老正街,一眼看见她站街头发呆。他上前,伸手拉着她往文化站走。

    文化站在新街东头,旁边就是自来水厂。1985年,遵照袁世杰的宿愿,在台四子袁弘毅先生寄回了款项,由袁焕轩承办,在富有街修建了一自来水厂。乡亲在街头竖立功德石碑,铭记其恩,刻下“敦睦饮水”五个大字,含义深刻,意境深远。

    八叔公让袁秋华站在功德碑前,反省思过:想想你能做什么?现在该做什么?想想你将来会怎么样?能为家乡做什么?

    袁秋华说:别的女孩不想,我为什么要想?别的女孩可以玩,凭什么我就不可以玩?

    八叔公说:别的女孩子,坐井观天,将来可以像她们母亲那样活,井里蛤蟆井里足。只凭你身上流淌的血,你不能,也做不到,祖上从省城撤回来,你要鲤鱼跳龙门,再跃进省城去!

    袁秋华说:我不想,我也不要!

    八叔公说:遗传不由你要不要,传承不由你想不想,责任不容你只图一时之乐。不管你长大后变成什么样,遇到什么事,兜兜转转,弯弯曲曲,最终还是会拐回这条路。

    袁秋华说:我不信!这就是我的宿命?

    八叔公说:对!你就是这个命!你爷爷,你奶奶,你爸爸,你,都是拿笔杆子的命!你问你自己,为什么抓周要抓笔?为什么不像别的女子抓吃的,玩的,穿的?你读四书五经,老天早已注定!

    袁秋华说:注定我次次考第一,作文得满分,学校锣鼓喧天送喜报到家。

    八叔公说:这就是天赋,老天给你的厚礼,若是辜负了老天对你的眷顾,下次让你倒数每一,看你还有脸见人不?

    袁秋华:《史记》拿来,我学还不行么?

    本书首发来自百书楼(m.baishu.la),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