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在线阅读 -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94节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94节

    姜王一路走一路问,碰到收割大豆的老丈他要问,碰到采桑的少女,他也要问。

    等看到大峰郡城池的时候,姜王忍不住感慨:“这一路走来,不止这水泥路合我的心意,这路上的风景也是。”

    水泥路平稳不颠簸,能得到姜王的喜爱不稀奇,就是这风景嘛,护卫长有些不太理解,只能附和道:“大峰郡的景色和都邑确实大不相同。”

    姜王纠正道:“我说的是这一路上农人丰收的景象。”

    他不是一位‘何不食rou糜’的君王,他知道姜国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填不饱肚子是常事。

    可为了姜国的稳定和长久治安,他只能逼着自己无视这些百姓的难处,他若是同情下面的百姓,姜国的国库就要空,兵卒就要饿肚子,打仗的时候就会败……

    纵观历史,姜国所有的君王都是这么治理国家的,他从不纵情享乐,负责的处理政务,自认是个任君。

    但到姜蓁这里,姜王才发现原来国家还能这样治理。

    姜国该收的税一点没少收,但百姓依旧可以吃饱肚子,能有一副强健的身躯。

    姜蓁也算不上勤勉,更说不上仁慈,动起手来的时候,从来都不见手软,但却能稳稳的把控住民心。

    “就算阿蓁再厉害,她也是姜国的太女。”姜王坐在马车里,忍不住大笑三声。

    等屠野来迎接姜王的时候,看到姜王脸上发自真心的快乐笑容,感动得稀里糊涂,激动得就想上前给个拥抱,却被姜王嫌弃的避开,“你一个大老爷们,别这样。”

    第101章 学报官报

    屠野愤愤的把自己伸出去的手收回,埋怨道:“你怎么来得这么慢。我老早就受到你的信了,等了这么久你才来。”

    “沿途的风景甚好,我走得慢了些。”

    “我可听说了,王上你去桑泽郡的时候,想和路边的采桑女说话,还被人误会了。”屠野的眉眼间全是调侃。

    姜王满头黑线,“道听途说的东西,你别给我瞎传!我到了桑泽郡,自然要去看看他们是如何采桑养蚕的,织坊又有何特殊之处,做的都是正经事情。”

    “这新式的织机确实厉害,能让桑泽郡布匹的产量增涨十倍之多,以前我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屠野以前就在桑泽郡驻守,对桑泽郡的情况十分了解。正是因为了解,屠野才觉得不可思议。

    “同样多的桑树和人口,织坊却织出了更多的布。不止是桑泽郡的织坊,军队里制作武器箭矢的作坊,郡县内的农庄和大规模养殖牲畜的方式……阿蓁在人力的cao控上,天赋异禀,仿佛生来就知道该怎么御民,她合该是做太女的。”姜王风轻云淡的说道。

    要不是有姜蓁这个合格的太女在都邑顶着,姜王哪敢放心的撒手。

    出门这一趟,姜王只觉得放下了肩上的重担,身心轻松,“走吧,你不是说有好东西要给我吗?”

    说起这个,屠野的表情就变得眉飞色舞了起来,乐颠颠的说道:“你不是养猫了吗?我上次派人清扫粮仓的时候,发现了好大一个大耗子,被我关在笼子里养起来了,待会儿咱们可以看猫鼠大战!!”

    “你那老鼠有多大?能大得过我养的猫?”姜王一脸好奇。

    “你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屠野伸出双手,对着自己的头比划了一下,“辣么大!”

    姜王被屠野的描述吸引住了,乐颠颠的就跟着屠野回府了。

    这个时代各国林立,又有君侯分权,王权并没有显得极致尊贵,所以姜王也没讲究太多的规矩,就在屠野府上住下了。

    屠野是个精力旺盛又好动的,都没一刻闲的时候,姜王这边一有空闲,屠野就会带着他去登高赏景,去校场阅兵……

    玩着玩着,姜王就把回都邑的事情忘在了脑后。

    “父王这小日子,过得可真滋润。”姜蓁看到桑泽郡的来信,忍不住有些庆幸的说道:“幸好父王一走,我就把休假的事情提了出来,否则全年无休的就该是我了,幸好幸好。”

