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42节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在残疾老公的心尖尖上撩吻、绑定读书系统,八零炮灰一夜暴富、指染姝色(双重生)、和秦始皇一起造反、咸鱼给鸡娃幼崽当爸爸后、本王才不是歌伎、空相沙漏[刑侦]、韩娱之只能靠性爱维持生活(BL)、圆舟率(娱乐圈1V1)、无法躺平的我决定成为比格(NPH)
但现在他不确定了。 至少如果现在朱襄公遇刺,他想自己一定会为朱襄公挡住剑锋。 将领回去叹息这件事,他身边的人道:“但朱襄公一定不愿你为他赴死。” 另一人笑道:“所以我们才甘愿为他赴死啊。” 求他人纷纷点头。 他们都在想,朱襄公,给个机会? 朱襄知道这件事后,赶紧在军中召开了安全会议,强调军队秩序和安全。 他们又不是来打仗的,就挖个水渠而已。要是这样都能出现伤亡,他会怄死。 朱襄在李牧来为他送物资的时候,对着李牧抱怨许久,直言李牧练兵练出了问题。 李牧给了朱襄一个白眼,懒得辩驳。 他再次确信,朱襄若带兵,定能成为很厉害的将领。 只是朱襄自己不愿意罢了。 “你做得如何了?”李牧道,“这里进入七月之后会有大风大雨,十分危险。你要提前回吴郡。” “台风?我知道。”朱襄道,“正因为六月底七月初会有台风出现,我才要抓紧时间。台风就几日而已,躲一躲就行,我不回去。” 李牧道:“你如果不去吴郡,就去王宫。我相信他们的王宫应该不会塌。” 朱襄本想说没必要,看着李牧不赞同的眼神,点头道:“好。” 李牧却不相信他。他做完手头的事后,就会来这里监督朱襄。 朱襄不知道李牧这次下定决心要当定他的保姆了,待李牧走后,对相和说,他答应了就会做吗?东瓯王宫太远,他才不去。随便找个贵族的府邸住几日就成了,贵族的府邸久经台风肆虐,肯定不会塌。 相和也忍不住给了朱襄一个白眼。 有时候这位朱襄公真的很气人。 李牧离开后,朱襄继续规划田地,修建水渠。 他会在台风来之后才进行耕种,这之前必须把水渠修建好。至于地上那些野蛮生长的农作物,就让它们继续长着吧。 在温州登陆的台风有三种,一种“正面台风”,在厦门、温州登陆,是对温州威胁程度最大的台风;第二种“南登台风”,在厦门以南登陆,对温州影响不大,只有零星风雨;第三种“北登台风”,对温州的主要产粮地乐青、永嘉影响较大。 剩下的台风就是近海飓风突然转台风,一般会擦着温州海岸线背上,对温州影响不大,不计入其中。 台风对农业的摧残很大,每一个农学人都要学会如何应对台风。 应对台风从古至今的措施都差不多,只是现代用上了更好的机械,而且有台风预报,可以更早地做准备。 在台风来临前,朱襄就要做好排水和抢收的准备。 他火急火燎地将平原田地最多的地方修建了简易沟渠和水车后,就让相和带人去海上测量气压,询问海上渔民近海的天气。 朱襄还用透明水晶片磨了望远镜——其实他早就想做望远镜了,但只知道大致原理,一直没做成功。 现在相和带着人把相关计算搞定,自己做了出来。 相和将望远镜拿出来的时候,朱襄吓了一跳。 几年前他随口一句,自己早就忘记了。看见相和拿出了简易望远镜,他还以为有穿越者同伴出现呢。 相和乘坐战船在近海一边捕鱼赚取外快,一边观察远方天气,尽可能地提前发现台风。 朱襄带着许明在平原到处找已经可以收获的田地,帮助他们尽快收割。 有些还未成熟的地,只能等台风快来的时候,朱襄才能劝他们收割。而且就算劝了,他们也不一定愿意止损,而是抱有侥幸心理。 朱襄只能能收多少粮食就收多少粮食。 待六月的时候,李牧来到东瓯国。他先指挥了停靠在温州天然港口的秦军加固船只,抵御台风后,就去找到果然没听话的朱襄,把朱襄拎到了东瓯王宫。 朱襄本来不愿意去,李牧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打晕了带走,一个捆起来带走,他就乖乖自己去了。 李牧发起狠来,是真的说到做到。 而朱襄身边那群嘴上说愿意为他赴死的秦兵,在李牧威胁朱襄的时候不仅屁都不放一个,还摩拳擦掌要帮李牧。 “朱襄公,这里太危险了,你一定要离开!” 朱襄“众叛亲离”,凄惨极了。 许明和相和:“活该!” 今年的台风来得较早,六月底,第一道台风就登陆了。 没有气候预报,朱襄不知道这台风叫什么,威力多强,以后还会不会有更强大的台风。 他只能和这个时代所有靠天吃饭的农人一样,无助地仰望天空,祈祷台风威力弱一点,风雨赶紧过去。 台风来得快走得也快,几日后,天气完全放晴。 朱襄赶紧投入台风后的救灾中。 清理淤泥枯草,用新修的排水渠道排水,清洗农作物上的淤泥,用石灰和草木灰对可能发生的病虫害消毒,统计损害的植株…… 对于东瓯人而言,一旦农田遭遇台风,就等着田地里的水自然退去,然后能收多少东西就收多少东西。 他们是不知道怎么补救的。 当看到秦军在田地里忙碌,他们都很茫然。 东瓯贵族们也很茫然。他们站在田地旁,看着这些如果是平常时候,会把他吓得两股战战的秦军像奴隶一样在田地里忙碌。甚至尊贵的朱襄公和李牧将军都到了田地里,他们完全不能理解眼前的这一幕。 要抢时间救灾,以便在下次台风来临的短暂时间内给农作物喘口气,朱襄十分忙碌,没有空去为这些贵族解惑。 东瓯还是有人能理解朱襄的。 比如那些提起朱襄公就眼睛放光,别人说朱襄公不要就要撸起袖子与他人拼命,还穿着中原衣冠的人。 当然,这些中原衣冠,中原人肯定是不认的。他们穿的是以前越国的衣冠,有的人穿的是楚国的衣冠,有的人楚越混合甚至还混了吴国的衣冠。 但他们都戴着冠,身上都没有文身。 他们看着朱襄公下地耕种,先在竹简上写写画画,然后小心翼翼地询问朱襄公,自己能不能也陪朱襄公下地。 朱襄却摇头,只让他们帮忙协调,让东瓯的军队和贵族奴隶帮忙。 朱襄心里想的是,你们又不会种地,下地就是干扰我工作。 这群人想的却是,朱襄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知道东瓯国的人不能理解他的行为,所以不想让他们被误解。 误解很严重。虽然朱襄确实是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 朱襄给了糖果和儒经的小孩也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有一日,小孩问正在休息的朱襄道:“朱襄公,我听闻你有爱民之心。但你现在耕种的田地并非民田,而是贵族之田。你不是为民耕地,而是为东瓯贵族耕地。” 朱襄接过小孩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笑道:“我知道。” 小孩不解:“朱襄公既然知道,为何还要做?” 朱襄道:“因为东瓯大部分田地……几乎所有田地都在贵族手中,国民是贫寒的贵族和奴隶。” 小孩声音稍微尖锐:“奴隶?!” 朱襄点头:“你们的国民,不是贵族就是奴隶,几乎没有庶民。那么奴隶不就是庶民?如果田地减产,贵族很难饿死,没有田地的人会立刻被放弃。你看见我为贵族耕田,实际上我只是让贵族吃饱后,能留下一些粮食赏赐给那些被你们当做奴隶的庶民。” 朱襄叹了口气,道:“我能做到的只有这些罢了。” 小孩仍旧满脸不解。 朱襄又叹了口气,扬起笑容:“再者,为谁种地都没关系,我的目的就是让这里能种地的田地上面长满粮食。” 小孩想了想,对朱襄作揖:“朱襄公高义,但我不理解。我会努力理解。” 朱襄道:“等你去中原看看,可能就理解了。有机会的话,不要一直待在这个闭塞的地方,多走走,多看看。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 小孩再次作揖:“是。” 在与朱襄聊完之后,小孩不好意思道:“我现在算是朱襄公的学生了吗?” 朱襄大笑:“任何人真心实意地向我寻求教导,我都会告知。” 小孩叹气:“要如何成为朱襄公的学生?” 朱襄微笑着看着小孩,看得小孩渐渐低下了头,满脸通红。 欧阳摇发现,自己可能耍了小聪明。自己那点小心思,在举世大贤面前完全藏不住。 朱襄微笑道:“我只有一个学生,那就是我的外甥,秦公子政。” 欧阳摇惊讶抬头。 朱襄淡淡道:“你应该听说过在秦国的身份,我是秦国外戚,政儿是几代秦王预定的未来秦王。政儿已经是我的学生,我怎么能收其他学生?没有谁有资格成为政儿的师兄弟。” 欧阳摇心神一晃,看着朱襄突然冷漠的表情,心中不知道为何生出一股畏惧之意。 朱襄没有再说话,只是静静地恢复体力。 待休息够之后,他扛着锄头继续下地,将淤泥和野草锄掉。 朱襄不是故意吓唬小孩。他发现欧阳摇是想借他的名声,巩固东瓯继承人的位置。 这没什么,有这种小心思正常。 只是欧阳摇在这之外,还有些行为,比如仗着自己是小孩,混入秦军中,打探秦军的战力虚实。 不愧是能上他好感度列表的人,欧阳摇恐怕也只有十岁左右,已经颇具野心和眼光。 他已经敏锐地察觉,秦国必定与东瓯国有一战。 欧阳摇知道嬴小政就在吴郡,他想与朱襄交好,进而接近这位秦公子。 他以为自己一定能笼络这位秦公子。 这个想法,是他对心腹说的。李牧探到了这个消息,让朱襄小心。 欧阳摇的“算计”,可能对嬴小政并无害处。不过朱襄还是要给他一个警告,让他少做些无用功。 这倒不是担心欧阳摇伤害到他和政儿,而是他太跳,恐怕政儿未来会少一个下属。 以李牧和王翦对政儿和自己的看重,如果他行事太张扬,恐怕李牧和王翦是不会计较对付一个小孩有多“卑劣”。 朱襄希望他能懂事一点。