    【大头不在,阿蓁手上的杂事猛增,想念大头。】

    【再坚持坚持,明天就能休假了。】

    【自从有假期之后,不修边幅的臣子都少了,每次看到他们虱子满头爬,我就起鸡皮疙瘩。】

    只有每天上班,才能体会到假期的珍贵,等到休假那天,姜蓁把重要的政务处理好,就逃也似的离开王宫,到坊市里溜达解闷去了。

    “这段时间都邑的读书人是越来越多了。”姜蓁忍不住感叹了几句。

    卫蝉了然的说道:“新来的大多是水泥国道两侧郡县的学子。就算他们以前没出过远门,但跟着国道走总不会出错。”

    国道关键时刻是要运送兵卒和粮草的,防守严格,盗匪都不敢往国道旁边凑,比一般的小道安全得多。

    “还是家乡的机会少了,学子们才会到都邑来寻找机会,可都邑留给他们的机会也不多。”姜蓁有些惭愧的说道。

    “他们可以考医官,可以考太学,也能凭本事进各家私学。只要有真本事,何愁没有前途。”卫蝉不在乎的说道。

    她一个舞姬出身的女子,都能做太女身边的女官。医官里也有奴隶出身的人,在卫蝉看来,姜蓁做的已经够多了。

    姜蓁摇了摇头,说道:“还不够。”

    在坊市里转了一圈之后,姜蓁直奔大学而去。

    都邑的文人越多,大学就越热闹,论台那边每日都会有人发表自己的新看法,一顿人簇拥在一起讨论学问。

    以前大家对姜国施行的新法,还是用辩证的思维在讨论,但姜国以一敌四之后,舆论的风向瞬间就变了,开始分析起姜国新法优点何在,另外四国想要学,该学什么地方。

    “姜国此战能胜,全靠神威大炮。而姜国能造成这样的神器,炼铁技术应该远超他国。这和太女重用匠人有极大的干系,而且新法中也有提及,征兵时,匠人和庶民待遇相同,可见太女对匠人的重视……”

    此时站在论台上说话的人,穿的是一身短褐,手指粗大,用词也质朴,很可能就是出身于墨家,或者他之前就是一个匠人。

    他说的话虽然有些私心,但也不无道理,所以路过旁听的姜蓁忍不住赞同的点了点头。

    看到姜蓁的反应,台上之人说得就更来劲了。

    “姜国作坊里做工的都是奴隶,只进不出,外面又还有重兵把手,想偷姜国的秘方难度极大。可秘方都是匠人研究出来的,只要重用国内的工匠,焉知他们不能在炼铁技术上超越姜国……”

    对此姜蓁也很赞同,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更有气运深厚的天才。

    看姜蓁肆无忌惮的在外头表露自己的喜好,卫蝉站在姜蓁身后小声提醒:“太女,你若是欣赏此人,可以私下派人和他接触。这论台周围,还有许多他国人士。”

    “没必要,我只是觉得他说得不错,工匠要有探索求知和超越的心态才行,他的本事和太女府的匠人肯定没法比。”

    其余四国要学姜国,焉能不研究姜国,大学这边不知道有多少探子,今日台上这人被姜蓁赞赏,转头就有人愿意花大价钱把人拉走。

    【这论台怎么发展成大型招聘会了。四大国企都把猎头派过来了。】

    【看着四国这么好学,我很欣慰啊。】

    【要不是郭凡能做的事情也很多,我都想把郭凡空投过去帮他们发展了。】

    【他们能学阿蓁的招数和套路,但学不了我们的大局观,就学那一点皮毛,最后只能替阿蓁做嫁衣。】

    四国虽然都在变法,但各国的阻碍都不少,但只要他们愿意学,对姜蓁来说就是好事。

    姜蓁在论台这边多站了一会儿,替几个想法不错的学子涨了涨身价,然后就去教学区找秋月去了。

    “太女怎么来了。”一看到姜蓁,秋月立刻起身相迎。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秋月刚刚举着的是放大镜?】

    【不是,是眼镜,有两个圈圈。】

    姜蓁原本想说正事的,被直播间转移注意力之后,姜蓁忍不住问道:“你眼睛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适。”

    “书看多了,最近视物有些模糊,我想到太女弄出来的放大镜,就给自己做了一个,用来看书。”

    秋月把现在姜国市面上的书都读完了,包括姜蓁拿出来的那些物理化学书,制作一个粗糙版本的眼镜对她来说不算难事。

    【果然,聪明人有需求了就会自己搞发明。】

    【这个时代的第一副眼镜,是被一个近视患者制造出来的,很合理。】

    姜蓁有些好奇的把秋月制造的眼镜拿在手里看了看,建议道:“若是在这副眼镜上弄两个支架,挂在耳后,就可以不用手持了。”

    “太女这法子不错,能把我的手腾出来,我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回头我就让工匠替我添上。”秋月的表情惊喜。

    搞发明,有时候不单靠智慧,还靠那偶尔的灵机一动。

    闲聊完眼镜的事,姜蓁才开口问道:“大学里的这批学子,学得如何,能否出师了?”

    “蓝河出身的孤儿,大都学有所成,今年刚入学的官宦子弟,还差些火候,倒是那个收拢普通学子的致知学堂,有几个不错的苗子。”

    秋月在大学的入学名额上做了许多名堂,现在在里面上学的,多是贵族子弟。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代的人才都出自士大夫阶层,庶民只能为了自己的口粮奔波。

    和大学学堂的人满为患相比,致知学堂里的学生并不多,但在秋月眼里,人穷志不短的好苗子更禁得住雕琢。

    姜蓁说道:“待他们学成,我想把他们送去各县的学室做老师,一年之后,他们若是不想做老师,可以试着考其他官。”

    “考官?”说起考核,秋月就想到了医官的考核,心里了然,然后问道:“太女当初命令姚春培训农官的时候,也说了年底会考核,若是他们考核不合格,是否就会有合格的人顶替上?”

    识字率低下,人才难得,姜国的官员稂莠不齐,都邑的官员稍好一点。边远郡县的官员,那水平不提也罢。

    姜蓁说道:“今年考核不合格者,若不是蠢笨至极的,我会再给他们一次机会,等到明年,再下最终定论。”

    她会把步子放这么慢,全是因为她手里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

    秋月也明白姜蓁的难处,说道:“学问做得好,不代表官也做得好。做官也是一门需要学的学问。对此,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秋月从自己办公的桌子上,抽出一个奏折,递给姜蓁,说道:“这是我前几日刚写好的,还没来得急润色,太女可以先看看。”

    “大学报?”姜蓁的表情惊讶。

    秋月解释道:“我原本的想法是办一个学报。各家的学说主张变化很快,我想让大学里的学生学习最新的东西,接受最新的想法。大学里办学报,朝廷则可以办一个官报。”

    【还真是读书人最会来事,报纸都提前搞出来了。】

    【失策!报纸该由我们来提的,被一个古人抢了先。】

    第102章 教做官

    报纸的形式,和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民国时期的报纸为了开智,刊登的多是外国的新思想,但到了现代,大部分报纸追逐的都是舆论热点。

    而姜国此时正处于统一思想的重要阶段,秋月办的这个报纸,目的也是如此。

    “学报里面的内容,可以记录论台这边的优秀言论,也可以记录各家学者主动投递的文章。但这些文章,想要发表在报纸上,都需要经过审核。”秋月说道:“为了不给作坊里的工匠增添负担,这个学报可以一月印刷一次。”

    秋月博览群书,各家学说都有涉猎,由她把关,绝对能严格审查那些非主流思想。

    姜蓁放心的说道:“学报的事情,你这奏折上已经写得很清楚,就依照你说的办吧。”

    【这奏折的条理真清晰,堪比未来的计划书。】

    【别的不说,秋月这大学校长当的是真称职,不止对都邑这边的教育上心,对各县学室也上心。】

    都邑的学子们,就算愚笨一点,见识还是有的,毕竟论台那边随意进出,想学就能学。外地的学子,就没这么幸运了,家贫的人,能接触到的就只有县图书馆里免费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